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木星表面多為氣體存在 有沒有可能將其引爆?

木星表面多為氣體存在 有沒有可能將其引爆?

地球上進行過不知多少次氫彈試驗,依然毫髮無損。同樣,在木星上無論引爆多少氫彈,頂多在木星大氣上留下一些斑痕,不可能把木星引爆。

人類曾經觀測到彗星飛臨木星時,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撕裂成數個碎片,並最終全部一頭扎進木星大氣,撞擊在木星表面留下了一串巨大的斑痕,最大的比地球還大得多,撞擊釋放的能量可能比人類試驗過的所有氫彈加一塊的威力還大,但木星也沒有因此成為恆星。

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沒有固體表面,有一個較小的固態核心,往木星上投放一顆巨大的氫彈,如果不再表面引爆,引力作用下氫彈會逐漸下沉直到接近核心,而那已經深入木星大氣層下上萬公里,氫彈可能已經被巨大的引力撕扯損壞,即便保持完好,也不一定能操控引爆。如果只在表面引爆,頂多也只是在木星表面留下一道斑痕。

木星因為質量的關係,是無法演化成恆星的,也不可能被引爆。根據科學家估算,只有質量達到木星的70到80倍,也就是太陽質量的7-8%以上,才可能擁有足夠的引力,使氫元素間發生聚變反應,也就是所謂的「引爆」。

太陽核聚變的溫度達到一千五百萬度以上,而且需要異常巨大的壓力,氫彈核聚變需要上億度溫度也不是氫元素裡面的氕聚變,而僅僅是氘聚變,木星內部溫度只有幾十萬度,因為引力比太陽差得太多,所以內部壓力遠遠達不到需要聚變的壓力,溫度壓力都不夠,氘的濃度不足以引起聚變的連鎖反應。

1994年7月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向木星,在距離4萬公里時因為木星巨大的引力,被撕裂成21個「小碎塊」,其中一塊標號「碎塊G」的在撞擊中產生的能量是6萬億噸TNT當量。解釋一下,這是全球所有核武器儲備當量的750倍!僅僅在木星的大氣層製造了一個比地球長一點的「疤痕」,兩年後就消失了。

木星在太陽系中扮演的是「太空吸塵器」的角色,強大的引力保衛了內層衛星的安全。有科學家認為,沒有木星,地球基本不會孕育出生命。拜託就不要拿氫彈去給木星撓痒痒了,人類在沒有掌握星際武器前,核子武器只是地球上「過家家」的玩具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陽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動物的生殖系統和排泄系統在空間上聯繫如此緊密?
科學家稱或許地球未來將不可居住,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太陽

TAG:玉陽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