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一五:程昱最後的征戰,救了一千多人的命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一五:程昱最後的征戰,救了一千多人的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奪取荊州,大敗宿敵劉備,劉備逃奔孫權。當時曹操手下的大部分人都認為孫權不會和劉備聯合,而會殺掉劉備,屈服於曹操,唯有程昱獨具慧眼,認為孫權必將與劉備聯合。他認為:「

孫權在位時間不長,尚未樹立足夠的威望,而曹公早年成名於天下,剛剛又奪得荊州,威震江表。孫權雖然小有謀略,但卻不足以單獨抵禦曹公。劉備的情況就不一樣。劉備素有英名,手下的關羽、張飛都是萬人敵。孫權一定會利用劉備的這些有利條件來對付我們。但是等到劉備羽翼豐滿,孫權就算想殺劉備,也是不可能了。」

歷史的發展和程昱的預測有著驚人的相似。孫權果然和劉備聯合,共同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使得曹操統一全國的夢想從此化為泡影。不僅如此,劉備的勢力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逐漸成為除曹操、孫權之外的另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集團,並最終奪取益州,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馬超、韓遂等西北軍閥擁兵10餘萬叛曹,曹操親率大軍征討。此時的程昱已經是七十一歲高齡,曹操便留下程昱參與軍事,輔佐曹丕。同年田銀、蘇伯等人在河間地區謀反,曹丕派遣將軍賈信率軍討伐。不久,叛軍有一千餘人請降。賈信派人徵求曹丕的意見。

按照以前「圍而後降者不赦」的規定,很多人認為這些叛軍應該全部處死。但程昱卻不同意這樣做。程昱對眾人說:「圍而後降者不赦,是在以前戰亂時期所採用的一種臨時應變策略。現在天下大致平定,而且又在國境範圍之內,不能隨便殺戮;即使要殺,也應該首先向曹公報告。」

然後,程昱又專門建議曹丕立即派人向曹操報告,曹操果然下令赦免了這批叛軍。後來,曹操聽說了程昱的建議後非常高興,當面稱讚程昱:「你不僅精通軍事策略,還善於處理別人父子之間的關係。」

自此,程昱的征戰歲月已經告一段落,是年他已經七十二歲高齡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劉巴惹惱張飛,劉備為何不替張飛出氣,該成語故事道出原委
諸葛亮為劉備指明發展之路,卻忽略了一個人,導致悲劇的出現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