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逼宮」頻現 澳大利亞為何10年6換總理?

「逼宮」頻現 澳大利亞為何10年6換總理?

據英國《衛報》24日報道,澳大利亞國庫部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執政黨自由黨黨內改選中獲勝,以45票對40票戰勝前內政部長達頓(Peter Dutton),將成為第30任澳大利亞總理。

特恩布爾(圖源:東方IC)

在此之前,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宣布辭職,並宣布不會參加改選。《悉尼先驅晨報》稱,特恩布爾辭任黨首並離開議會,他的時代已經終結。

此前,特恩布爾21日曾在反對黨發起的議會不信任動議投票中過關,又在黨內投票中以48票對35票擊敗對手澳前內政部長達頓,暫時保住了總理職位。然而,澳政府13名部長和助理部長隨後紛紛請辭。在此背景下,達頓又針對特恩布爾發起了第二次「逼宮」。此次,達頓要求再度進行黨首改選投票,挑戰總理特恩布爾。但特恩布爾並未立即同意這一提議,而是稱如果達頓方面能提供一份43名自由黨議員(過半數)簽名的請願書,就在24日中午舉行黨團會議。此前,特恩布爾曾把當前這一「逼宮」局面形容為「議會外其他人支持的黨內少數人試圖通過欺負、恐嚇他人來推動他們所尋求的領導層變革」。

特恩布爾24日早些時候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已經收到一份請願書,請願書中稱他已失去了自由黨的多數支持,將啟動選舉新領導人的投票。在之後的黨團會議投票中,莫里森獲勝。

自約翰?霍華德連任超過11年的總理生涯於2007年結束以來,澳大利亞政壇進入內閣頻繁更迭時期。莫里森將成為10年來第6名總理。

「澳大利亞更換總理似乎顯得過於頻繁和殘酷了些」,澳國會眾議院議事規則中寫道「眾議院占多數的政黨選舉其一位成員作為領袖,由總督授予總理之職,並負責組建政府」。當黨首的政策違背民意,或執政能力明顯不足時,通過更換黨首,修復與民眾的關係,避免執政黨這艘「大船」跟隨指揮錯誤的「船長」一起沉沒。

事實上,特恩布爾本人也是在2015年9月借「逼宮」上台:經自由黨黨內投票,接替托尼·阿博特成為新一任黨首和總理。對於阿博特的敗選原因,《亞太日報》當時分析稱,澳大利亞的民主政治受到民粹主義影響,過於看重民調結果。阿博特下台後抱怨媒體通過民調製造驚恐,改變澳政壇。雖然說阿博特下台的根本原因恐怕在於其推出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得罪了社會多個階層,使得支持率不斷下降,但媒體在民意下滑時不斷渲染其負面形象,確也成為擊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特恩布爾來說,這種現實情況同樣存在。據澳媒報道,2018年初,由於深陷「避稅」和「雙重國籍」醜聞以及澳國內的政黨內鬥,特恩布爾政府的支持率持續下滑,澳民眾對其施政持負面評價的天數也已經打破了前總理阿博特的記錄。

澳大利亞原定於2019年5月舉行議會選舉。據路透社報道,不少選民對領導層頻繁更迭感到沮喪。(中國南海新聞網 姚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