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艦長一聲令下 8000噸核潛艇掉頭直撞美軍 130名美國兵差點餵魚

艦長一聲令下 8000噸核潛艇掉頭直撞美軍 130名美國兵差點餵魚

原標題:艦長一聲令下 8000噸核潛艇掉頭直撞美軍 130名美國兵差點餵魚


我們知道,哪怕在和平時期,俄羅斯軍人在和對手對峙的過程中表現也一向比較「狠」,或者說,動作「比較大」。俄國人奉行一個做法:先動手再講道理。


在這方面美國人吃虧比較大:明明自己裝備佔優勢的、技術性能明顯是強得多的,但就是被俄國人的舊裝備折騰得嗚呼哀哉。

看來,實際對抗,還真不能光看紙面數據——這恐怕也是不少人墜入的一個誤區。



當然了,不只憑裝備,不等於蠻幹,不等於無視裝備。實際上,俄國人很懂得利用自己裝備的長處進行對抗。


比如你美國的武器,可能10項性能里有9項比我強,但有一項我是佔優勢的,那我就揚長避短,儘可能地發揮這僅有的優勢。

既敢於對抗,不怕敵人,又善於使「巧力」,這番粗中帶細,恐怕也的確體現了俄羅斯軍隊的一種獨特風格。


而俄制武器多次的「超常發揮」,也源於此。看來,要戰勝對手——哪怕僅僅是和平時期的對峙和准衝突,也必須把裝備、膽量、戰術,結合在一起。



具體到美國和俄國潛艇的對抗上,有不少例子可舉。實際上,到80年代末,美國已經開始在潛艇——特別是核潛艇技術上超過俄國,這種差距在90年代更是進一步拉大——俄國人沒錢了。


從消音隱蔽能力,到電子器材,再到武器,精密的美國貨無時不刻不在挑戰、甚至可以說壓制著俄國人。

但俄國潛艇有個長處,那就是皮實。一般而言,稍微上點噸位的俄國潛艇都採用雙艇殼結構,特別堅固,抗沉能力極強,潛深也比美國人高很多。


當然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在搭載武器和設備類似的情況下,俄國潛艇噸位更大更為笨重。但俄羅斯艇長們就是能在這個長處上做文章。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俄羅斯海軍的一艘型號為K130號核潛艇在俄羅斯海域進行巡航,那時,俄羅斯的核潛艇水平就已經很發達了,但是美國卻自以為是,認為俄羅斯海軍不管是航母還是核潛艇都比不上他們;


剛好在周圍海域的美國潛艇追蹤到了俄羅斯潛艇的信號,他們決定調侃一下這個已經衰弱了的對手,在找到K130號潛艇之後,美國潛艇也不選擇攻擊,也沒有走在前面,而是靜悄悄的跟在俄羅斯潛艇的後面。

但是此時的俄羅斯潛艇已經發現有「尾巴」了,此艘潛艇的艦長並非別人,而是俄羅斯出了名的硬漢索拉涅夫,他和前蘇聯人一樣,肚子里受不了氣,只要有挑釁,他絕對會迎頭而上。


在嘗試多次甩掉這個令人討厭的「尾巴」失敗以後,他決定不再逃避,直接給美國人一點顏色看看。



K130號核潛艇擁有8000噸的排水量噸位,而跟蹤他們的美國核潛艇不過只有6000噸的排水量噸位,面對這樣赤裸裸的挑釁,索拉涅夫覺得這是美國在對俄羅斯的蔑視,必須要打出氣勢。

如果直接發射魚雷或者潛射導彈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國際爭端,因為擅自使用武力肯定是不行的。


這時索拉涅夫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立即給操舵手下令,將潛艇掉頭,因為如果撞上去完全可以解釋為失誤,不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艇上所有人都懵了,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掉頭意味著什麼。



在完成掉頭後,他下令,朝對面的美潛艇直接撞過去。而這一次,潛艇上的官兵們都表示贊同,因為他們知道眼前的這位老艦長是位硬漢,這是位經驗豐富的老艦長,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輕易下達這樣的命令的。


這時美潛艇也發現了異象,他們起初以為俄羅斯潛艇感到害怕要調轉方向逃跑了,就在他們沉浸在哈哈大笑的喜悅中時,聲吶兵的一聲尖叫讓他們瞬間安靜了下來。


聲吶兵喊道:「艦長你快看,他們朝我們衝過來了」這時的美國人才晃過人來,美國潛艇想加足馬力跑的時候,發現已經晚了。


這個時候設計上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了。俄羅斯的K130號核潛艇採用的是雙殼體技術,也就是擁有兩層厚厚的艦體,而美國潛艇是單殼體,平時是很先進的,但是在撞擊上就很吃虧了。



美潛艇艦體當場就被撞破,海水迅速湧進潛艇艙內,美艦長趕忙下令上浮逃生,儘管這起事故最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俄羅斯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美國。


撞完後的K130潛艇就跟沒事一樣,大搖大擺的返回基地,事後美國質問俄潛艇為何要撞他們時,俄羅斯稱,當時他們以為碰到了礁石,所以沒放在心上,美國表示,對這樣的解釋不能接受。


美國也清楚,俄羅斯是故意的,但是找不到任何證據,只能吃這個啞巴虧,經過這次事情以後,美國也不敢再輕易去俄羅斯海域搞什麼秘密跟蹤了,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對手不好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在現場 的精彩文章:

美軍承認IS游擊戰令中東反恐受挫
突發:NASA「帕克號」太陽探測器推遲發射24小時

TAG:社會在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