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漢:號外!號外!西漢政府為錢做出這種舉動!

西漢:號外!號外!西漢政府為錢做出這種舉動!

這兩年,劉恆對老百姓的田租也不收了,徭役也減少了,還開放了川澤山林,救濟了貧困孤寡。

作為全國最大的地主,劉恆不收農民租,不讓農民幹活。

完了,還「精準扶貧」。

劉恆,你不配做一個地主!你簡直丟地主的人!

據說,劉恆十分酷愛干農活(朕親率耕)。

可大臣們很明顯,沒有這個覺悟。

他們十分反對劉恆的吃土行為。

這並不是他們多麼高尚,因為皇帝大人都吃土了。

我們怎麼好意思吃肉呢?

對策。

《大明王朝1566》裡面有一句經典的台詞(當然,裡面經典台詞很多)——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

大概意思說,在古代,收稅的群體就那麼幾個,要麼農民,那麼商人,農民沒錢了,就去收商人的。

這時候的劉恆在位,政治還是清明的,沒必要掠之於民,掠之於商。

不過,轉換一下思路還是可以的。

這一轉換,辦法就出來了——入粟拜爵

啥意思呢?

很簡單:用糧食買官

按理說,像這種事情是為人所不齒的。

畢竟只有在王朝末期,那些個窮瘋了的皇帝才會這麼干。

例如後來的漢靈帝,著名的生意皇帝,就十分善長做賣官鬻爵的生意。

這哥們兒賣官,還成立了公司(初開西邸賣官),明碼標價,2000石的官員2000萬,400石的官員400萬(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

假如實在錢不夠了,怎麼辦?

沒事兒,我們可以打折,拿出來三分之一或者一半都行(半之,或三分之一)。

要知道,現在人都講究個信譽,古代人也不傻,這裡面也有個前提——你德行必須得好(其以德次應選者)。

富人買官,必須出錢(不是糧食)。

窮人想做官了怎麼辦?我們可以按揭,上任之後,再慢慢還(富者則先入錢,貧者到官然後倍輸)。

分期付款的鼻祖啊!

很明顯,這個方法能夠短時間增加國家收入

可是,弊端也是十分的明顯,雖然收的是商人的錢,可是商人的錢用來買官,做上官之後,回過頭來,肯定猛刮老百姓。

所以說,這是在變相地收老百姓的稅

凡事有利有弊,要看看實施的環境,提出和實施的人是誰。

此時的環境是漢初,劉恆勵精圖治,又是修改法律,又是減少稅收。

提出方案的人是晁錯

假如,大家還有印象的話,這位兄台已經在前面露過臉了。

他和那個耿直的袁盎是死對頭,兩人一見面就懟。

可是班固也很幽默,作傳的時候,還把這哥倆兒擱一塊了(《漢書·袁盎晁錯傳》)。

然而,對於劉恆來說,「入粟拜爵」的實施是有風險的。

作為一個謹慎的人,他不會貿然做出決策,更不會冒險地施行。

那麼,晁錯他會怎麼辦呢?

我們下回再說。

周小舟,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你值得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周隨筆 的精彩文章:

西漢:一個母親

TAG:阿周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