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赦罪正當時,拔度亡魂早超升

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赦罪正當時,拔度亡魂早超升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在道教中,七月十五日兼具兩個重要意義:一為三官之地官的聖誕日;一為普度亡魂之期。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因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地官的誕辰,所以才稱其為「中元節」。

道經中稱:「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因七月十五是地官赦罪日,在深受道教文化影響的中華傳統文化中,中元節便具備普度眾生的意味。又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平時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並要參加道教超度法事。

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咸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稱相符。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

中元節雖然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現代女作家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由此可見,中元節不僅是一個宗教節日與民俗傳統,其秉承的更是道教以及中華文化傳統中的孝道文化和慈愛精神,這也是其他外來文化與宗教所不具備的。大眾對以中元節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的認同,體現的正是民族文化自信力的提升。

【三官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唯三聖人。乃一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感應天尊。

【地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做一個簡單的人,才能從人生修行中得到幸福
每一個道士都應該了解一下《道教戒律學》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