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了養家糊口,他們干著互聯網最髒的工作

為了養家糊口,他們干著互聯網最髒的工作






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昏暗的寫字樓隔間里,顯示屏上打出明晃晃的亮光,投射在丹尼斯的臉上,各種生殖器的照片她已經見怪不怪了,但這個視頻還是引起了她的反感。


「操!他他媽的在割頭!」


顯示器前是一段從Facebook網路端傳來的恐怖組織的處決視頻。這是大多數審查員面臨的日常工作:恐怖主義、血腥虐殺、自殘、兒童色情、種族主義、政治宣傳是他們每天需要強迫面對的。




△ 

極端組織的處決視頻




有一部記錄網路審查員的紀錄片《The Cleaner》(清道夫)翔實介紹了這事兒,並帶我了解這塊互聯網科技公司的灰色大蛋糕,

社交媒體不惜通過犧牲生命的代價,來清理互聯網垃圾的內幕兜不住了。


導演Hans Block和Moritz Riesewieck通過這部珍貴的紀錄片將網路審查的內部工作曝光在公眾面前。





△ 

紀錄片《清道夫》







YouTube每分鐘能產出500小時的視頻,Facebook每分鐘產生250萬條信息。


在海洋般的信息流中,恐怖主義、虐殺、自殘、色情、極端組織言論、政治宣傳夾雜在網友的貓咪和美食照片裡面,誰來負責清理這些垃圾信息?






為了維護社交媒體平台的健康和吸引力,讓廣告金主和用戶對自己平台不拋棄不放棄。YouTube、Google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都會建立雙重審核制度,

一是通過人工智慧和演算法進行首層審核,接著是通過建立在東南亞的外包公司來進行人工過濾。





△ 

菲律賓馬尼拉的內容審查辦公室




據不完全統計,各大科技公司在菲律賓的外包內容審查員人數超過了100000人,Facebook在全球的外包僱傭工人達到20000名。

作為一項龐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多數人受到保密協定的約束,

他們的工作直面互聯網的黑暗角落:過濾暴力、色情、仇恨內容,他們被成為「電子清道夫」。





△ 

內容審查員在東南亞是一項龐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在演算法和人工智慧過濾的背後,科技公司在發展中國家成立外包公司,通過網路招募大量通曉英文的低薪員工。


這個隱秘的行業被光鮮亮麗的科技公司藏匿在數字浪潮的海底,像海洋清潔工般清掃內容的垃圾。





△ 

外包公司位於菲律賓馬尼拉郊區的前辦公室




當有違規文字、圖片、視頻的審核發送過來,審查員進行確認「刪除」或者是「忽略」,並傳送回網站。在短短25分鐘的時間內,審查員丹尼斯已經領略了各種顏色大小的生殖器和幾段動物虐殺的視頻。


他們

每天需要處理25000張圖片或視頻,然後根據刪除原因,比如恐怖主義,自我傷害等十個選項來貼標籤歸類。







然後,科技公司使用內容審查員的標籤來訓練機器演算法,審查員工作的意義只是幫助培訓公司的人工智慧來代替自己。而他們對每一張圖片的判斷時間只有短短的八秒,這是對人類大腦的極限挑戰。


一名前員工Bob說道:

「我真的受到了孩子們獸交的影響,感覺體內有種病毒在慢慢入侵我的大腦,然後我辭職,我需要停下,這工作有問題。」


他決定自我治療,開始酗酒,體重增加。





△ 

審查員已經對網上令人噁心的視頻和圖片漸漸麻木




他們被要求觀看令人噁心反感的視頻。比如一位審查員談到一個令其產生巨大心理陰影的視頻:一個男人在卡車裡殺死一隻狗,將卡車點燃,然後走出卡車朝自己腦袋開了一槍。


在審查員論壇上,還有更多聳人聽聞的視頻,包括虐待婦女、兒童和動物。有人表示他們每看幾個視頻就得休息一下才能緩過勁兒來。在日積月累的病態工作下,審查員們漸漸麻木,喪失了對人類的信心。


「當我離開公司時,我已經三年沒有握手了,因為我發現人們很噁心。我只是無法觸及人,」

Bob說。


「世界上大多數正常人都他媽的是怪人。當我離開那裡時,我對人性感到厭惡。我的很多同行也遭遇同樣的事情。我們都認為人性太可怕了。」





△ 

審查員日常工作的場景




「有一位女士,」

丹尼斯放低了聲音。

「可能17歲左右,我不知道。她看起來像個未成年人。然後一個禿頭的傢伙把頭塞進了這個女孩的陰道里。這個孩子被蒙住眼睛,戴上手銬,尖叫和哭泣。」


這個視頻有近一個小時。看了一分鐘後,她開始因悲傷和憤怒而顫抖。誰會對一個女孩這麼殘忍?她在屏幕上觀察了那個人:他是禿頭,似乎有中東血統,但在其他方面完全不起眼,跟你在購物商場隨便一瞥的普通人沒什麼兩樣。





△ 

審查員在觀看極端組織放狗恐嚇人質的片段




作為一項真實的秘密產業,科技公司使用代碼工程來隱蔽他們,例如Facebook 稱這個項目為honeybadger(蜜獾)項目,所有在馬尼拉工作的工人都得使用「honeybadger」這種類型的字碼,來掩蓋他們從事的互聯網的最臟工作。





△ 

蜜獾項目




工人們絕對不會透露他們為Facebook工作;如果非要提及,他們只會說自己正在做一個關於honeybadger項目或者稱自己是社區運營的數據分析師,這聽起來跟互聯網最髒的工作沒什麼關係。





△ 

這個蜜獾被美國網友做成了梗,嘲諷Facebook對網友們質疑內容審核的冷漠回應。




最重要的是如果違反了保密協議,他們就會失去工作並面臨10000美元罰款的風險,甚至牢獄之災。有些私人安保公司還會強迫工人不與陌生人交談,鼓勵他們少進行社交活動。同時這些工人的社交賬戶還被處於秘密監視之下。





△ 

前審查員在接受《The Cleaner》的採訪




但並非這些來決定人們有資格看到什麼的人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審查工人只是訓練了三五天,他們大多沒有良好的文化教育背景,有的甚至剛剛學會用電腦,培訓的內容比如必須在三到五天內記住37個恐怖組織——他們的旗幟、制服、諺語。







既然每天遭受這樣的心理暴力,幾乎每個審查員都知道有人因為這項工作自殺,那為何遲遲不選擇另一份正常的工作,卻要陷在這?其實有不少人在某種程度上,為自己所做的事業感到自豪:


「如果我們沒有工作一小時,那互聯網就會一團糟。」


Facebook在2017年的遭遇印證了這句話:一名泰國男子在播放了殺害11個月大的女兒後自殺的視頻。這段視頻引起了全世界的一片嘩然,並在社交網路上保留了近24個小時,Facebook成為眾口矢之的對象。


如果自殺、謀殺、強姦的直播視頻不被即時刪除,便能讓成千上萬的普通人直接窺視到人性的黑暗面。





△ 

這位11個月大的女孩被她的父親殘忍殺害,並上傳到網路直播




互聯網是一座美麗的烏托邦,內容審查員的工作雖然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每天8至10小時,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強烈的衝擊,產生創傷症候群(PTSD),想像一下你每天八小時觀看色情內容,下班後還會有任何想和你另一半親熱的想法嗎?


在面試時,面試官告訴他們「在這工作是有機會成為我們的正式員工的」,在Facebook這樣的轉正誘惑下,菲律賓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和低收入群體成為了廉價勞動力的主要來源,他們大多從18、19歲開始,接受了這樣的第一份工作。


同樣這也是流動性極強的崗位,大多數人無法忍受這樣的心理負擔呆了幾天就走了。這是一個孤立的群體,像一座座孤島被囚禁在熙攘喧鬧的馬尼拉的寫字樓里。





△ 

馬尼拉喧嚷的街頭




當看到回家的審查員丹尼斯踩著滿地的垃圾,拾荒的小孩在垃圾山成群的社區中嬉戲,這才明白她珍惜這份工作並非沒有理由,因為他們的薪資不僅僅是自己的,通常是他們的整個家庭,最多要養活八到十個人。


說到底,窮病無法被根治。





△ 

來自貧民窟的選擇




而且這些外包公司並不配備任何的心理諮詢機構,審查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審查員下班後透過高層寫字樓的窗戶,望著城市的車水馬龍,不斷的有人選擇一躍而下。


丹尼斯談到了自己的前同事:

他是一位負責自我傷害審查的員工,在看過海量的自虐視頻後,不堪重負,在一個晚上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不被關注的心理健康和飆升的審查員自殺率像是一顆孵化的炸彈,隨時在這個孤立的群體引爆,但同時也令人費解:第三世界窮國這麼多,為什麼非要在菲律賓的馬尼拉?





△ 

馬尼拉作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存在著明顯的貧富差距




馬尼拉作為菲律賓的首都,人口基數達到2120萬,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富人和窮人們一起擁擠在這座繁榮的亞洲大都市裡,財富兩極分化極為嚴重。


大部分的菲律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且作為美國的前殖民地,與美國文化有著相似性。






△ 

菲律賓官方把家庭年收入低端的30%歸於貧困家庭,他們平均年收入為9100元,即月收入760元,其餘的70%月收入3300元。




這些審核內容的工人通常居住在馬尼拉之外的破敗村莊,底層的家庭條件和跨越階級的美好理想是他們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


火樹銀花的城市商務中心、乾淨整潔的辦公空間、清涼的空調冷氣和一覽無遺的城市全景。這些現代都市的魅力像張大網不斷吸引著人們。





△ 

菲律賓財富兩極分化的狀況極為嚴重




而另一方面,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怎樣賺取最大的利潤,如果將審核總部設立在歐洲總部或美國,將會花費更多的費用。在審核內容上的高額開銷就能達到一家科技公司的支出的一半。


審核員的薪水是按小時發錢,在馬尼拉只需支付當地工人每小時1美金,足夠當地人養家糊口。但在美國內容審核工人一小時賺的比在菲律賓一天的錢還多,赤裸裸的資本剝削在內容審核產業也不例外。








馬克·扎克伯格在發布會上激情高昂的演講,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科技的一片光明,「科技讓人類生活更加美好」。


似乎是一句不可否認的口號,但在網路審查日益嚴格,科技公司的灰色產業被披露的浪潮下,我們開始明白互聯網不再是連接每一個人的烏托邦。





△ 

全球互聯網管製程度的打分,分數越高管制越嚴格




前段時間爆出的Facebook向劍橋分析泄露8700萬用戶數據用來操控選舉的醜聞,引起世界的一片嘩然。信息滋生權力的事實悄悄在我們眼皮底下發生,數字世界的一九八四正在一磚一瓦地構建。


列夫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寫道:

「不懂機器構造的人,無法想像機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那個無聲轉動的小小的連接齒輪。」


而內容審查員就是網路社會大機器里的小小齒輪、新工人階級隊伍的一支生力軍,清掃著互聯網最骯髒的垃圾,而社交網路也成為人性黑暗面的放大鏡,成為極為危險的工具。





△ 

科技公司的灰色產業涉及了千千萬萬的「網路勞工」




不平等的現象發生在權利和資本滲透的每一個角落,電視機、互聯網、手機的出現是否真的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還是令社會的分化更加嚴重?


互聯網不會回答我們,科技也不會回答我們。


我們無法抵抗時代的進步,但又不知曉該如何擁抱這個高速變換的時代,網路審查員背後的血淚史,折射著當代的殘酷現實:信息技術無法消除貧窮和不公,而網路勞工的生存、社會體制的弊端,早已淹沒在了繽紛繁雜的娛樂社交之中。





參 考 資 料:


[1] 影片:《The Cleaner》,導演Hans Block和Moritz Riesewieck


[2] OFW remittances rise 5% to $1.7B in March,菲律賓ABS-CBN新聞網


[3] The Basic Grossness of Humans,大西洋報


[4] 地圖:世界各地的互聯網審查,visual capitalist


[5] THE LABORERS WHO KEEP DICK PICS AND BEHEADINGS OUT OF YOUR FACEBOOK FEED, wired


[6]《信息時代的世界工廠——新工人階級的網路社會》,邱林川


[7] 菲律賓經濟狀況,新浪財經


[8] TALKING POLICY: HANS BLOCK AND MORITZ RIESEWIECK ON MODERATING SOCIAL MEDIA,world polic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博士 的精彩文章:

官不聊生:血肉橫飛的墨西哥毒品戰爭
申奧前夕北京UFO目擊事件之謎

TAG:X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