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最近幾天微博上老有朋友問到關於山靈M3s的問題,恰好基友們對於這款播放器也有著較為不錯的評價,於是就厚顏找老陳借了一台拿來試聽,下面就和大家來簡單的分享下我的使用體驗,依舊是24k的純主觀分享,依舊沒打算為誰提供參考或幫助。

外觀穩重求勝的進化。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M3s的外觀設計同M2s極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機身要更加修長一些,帶來的好處一是可以提升單手握持體驗,二是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去堆料,至於美觀程度,我個人覺都挺好看的,屬於那種已經脫離了土腥氣的國轉。細節方面的雙2.5D玻璃以及疏油層都得到了延續,做工也相當講究,噴砂細膩,邊角圓潤,在播放器里屬於一流水平,與國外的同類產品相比也不遑多讓。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配件里有一個皮套可供選擇,不光看著比較有檔次感,而且十分貼合,開口合理,手感也挺好,總而言之,很細緻。

相比較於前代產品而言,M3s在外觀上並沒有多少新意,不過一些細微的改動還是給機器的日常使用帶來了一些良性的提升且與此同時便攜性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交互 承上啟下,繼往開來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系統方面還是採用山靈的老一套,邏輯簡單而明確,在歷經了M2 M5 M1 M2s幾代產品的不斷完善之後,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屏幕為3英寸的retina顯示屏,解析度為480×800,雖然從參數上來看與當下的一些主流手機相比還是存在有不小的差距,但好在屏幕不算很大,而且說白了許多專輯封面的解析度本身就不是很高,所以M3s的實際現實效果還是非常細膩精緻的。機身右側的滾輪負責調節與確認的功能且在熄屏的狀態下也可以使用,極大的提升了盲操的實用性,滾輪本身的阻尼及段落感也都相當不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山靈M3s可以通過hibylink來實現與手機的互聯從而可以通過手機來對播放器進行一些常規的控制,在出街的時候會比較實用。電池容量也由M2s的1800mah增加到了2600mah且加入了深度待機功能,官方宣稱可以實現20天的待機時長,實際體驗下來這幾天熄屏狀態下確實不怎麼掉電,這個細節對於日常的使用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實際的優點。

依照山靈近幾年一貫大步邁向前的調性來看,M3s極有可能是其推出的最後一款非觸屏、非智能播放器,雖說不算十分先進,但勝在穩定好用,而hibylink的加入也讓其多了幾分新的體驗,算是非智能的一個終點,也算是智能化的一個起點。

聲音 出色的平衡與並非贈送的單端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上個月我曾寫過一篇名為《入門級播放器混戰 關鍵詞:山靈M2S 凱音N3 EROS K 飛傲X3ⅲ》的破文,裡邊針對四款千元級播放器進行過全方位的對比,得出的結論是我並不是很喜歡M2s的聲音表現,雖然這機器的素質擱這價位並不算差,而且底噪也控制的相當不錯,但調音實在是有些不夠吸引人,一耳朵下去是可以聽出和手機有不小的區別,但,也僅此而已,風格上並無什麼特別之處。老實說,彼時的我對於山靈是有些失望的,別管什麼大廠不大廠,永遠都是需要拿具體的產品說話的,好在這種失望並沒有持續多久山靈就推出了M3s,這次總算是符合心裡預期了。

參考耳塞:hifiman&um re1000、akg k3003、飛朵天狼星、jvc fx1200平衡換線版

設置模式:高增益加陡降濾波

單端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聲場大小適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與那些旗艦級國轉相比有一耳朵可聞的差距,但又比千元級那些入門播放器好了很多,形容起來著實有些模稜兩可,雖理不屈但無奈詞窮,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貨拿來聽一些流行歌曲絕對不會覺得絲毫局促。難能可貴之處在於縱向的深度也能有著說得過去的空間延伸,這個在同價位的播放器里還是比較少見的。聲場的形狀規整健康且並沒有通過弱化邊界效應的方式去刻意為聽者營造大空間的錯覺,包圍感真實良好;樂器的定位清晰準確,分離度表現一般,在聽一些編製較大的曲目時會感覺聲音有些擁擠,有相互遮掩的現象出現;整體結像在頭部前方,凝聚但不夠沉穩,主觀上能夠感覺到的就是聲音的分量有些不夠,有略向上飄的趨勢,通常老燒們將這種現象形容為聲音不夠安定。(個人覺得也算不上是什麼缺點吧,隨身要講這個怎麼也得QA360起步)

解析不錯,雖然多少還是會存在有一些塗抹的痕迹,但已經比我預想中好出不少,擱這價位里也沒準兒還是最優秀的內個。略帶泛音,所以呈現方式上並不過分追求銳度,但信息量的提供卻是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密度感相對來說也比較出色。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三頻分布略偏中下,低頻量感稍多亦不算過分,下潛比較到位且凝聚而不發散,聽感上屬於那種不很轟頭但很有力量感的類型,回彈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殘響部分有刻意加強的修飾以至於M3s的這個低頻來得並不生硬緊緻,反倒是營造出一種相對還算寬鬆的氛圍,對於流行歌曲的演繹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中頻人聲的位置固定稍靠前,亦有一定的距離感存在,不是那種一味無下限的諂媚噴臉(事實上那樣的人聲也只是初聽會感覺比較抓耳,但並不耐聽),口型清晰,結像大小適中。厚度保持的不錯,音色偏暖,味精加了一些但沒到發膩的地步,對於情感的表達比較到位,男聲女聲都有著飽滿熱情的演繹,但相對來說男聲的演繹要優於女聲,女聲里蔡琴、徐小鳳要優於鄧麗君、王菲。

高頻不算特別明亮,但延展性不錯,所以儘管中低頻的厚度沒有削弱,但M3s的聲音依舊不會讓人覺得發悶。細節方面有一些柔化處理的痕迹,但不算太多,真正的問題在於高頻部分的透明度不是很好(熟悉我文章的同學應該知道這個和通透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後者可以通過調音的方式來實現),在聽一些樂器時會感覺隔著一層,不夠直接了當,質感上有些缺乏。

平衡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聲場開闊了一些,橫向的寬度及縱向的深度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沒有本質上的變化。分離度有明顯改善,仍然不算特別「開」,但至少是正常水平往上走了。結像方面更加凝聚,不過聲音還是有些不夠安定沉穩,倒是線條要比單端硬朗了不少。

解析方面亦有提升,信息量更加豐富,主觀上聽到的細節更多了,密度感也更為出色。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三頻走向沒有太多的變化,但兩端的延伸要更好一些,低頻下潛的深度,本身的凝聚程度,回彈的瞬態響應以及彼此間的分離度都要比單端有明顯的進步,甚至有點過猶不及的意思,聽感上更為乾淨更有力量感,單端模式下聽《鼓詩》你會感覺是在很用力的打鼓,到了平衡模式下就感覺是在要把鼓往破了敲。中頻密度有所增加,人聲更為飽滿,但厚度沒有下降,相比單端來說要更加有感情一些。高頻部分的主要變化在於延展性部分,聲音更為通透,與此同時透明度的問題亦有可聞的改善,但不算很明顯,結像更加纖細,但控制力較為出色,所以聽感上會比較順滑。

總體來說單端模式下山靈M3s的素質就比較出色,相對於現有能買到的其他同價位產品來說有一定的優勢,平衡輸出的話則這種優勢更大一點,但與更高價位的標杆級產品如QA360之類相比的話依舊存在有一定的差距。聽感方面比較對我個人的口味,人聲溫暖醇厚,聲音不糊不悶,低頻還有著不錯的氛圍感和力量感,拿來聽聽流行歌曲什麼的再合適不過,山靈這次真的是做對了聲音。

初燒的首選or老燒的備機?關於山靈M3s的一些碎碎念

在我個人看來M3s存在的意義同樣也不僅僅是為初燒用戶提供一個入燒亦或小升級的選擇,對於老燒來說拿著作為二奶機來使喚也挺不錯的,畢竟這玩意是一個各方面表現都比較成熟的播放器,外觀操作聲音都說得過去,拿著出去比較便攜,樣子也不跌份兒,價格定到了1788,也不算太貴。

字碼到這裡就差不多了,本來尋思簡短些,一不小心就他么沒收住,後續有什麼再發微博補充吧,碎碎念了一堆,感謝大家有耐心看完。

以上

by我就叫楊傑了

文章轉自耳機大家壇 我就叫楊傑了 新浪微博 我就叫楊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