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亮寶樓品味 | 古人喝茶花樣多!

亮寶樓品味 | 古人喝茶花樣多!

原標題:亮寶樓品味 | 古人喝茶花樣多!


飲茶是一件非常雅緻的事情


文人們都願意用茶來標榜自己的風骨


甚至將喝茶視為比吃飯還重要的事情


亮寶樓曲江茶宴


上古時期有個見啥吃啥的神農氏


他在嘗百草的時候自然沒有放過茶葉


好奇心爆棚的他發現


這種綠色的小葉片其實是一味良藥


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之功效



亮寶樓曲江茶宴


於是他拿出自己的小本本


把自己的發現的都趕緊記了下來

後來人們整理《神農本草》時就加上了這句話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吃貨的最高境界也就這樣了


只要是看著能吃的,都要吃


畢竟人生苦短啊


在神農氏的帶領下


上古時期的人民吃茶的方式非常的粗獷


就是放進嘴裡嚼,雖然粗俗


但可以緩解疲勞


這是飲茶的第一形態


亮寶樓茶宴


到了春秋時期,茶有兩種吃法


第一種吃法叫「粥茶法」


粗獷程度不亞於上古吃法


人們將枝條和芽葉從茶樹上摘下


直接放在水中燒煮


煮沸後,將茶湯一飲而盡



亮寶樓曲江茶宴

另一種吃法稍微含蓄些


便是把茶葉當蔬菜


就像家裡經常吃的涼拌菜一樣


配飯吃!



到了漢代


社會穩定,經濟增長


人民解決了溫飽這個大事


開始向小康邁進


苦茶那麼苦,大家肯定喝不慣了

於是就琢磨著怎麼改良一下飲茶方式



亮寶樓曲江茶宴


從古至今


吃貨的力量是不能小覷的


經過多次嘗試改良


吃貨們終於發現了一個極妙的吃茶法


便是在煮茶時


添加「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同煮


依靠這些佐料和刺激性調味品的氣味

來掩蓋茶葉自身的苦澀



到了魏晉


人們不再煮完整的茶葉了


而是將其碾成粉末


自此之後


飲茶之風慢慢進入上流社會


士人皆以飲茶標榜節儉


東晉名士陸納以儉德稱名,有一天,謝安要來拜訪他,陸納的侄子陸俶覺得自家大人會怠慢客人,於是偷偷地準備了十幾人的大餐。謝安來了之後,陸納果然只用茶果招待,陸俶很驕傲地端出盛饌珍羞,感覺替叔叔補足了面子。沒想到等謝安走後,陸納抄起大杖便揍熊孩子。邊揍邊斥:「你小子丟自己的臉也就算了,居然玷污你叔叔我的清名?」


到了唐代

以茶葉粉末煮茶的風俗早已流傳開了


這種飲茶之法,被稱為「末茶法」


從此,飲茶告別了「粥茶法」的年代


而「末茶法」又一路東渡扶桑


到了日本後,被奉為至寶並一路發揚光大


稱為「抹茶」


沒錯,你吃的抹茶冰淇淋、抹茶布丁都是這麼來的



唐代的茶聖陸羽《茶經》的完稿


才是唐朝飲茶之風盛行的推手

這位才是飲茶史上的絕頂大師


陸羽一生嗜茶,潛心鑽研


寫就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


他在書中摒棄粥茶法,大力提倡「煎茶」


所謂「煎茶法」,即先在「風爐」上的茶釜中煮水,待水微沸之後,將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隨即用特製的竹筴攪動,等到茶沫滿溢之後,將茶汁酌入茶碗中飲用。煎茶的過程中,還需依照個人口感加鹽調味。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


真正能擔得起風雅二字的


大概只有宋朝


這個瀰漫著淡淡煙灰色


以文藝著稱的朝代

在經濟上卻是中國歷史之最


據說北宋的GDP占當時全球的60%


人民生活富裕著呢



亮寶樓曲江茶宴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宋徽宗


茶藝也極其精湛


別人家的皇帝喜歡喝茶


最多讓人進貢茶葉泡來喝下


但宋徽宗卻自己親自參與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宋朝流行點茶,宋徽宗自學點茶法得意地向大臣們炫耀


「這可是我親手沖泡的茶」



清代的宮廷中


則慣於以蓋碗為飲茶之器


蓋碗泡茶便於端接和品飲


故此種方法從宮廷延伸至民間上層社會


一直延續至民國


至今也一直在沿用


至於現代人應該怎麼喝茶?


喝什麼茶?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都說亮寶樓有文化,今天就帶你看一看!
文博 | 古代瓷器這麼燒!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