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力中與他的中國「氣脈」寫意

力中與他的中國「氣脈」寫意

法國畫家杜尚說:「我做的東西從來都沒有被馬上接受,不過這對我來說,無關緊要……相反,還覺得挺來勁。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我沒有畫家一向有的那種心態:想展出自己的東西,希望被接受,然後受到批評家的誇獎。」此話用在一心只想畫好「氣脈」寫意的力中先生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力中,我高中同學,大學校友,每天除了上班,回到家就是畫畫,夜以繼日,晝夜無息。他秉持著自己的天性與正氣,默默地耕耘中國寫意中的精、氣、神、道。從有形到脫形,運氣到脫俗,通過數萬張的嘗試,不斷尋求傳統精神與現代形式間微妙的平衡而構建起自己獨特的「氣脈」藝術風格。

在樸素、真摯與自然的語言中,通過融通的思維方式與繪畫語言,表達出自己對中國寫意畫的真實理解和感受,他整整用了三十年。

細讀力中的作品,你會發現它在傳統題材中蘊含著濃郁的時代氣息,有鮮明的東方文化氣派。「繁」「簡」之間,自由穿梭,充分展現其藝術造詣的精深,體現出中國當代寫意的風範。

他經常說:「我發現前人真正寫意是在寫心、運氣、慣氣脈,而這種感知在當代藝術家中能被理解和做到的少之又少,我此生就是努力傳承這種氣脈,並通過現代的語境把它接上。」

力中先生深受學院派教學與傳統中國寫意畫的影響,師承黃萊、檀東鏗、林容生等老師,研讀周易、老子、莊子等傳統哲學,解構八大、吳昌碩、齊白石、吳冠中、李可染、崔如琢等近現代大師作品,兼取古典與現代之長,融入自己對寫意的理解,對意境、脫形、氣脈的追求,表現出積極的藝術思維創新與探索的勇氣。每天在家日行僅百步,滿懷激情描繪新作,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自我情緒,通過構圖、比例、自由、豪放的筆墨傳達出他對生命,對當下積極的思考與真切感受。一花一草,一枝一乾沒有刻意的造型,更沒有精緻的筆墨。而是在完全脫形,無我的「神」狀態中把一張畫作完成。不管是靈動質樸、參差錯雜的線條,還是酣暢淋漓、厚重斑駁的筆觸,均以捕捉到畫中的「氣脈」,在筆、墨、紙媒介碰撞中,化學反應出強大的能量,這種專註也使他每畫完一張畫,都會產生心力交瘁,虛脫的幻覺。

「我在創作的時候,並沒象很多畫家那樣在材料屬性和圖式形態上去理解中國寫意,而是按照自己內心的指令去尋找那些令我覺得陌生又能帶來震撼的『氣脈』能量。這種能量就像是克服了巨大阻力噴發而出的山洪,夾裹著泥石奔騰而過,以一股蓬勃、不可抵擋之正氣在宣紙上自由滲透。」力中先生跟我聊起他作畫時的狀態時,如是說。所以他的畫正反兩面時常分不出來,就連裱畫店的老師傅偶爾也會失手,以「力透紙背」作為完美的糾錯借口。

初看力中先生的作品,使人看不出前在與後續。但細品起來,宛如一股流動的氣脈在紙中穿梭,氣場磁力強大。讓觀者見證了某一刻難以言說的內在情感,其表達的看是一種「假象」,卻流露了內心的「真實」。

致力於將中國寫意的傳統與當下意識形態相結合,建構體現中國寫意精、氣、神、正、道可持續創新、發展的當代藝術語言風格。「繁」「簡」在他筆下自由切換,卻讓人「意」猶未盡,或許這就是他的三十年修鍊出來的中國寫意格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用即道藝文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日用即道藝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