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騙┃信管局讓你貸款!

讀騙┃信管局讓你貸款!

內 部 管 理 從 嚴

工 作 落 實 抓 緊

自 身要 求 過 硬

近年來,冒充公職人員的詐騙屢屢發生,他們往往利用群眾對公職人員身份的信任一步步達到詐騙的目的,理由通常是電話號碼、銀行賬戶、微信賬號、QQ賬號等涉嫌違法、涉嫌洗黑錢這樣拙劣的說辭,詐騙過程中都會涉及金錢交易,一旦相信你就掉入了騙子的圈套。

近日,27歲的潘女士就被冒充的「公職人員」詐騙了20萬餘元。這天潘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是雲南省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潘女士名下一個屬於北京市的移動號碼涉嫌發送違法信息要被強制停機,「工作人員」可以幫其轉接北京市延慶區公安局幫忙開具證明便能將手機號碼恢復正常。平時循規蹈矩的潘女士,聽見自己的手機號碼涉嫌違法,便立刻相信了對方的話,並按照對方的要求添加了QQ號:1390063641、2098028651,後又在對方的提示下下載了10餘個網路貸款APP,在所有APP里進行了貸款。在貸款的過程中,潘女士還按照對方要求進入了一個所謂的安全防護APP,每次貸款結束都會登錄這個APP,並輸入銀行卡卡號及密碼。好心的「工作人員」還不忘一直提醒潘女士因為其信息涉嫌洗黑錢,所以萬萬不能將這個事情告知他人。

第二天,「工作人員」用QQ信息詢問潘女士貸款是否全部到賬,潘女士便按照對方的說話進行操作,查看到自己貸款20萬餘元,現已全部到賬,可是到了晚上的時候,潘女士再次查看銀行賬戶,發現只剩下可憐的1000元,這時,潘女士才如大夢初醒般發現自己被騙了,隨即報了警。

蜀黍提示:

廣大市民朋友接到疑似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的詐騙電話或簡訊時,要注意核實對方身份,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卡賬號及密碼。尤其是對方要求向指定賬戶轉賬時,應第一時間告知家屬商量解決或諮詢公安機關。司法機關是不可能提供「安全賬戶」,更不會指導您轉賬、設置密碼等操作的。

雖然犯罪分子的詐騙手法變化多端,但最終目的不外乎就是要騙走事主錢財。任何時候接到涉及要求轉賬的電話、信息,都要保持冷靜、小心查證。一旦發現被騙,要在第一時間報警,向警方提供準確的銀行賬號,方便民警在黃金時間內緊急止損,凍結被騙資金。

文章來源:梁源派出所 陶建梅

編輯:林川

責任編輯:楚新科

審核:譚繼彪、王曉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昆明西山110 的精彩文章:

注意┃路面防盜及防搶知識

TAG:昆明西山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