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青年呼籲愛台灣就不應斬斷中華文化

台灣青年呼籲愛台灣就不應斬斷中華文化

中新社台北8月24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針對台灣將於明年上路的歷史課綱,多位台青24日在台北舉行的一場論壇上表示,講愛台灣就應用正確史觀看待台灣,而不是否定中華民族、斬斷中華文化。

近日,台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課審大會」通過新版高中課綱,其歷史部分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架構,不再單獨設章;且打破過去的編年體敘事,採用所謂主題式教學。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24日在台北舉行題為「台灣教科書新課綱評析」的第25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劉性仁認為,新版課綱「去中國化」的動機強。大陸目前主張「兩岸一家親」,力推中華文化的傳承,反觀台灣卻假以新版課綱,打造所謂「多元史觀」。

「長此以往,台灣將失去對於中華文化的歷史論述能力。」劉性仁對此表示擔憂。他續指,新課綱有助於「台獨」史觀的形成,造成中國史和台灣史的對立。政治不應該左右教育,當把了解歷史整體性的權利還給學子,照史實說話。

在台中市第二高級中學教師伍少峽看來,中學歷史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民族認同的培育。但新課綱內容狹隘、獨斷,未建立以時間順序為基礎的知識體系,未塑造學生的民族意識,如何使年輕人在未來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武漢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台生楊凱鈞強調,東亞一詞是地理辭彙,中國的歷史覆蓋面廣,除涉及東亞部分外,東南亞乃至「一帶一路」沿線的中東、歐洲等都有中國歷史的身影,用該詞歸納中國史的歷史範疇不適合、不準確、不謹慎。

「課審大會」原成員、中華文化與高等教育交流協會理事長孫若怡指出,縱觀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教育,中國史都是單獨成章,但台灣的下一代卻失去了這樣學習中國歷史的機會。當前全球格局發生變動,台灣人更應該尊重、認識,而不是輕易否定中國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可能被一刀劃開,與其切割不如正視。

她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登陸」發展,如果不了解中國歷史,相反所受教育是「反中」「去中國化」的,如何與對岸人民相處?

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說,數據顯示,近年來願赴大陸發展的台青人數明顯增加。年輕人是聰明的,他們看到問題的嚴重性,並愈來愈有意識,不能將未來寄託於自廢武功的社會中。(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