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全職媽媽最應該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全職媽媽最應該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文/窈小窈

01.

看到一篇文章觸動到了我。

文章是一位全職媽媽寫的,因為全職多年,女兒馬上進幼兒園,她開始焦慮起來。

「孩子上幼兒園後,失業的全職媽媽何去何從?」這原本是個焦躁的問題,可這位媽媽的心態,卻硬生生地把這件事變得歲月靜好。

小苗上幼兒園,意味著我在白天有很多獨立自由的時間。但是,這種自由時間卻也是有框有架,讓人依然不能自由奔跑。比如早上七點多送進園,晚上五點接回家。雙休,節假日休,孩子如果有不舒服要休,學校有活動也要休。對應著這個時間去找工作,在招聘網上來回刷選,符合條件的只有干保險和幼師。

人生的再一次起航,卻只能被工作選,而完全沒有主動權,實在尷尬。對於保險類工作,相當於銷售行業,在我這屬於既不是自己感興趣的,也不是自己擅長的,所以不考慮。選擇當幼師,意味著從和一個讓自己神經衰弱的孩子相處轉變成和二三十個讓自己神經衰弱的孩子相處,想想也是很有挑戰的一件事。

但是幼師雖上班時間相對來說比較能配合孩子的生活,但是並不能完全匹配,幼師加班,周六日要培訓也是常事......於是我又要分析自己是干幼師還是干自由職業微商呢?

後來我想明白了,我焦慮的點是因為小苗讀書後,我覺得自己失去了價值。全職生活時好好陪他成長就是我的價值體現,而他去讀書了好像就不用我陪伴了,這時候我需要的是物質收入來肯定自己。

但是我漸漸想清楚了自己這種狀態並不是我主動選擇,在小苗放學以及他未來很長的學業生涯中,我還是要承擔照顧引導他的責任,並且他的成長階段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而不是甩手給老師。

「好媽媽」這份職業是終身的,如果我只做好了這一份職業,我也會很有成就感。

當我思考了這麼多時,我也想清楚了我想要的未來模樣。

1. 有一個舒適簡潔不凌亂的家。

2. 保持身材苗條。

3. 護膚方面是一直要保持防晒的好習慣。

4. 身體和心理的輕鬆狀態。身體靠旅行,心理靠看書。

5. 依然保持寫作的愛好,能夠對看過的文字,了解的人事有自己的思考。

6. 一家三口健康快樂,有足夠的家庭相處時間。

7. 計劃和小苗一起學英語。

這麼看來,沒什麼好焦慮的,因為一直按著自己想要的未來樣子在生活,運動,寫作,看書都在繼續。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太多物質誘惑,而我們要做的是抓住自己內心真正關心熱愛的重要事情,活在當下。

「好媽媽這份職業是終身的,如果我只做好了這一份職業,我也會很有成就感。」

既然不能改變生活,那就改變心態。

可能你會說,這哪裡是歲月靜好,明明在負重前行。

是的,她看起來像無奈之下的自我安慰。

但我想說,在這個二胎開放,遍地媽媽抑鬱症爆發的年代,懂得自我安慰,為自己找價值感,凈化自己焦躁的心,真的特別難能可貴。

我們都知道,全職媽媽是價值感感受力最弱的職業。

24小時在線,365天在崗,看似做了很多事,真要說出個「業績」時,好像除了吃喝拉撒,也沒別的了。

如果全職媽媽不懂得為自己摘除焦慮,或者懵懵懂懂地再要個二胎,她勢必被價值感缺失所累。

心情低落,情緒暴躁,怨天尤人,到那時,殃及的不止孩子,還有整個家庭的和諧。

如果男人忍受不住撲面而來的抱怨,提出離婚,全職媽媽的結果只有:被離婚。

這樣的媽媽,網路上並不少見,而大眾對她們的評價,似乎並不太友好:活該,誰讓你活得像個怨婦。

所以,全職媽媽懂得為自己找價值感,真的是當代媽媽的必備技能。

02.

有朋友說:「為什麼要談『業績』?帶孩子,給他充足的陪伴,這就是業績。」

的確,給孩子充足的陪伴,是媽媽們回歸家庭的主要目的。

可有多少人,陪著陪著就陪偏了。

又多少人陪著陪著就抑鬱了、迷失自我了、對婚姻失望了...

新聞中,媽媽們因為失去方向,帶孩子跳樓的事件已屢見不鮮。

嘴上說,我們是媽媽,為孩子放棄工作甘之如飴,卻因為芝麻小事,對孩子河東獅吼,對老公劍拔弩張,還哭哭啼啼委屈得不行。這真的不是甘之如飴,這是付出感過剩。

「付出感過剩」潛台詞就是:我為孩子,為家庭,犧牲了這麼多,發發脾氣,有點牢騷,你們理應理解我,接受我。

明明真的付出很多,卻要靠牢騷刷價值感。

多麼可悲啊。

一個真正心態向陽的全職媽媽,不需要靠牢騷刷取存在感,她懂得計劃做對自己有價值的事。

所以,我說那位媽媽,把焦躁的現狀變成了歲月靜好:

全職生涯無法避免,那麼我就擁抱它,在生活瑣碎中找到自我:學習、讀書、建設自己、營造家園。工作沒得選擇,那麼我就在有限的選擇里做到極致。

這真的是當代全職媽媽的樣板。

既然魚和熊掌無法兼得,那我也要最大限度地讓它變得平衡。

我拒絕怨婦氣質,拒絕被生活瑣碎淹沒,拒絕被迷失自我。

03.

電視劇《大丈夫》里,全職媽媽顧曉岩就是個典例。

六歲的兒子樂樂,有天跟顧曉岩說:「媽媽,你要讓著爸爸。」顧曉岩問,為什麼呀?樂樂說,因為爸爸是領導,爸爸賺錢,你又不賺錢。

面對兒子的回答,顧曉岩一驚:「兒子,你是不是覺得媽媽什麼都不會?」樂樂停頓了下回答道:「你會洗衣服,做飯,還會拖地。」

顧曉岩沒把兒子的話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傳來老公出軌的消息,她才醒悟過來。自己藏起來研究生畢業證書,全心全意為家庭退出,洗手作羹湯,九年光陰,卻得來這樣的結局。

《我的前半生》里子君的下場,也給了很多全職媽媽一劑提醒。

離婚前,子君自認為是人生的贏家。可惜,所有的優越感被一個不如自己的黃臉婆打破。子君的遭遇,令人唏噓,可也給觀眾留下了思考:子君被拋棄,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說,是子君經濟不獨立,懶散,缺乏生存能力造成。

其實不完全是。

真正導致子君被離婚的原因,還有她對婚姻經營的無知。

她以為只要把自己收拾得貌美如花,其他的都無所畏懼了。

婚姻的經營,包括太多了。經濟參與、個人修鍊、教育子女、自我價值、夫妻關係改善...其中自我價值的體現,是核心關鍵因素。

把自己收拾漂亮,就能拴住男人,以至於來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全職媽媽回歸家庭,重心落在老公和孩子身上,無可厚非,但把社會價值感也寄託於他們,這就有問題了。

把男人和孩子,當成我們生活的全部,那樣只會拉大他們和我們的距離。因為我們成了他們的一個問題,他們還需要花費精力應付我們。

所以說,懂得為自己找價值感的媽媽,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04.

怎樣尋找自己的價值感?

其實這樣的雞湯,我們喝過很多。什麼讓自己獨立強大起來、別輕易回歸家庭、男人是靠不住的等等。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的,單照看好孩子,就已經心力交瘁。再對她們要求什麼都要抓,著實有些殘忍。

但是,如果全職媽媽的世界裡,只有孩子和男人,沒有一點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思想和目標,那樣的全職媽媽,是在腐蝕自己。

你可以沒工作沒收入,可你不能活得沒有自己。

家務、孩子和老公霸佔了90%的時間,剩下10%的閑碎時間,真的很重要。

因為這是屬於自己真正獨處的時間。

你可以用于思考,用於讀書,用於運動,但一定要做能提升自己價值感的事。

因為它會是你向陽生活的精神之柱。

追一部熱播劇,刷一小時手機,不會讓你有價值感,但閱讀一本書,寫一篇小文,研究一道菜系,那種收穫感一定會讓你精神煥發。

全職媽媽的生活瑣碎無奇,如果每天都有這麼一刻的歡愉,一定會幫你撫平不少的怨氣和焦躁。

正如那位媽媽說的:抓住自己內心真正關心熱愛的事情,活在當下。

最後,每個回歸家庭的全職媽媽,都不容易。

願你被溫柔相待,也願你向陽生活。

開學在即

孩子是否做好了入學準備?

小學生入學到底要適應些什麼 ?

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覺

作業寫不完,一批評就哭

這些問題是否造成了你的「入學焦慮」?

全新線上課——

18般武藝助力孩子做好小學生

六大模塊,18節主題課

幫您輕鬆適應入學

課程大綱

入學適應

1.入學焦慮,你有,孩子也有

2.小學生是怎樣學習的

情緒管理

3.一批評孩子就哭怎麼辦?

4. 孩子經常大發脾氣怎麼辦?

5. 自控力助力孩子情緒調節

學習習慣

6. 如何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

7. 上課聽講要認真

8. 孩子做作業需要家長陪嗎?

9. 培養會管理時間的孩子

10. 讓孩子告別粗心大意

學科思維

11. 小學生必備的語文思維

12. 小學生必備的數學思維

13. 小學生必備的英語思維

生活自理

14.調整生活作息讓起床變輕鬆

15.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校關係

16. 如何與老師建立合力溝通

17. 新環境,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18.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父母的「婚姻大戰」,對孩子的傷害有多深
劉國梁陪7歲女兒奪冠:那個不懂球的胖子,終於懂了生活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