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逾43萬人的研究表明:低碳水飲食縮短壽命!

逾43萬人的研究表明:低碳水飲食縮短壽命!

導 讀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年代,小編髮現,身邊熱衷於減肥的朋友是越來越多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也正作為一種減肥策略而風靡全球。但是,為了美麗的外表而損害自己的健康真的值得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近日,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一項新的研究再度給這類人群潑了一盆冷水,結果表明:為了減肥而攝入較低的碳水化合物,壽命會縮短!

說到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曾一度被認為有利於體重減輕,改善心臟代謝風險。而近日,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一項新的研究數據將這一結論徹底推翻:總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和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著U形關聯。

也就是說:

低碳水化合物( 70%)的飲食與死亡率增加有關,而攝入中度的碳水化合物(50%~55%)的飲食死亡風險最低。

具體而言:

從50歲開始,中度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平均預期剩餘壽命為33歲,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極低的人群(29歲)長4年,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極高的人(32歲)長1年。

原來,飲食也講求中庸之道!

該研究於近日以「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為題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

開始時,來自美國四個社區的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15428名45~64歲成年人被納入了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隊列研究,填寫了膳食調查問卷。

而後,研究人員結合了來自北美、歐洲和亞洲國家的432179人的數據的8個前瞻性隊列進行了薈萃分析。

在校正了年齡、性別、種族、總能量攝入量、教育、運動、收入水平、吸煙和糖尿病等影響因素後,隨訪25年。最終,ARIC隊列中有6283人死亡,所有隊列研究中有40 181人死亡。

研究人員發現:

食用更多的動物性蛋白質,用牛肉、羊肉、豬肉、雞肉和乳酪代替碳水化合物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與之相反,從蔬菜、豆類和堅果等食物中攝取植物性蛋白質代替碳水化合物與死亡風險降低有關。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何以縮短壽命?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性關聯,而不是因果關係。 研究人員推測西式飲食在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同時,蔬菜、水果和穀物的攝入量也隨之減少,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增加。而這些會刺激炎症通路、生物老化和氧化應激,這可能是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的一個因素。

至於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它們往往含有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米,但也可能導致長期高血糖負荷和更差的代謝結果。

作為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碳水化合物攝入研究,該研究讓飲食和健康之間的關係日益明朗。其實,小編覺得,美絕非只有一種,環肥燕瘦皆為美,不必刻意去追求瘦弱的體型,你們覺得呢?

參考文獻: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作者:Zoe 來源:轉化醫學網

關注消化,我們有很多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鈣衛蛋白——監測腸道炎症活動的好幫手
中國醫生逃生指南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