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號稱隆陽區境內最高峰的道人山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號稱隆陽區境內最高峰的道人山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憑弔道人山

以一個人名命名的山,放眼全國並不多見;尤其是滇西保山,以一個人命名的山,在我有限的見識里更是少之又少。

道人山是一座。道人山是以一位修行極高美譽極廣的道人命名,這位閑雲野鶴的道人過著雲淡風輕的生活,讓人心嚮往之~

因其那種狀態,在世間傳頌著他種種或懸壺濟世或慈悲憫人的「善」時,卻又流傳著種種「神」——比如說,雖然他居住在離周邊村寨數十公里的山頂,但因會 「縮路」(把里程縮短)法術,雖然遠隔十里百里可以做到近在咫尺;比如說,他摘兩片樹葉丟在水面,就可以橫渡瀾滄江而布鞋不濕,化天塹予通途後仍氣定神閑……等等。

那些種種話語的傳說交織,那位道人就渾身充滿傳奇色彩。因此,以他命名的一座山,並且是保山市隆陽區境內海拔最高(3659.6米)的一座山,毫無懸念地充滿著神奇色彩。

越是高聳的山峰越吸引攀登者。人都是有征服欲的動物,對於登山的征服慾望,僅從「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的豪邁中就可以窺見一斑。

到道人山,必須要翻越簇擁在它周圍的數座山,這些山莽莽蒼蒼,遠眺,在雲霧繚繞中淡妝濃抹總相宜,呈現出一副大開大合的寫意來。但當腳步踏上時,才發覺其陡峭程度令人吃驚,也令人情不自禁地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耐力和毅力。

因其海拔落差高,一路上的植被呈現一個立體的狀態。山腳處,高大的喬木密密麻麻,以雲南松為主,兼有榿木等多種樹木,偶爾見幾隻小松鼠從樹木間串上串下,亮晶晶的眼睛與你對視一下,我行我素地捧起野果啃著。那神情,絕對地泰然自若,彷彿在提醒你它才是這山的主子,而我們只不過是一個個氣喘如牛、面紅耳赤、揮汗如雨的過客。

山越來越高,植被越來越少。從山腳的高大喬木到半山的灌木到臨近山頂的稀稀疏疏的石竹,整個就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場景。臨近山頂時,道人山知名度最高的綠色「天珍」野苤菜就在周圍分布著。可惜的是,我們去的不是節令。

嚴寒的冬季將山頂上所有的植物全染成枯黃的顏色。嚮導帶著我拔開厚厚的枯草,才找到兩株仍然枯黃的野苤菜叢。道人山的野苤菜在整個雲南都是著名的,是獨一無二的野生天然綠色食品,味道鮮美可口,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終於登到道人山頂——清風頂了。道人山與高黎貢山遙遙相望。東面有瀾滄江由北向南穿流而過,可觀賞到保山、大理、怒江三州市的廣闊風光。山頂的一座約40平方米的石房子,石牆、石柱、石瓦,沒有任何一根木料,可謂一絕。道人山至今還有諸多神秘的道教文化傳說和遺迹。

實際上,這裡道教文化的傳入,與早在西漢時道人山頂是通往口唐縣(今漕澗)的道路有關。當時,口唐縣是益州郡西部的繁華之地,從葉榆(今大理)到口唐的路線即是經過這裡的。後口唐又先後成為了益州郡西部屬國的治所和永昌郡治所(曾設過8年),這條經過道人山頂的通道也就更繁華了,過往行人絡繹不絕。

隨後海軒道人在此隱居傳道,並以自己的醫術、自己就地採的葯救濟世人。數百年來,道人山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條嶺崗,幾乎都有與海軒道人有關的故事,以其神秘的傳奇色彩吸引著人們。海軒道人去世後,葬于山頂,墓是用粗石砌成的簡陋墳墓。由於海軒道人在道人山的傳道事迹很感人,被民間編織成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傳頌不衰。

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人們為了紀念海軒道人,在道人山頂修了一座石廟,取名為「青峰廟」,內供有海軒道人等塑像4尊。後由於年久失修,有些坍塌,於1987年6月,保山、雲龍兩縣市人民群眾又自願捐款500多元,義務投工60多個,歷時1個多月進行了重修,至今遊人香火不絕。

在我看來,道人山的魅力主要是道教文化的神秘,它與傳播道教的海軒道人密切相關。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倡導儒釋道三教合一肇始,在神州大地上或本土或外來的宗教都有個相互影響滲透的平衡,最後的理想狀態是儒釋道三教合一。

滿懷憑弔道人山時的諸多感慨,我加速了下山的步伐,還是把「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的淡然閑適留存內心吧。

編輯:李美蘭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賬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保山新聞網聯繫信息

微信公眾號:baoshanxinwe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山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這些「蟲蟲」,你敢吃的有幾種?
有沒有搞錯?潞江壩的芒果還有這種高技能操作?

TAG:保山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