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帝設宴,大臣摸著龍床說:可惜了!皇帝說了6個字,機智化解尷尬

皇帝設宴,大臣摸著龍床說:可惜了!皇帝說了6個字,機智化解尷尬

司馬炎讓衛瓘給太子司馬衷當老師,衛瓘不但高興,反而感到很憋屈。原因很簡單,司馬衷是個弱智。

衛瓘文武全才,是當時著名書法家,又曾統兵平定邊亂。而且,他還是個大帥哥(衛瓘全家都帥)。讓這樣一個才華與帥氣並存的大人物,給一個「何不食肉糜」傻子當老師,這不是好鋼用在「刀背」上嗎?

司馬炎卻不如此認為,他認為司馬衷雖然智商低下,但還不至於朽木不可雕,正因如此,給他找個出色的老師就十分必要。司馬炎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看法,自然是受群臣的影響。大臣們為了照顧司馬炎的面子,從不在他面前實事求是指出司馬衷弱智,反而委婉地說他天真淳樸,有「淳古之風」(所以,以後再遇到傻叉,就說他有淳古之風,沒準兒人家還很高興呢)。

但暗地裡,大臣們對司馬衷極度不滿。因為除了當局者迷的司馬炎,只要見過司馬衷的人都很清楚,他無論如何培養都不可能勝任皇帝之職,他的智商低得讓人感動。為了晉朝的長治久安,大臣們憂心忡忡,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公然上書,請求司馬炎改立太子。

給司馬炎上書時,他們還是得照顧司馬炎的面子,於是奏書中出現了矛盾搞笑的一幕:一邊稱讚司馬衷淳樸,一邊又認為他不堪重任。既然天性淳樸,這是聖賢之性,豈會不堪重用?這樣一來,司馬炎心裡好受許多。但他也明白,這話翻譯過來就是:一邊說太子傻叉,一邊讓他廢太子。

不僅其他大臣持這種觀點,就連太子太傅衛瓘也是如此認為。衛瓘作為太子司馬衷的老師,廢黜太子對他有何益處?司馬衷即位,衛瓘水漲船高晉陞為帝師,仕途可想而知,豈不是好事一樁?但衛瓘之所以主張太子,是因為給司馬衷當老師毫無榮耀感,更無成就感可言,他寧願不當這個帝師。

一次,司馬炎在陵雲台擺宴,酒過三巡,衛瓘假裝醉酒,跪在司馬炎的龍床旁,說:「臣有要事必須對皇上說。」

司馬炎一看衛瓘的表情,就有種不好的預感,但他還是說:「你有什麼話,儘管說吧。」

衛瓘看了一眼司馬炎,欲言又止,他想說的話太尖銳,擔心司馬炎難以接受。過了一會兒,衛瓘靈機一動,用手連連撫摸龍床,對司馬炎說:「這龍床太可惜了。」

司馬炎一驚,恍然大悟,頓時非常尷尬。衛瓘的用意很明白,他想告訴司馬炎,不能將皇位傳給弱智司馬衷。但司馬炎卻裝聾作啞,冷冷說了4個字:「你真的醉了嗎?」

顯然,司馬炎當眾懷疑衛瓘,衛瓘嚇出一身冷汗,於是不再多言。司馬炎以為他很機智,六字便化解尷尬,還保住了兒子的太子之位。卻不知,如果他沒有那樣說,讓衛瓘繼續說下去,引起朝臣的共鳴,最終廢黜司馬衷,晉朝就不會出現弱智為君、悍婦專權,導致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原大地水深火熱,生靈塗炭。

司馬炎的剛愎自用,既害了天下百姓,也害了自己家族。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司馬氏同室操戈,緊接著少數民族乘虛而入,司馬氏皇室慘遭屠殺,幾乎滅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漢羽林郎 的精彩文章:

如果悟空不保護唐僧取經,後果會怎樣?如來說了9個字,揭開答案
此人比林沖還牛,從不濫殺無辜,被吳用逼上梁山,卻很少有人同情

TAG:大漢羽林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