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垃圾引發的感想

垃圾引發的感想

垃圾引發的感想

作者/弓西浩 編輯/蟲子

·步入光陰與您有約·

一大早愛人起床便交代:「一會起來把垃圾捎出去。」我起床之後對五仰八叉躺在床上的兒子說道:「一會出去把垃圾帶出去。」兒子抬頭一隻手擦了一把哈喇子:「哪來那麼多垃圾?」

我回頭一想:是啊,如今這垃圾咋這麼多的?我每天早晨出門都能看見伯、叔、哥嫂們,提著垃圾桶或垃圾袋往逸夫中學門口的垃圾箱扔。

兒子這句「哪來那麼多垃圾」像一把鐵鎚把我砸到了八十年代。那時村裡垃圾甚少,垃圾都在較近的城壕倒著。在那垃圾堆里翻翻凈是些蒜皮皮、爛布布、碎磚頭、爛瓦、柴灰、煤灰以及一些家畜屍體。過去人不吃這些屍體,而現在有些「聰明人」發揚「節約」精神,總會把那些害了病的屍體變成別人桌上的美餚。

先戲談一下咱衣食住行垃圾的轉變吧。

衣, 以前人們的衣服總是補了又補,一件衣服從老大穿到老幺不分男女款,膝蓋和屁股處沒幾個補丁那就不叫褲子,總是穿的提不到手了才扔。鞋子自然是千層底布鞋,也得穿到鞋底磨透,鞋面腳趾頭磨出來才能跟它揮手拜拜。而如今的舊衣服我只能呵呵了,有些衣服買回來掛在衣櫃還沒穿過,來年就送他遠行了。這些垃圾並不垃圾,只是人們讓它們變成了垃圾。

食, 再說吃的,我記得過去家裡吃飯,煮一大鍋面,用一個鐵勺在鍋底火苗上爛點蒜苗或蔥段,倒在鍋里一大家人吃,一人一老碗吃個底朝天。而如今飯還沒做,這個說不想吃,那個說要減肥,硬著頭皮把飯做出來,這個吃一口,那個嘗一勺,剩下的又變成垃圾。這樣的垃圾往小的方面證明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往大的方面證明了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了。

住,我的父親蓋過三次房,最後一次房上的木頭、小瓦都是拆老房時留下來的,老房子牆是土牆,推倒在上面種菜或蓋房子都不影響,基本上沒有垃圾產生。而拆我們現在的房子,挖掘機大臂一揮,「突、突、突」,沒有一樣能用的東西,我們只知道給錢讓人拉走,但這些垃圾怎樣處理了我們並不關心,只有等多年以後兒孫們在墳頭上鼓搗幾句了。

行,父輩們告訴我過去十公里以內全憑走。87年我家有了一輛永久加重自行車,從此父親春夏秋冬,風吹雨打都騎著它做點小生意養活一家。那時一條街道也沒幾輛自行車,如今家家門前停的是轎車,堂屋放的是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成了雞肋,過去拉垃圾的架子車如今也成了用不上的垃圾了。

今晨帶兒子去買菜,兒子看見一輛倒著的小蜜蜂電動車便說:「這是哪個小孩這麼調皮把人家車子推倒了?」說話間他自然地走到車前,隨意地扶起車子。我忽然間感到兒子這種行為猶如一盞掃除垃圾行為的明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垃圾行為就會少一些,並且這兒童的行為證明了這燈的電力很足。

今年隨著環保風暴的來襲,我們的垃圾會得到更科學的處理。我們的環境一定會像5月18日全國生態環境大會上說的那樣。

「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

「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讓老百姓吃的放心、住的安心」

「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這樣的日子不難實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配圖|蟲子

編輯|蟲子

|步入光陰|

期待與你相遇

|步入|光陰|聽故事|

作者簡介:

弓西浩,八零後,武功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步入光陰 的精彩文章:

小芽 游白鹿原

TAG:步入光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