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解密,黑猩猩也是吃肉的,還專吃小猴子的大腦
關於黑猩猩大家很多人都以為黑猩猩只是吃著香蕉,吃著水果,然後在叢林裡面悠哉悠哉的過著素食生活,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黑心心是屬於雜食性動物,這一點跟河馬給我們的錯覺也一樣,河馬也是雜食性動物,它們是要吃肉的。
在自然界的動物中,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黑猩猩是食草動物,但是能撲捉到猴子也是享用了一次美味大餐。在黑猩猩進食的時候,它會根據猴子的大小年齡,決定先吃哪個部位,幸運的捉到小猴子的時候,它會先把小猴子的大腦吃掉,為什麼呢?美味啊。口感好,鮮美可口,菜葉網骨脆皮薄,它會從頭開始,再到身子,一點一點把幼小的猴子吃掉。
科學家們卻發現,黑猩猩只有在抓到小猴子的時候,才先吃它們的大腦,對於軀體較大的成年猴,反而會先取它們的內臟來吃。 黑猩猩每當自己成年了,或者是覺得自己能夠獨當一面的時候,就會號召起自己的同伴一起去喂哺小猴子,然後通過吃猴子肉照示自己已經成年了,與此同時,能夠幫助他的那一批黑猩猩也能夠撈到相應的肉類來補充自己的營養。
黑猩猩進食時,為什麼要先吃小猴子的大腦? 這和動物對營養攝取的需求有關。我們知道,不同部位的肉類,營養成分是不同的,紅疣猴的大腦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有助於神經發育,這也就是大猩猩對此愛不釋手的原因了。
動物在進食的時候,通常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時候,所以食草動物即便是吃東西也會保持警戒。至於說,有肉吃的時候,危險就更大了,幾乎所有的食肉動物都有非常非常敏銳的感官,獅子、豹子、鬣狗聞著味兒就來了,所以留給進餐者的時間都是極其有限的。
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自然是吃最有價值的部位。有朋友可能會奇怪了,肉不都一樣嗎,有啥可挑挑揀揀的。等等,其實真的不一樣。豬裡脊的脂肪含量是7.8%,菜葉網猴腦的脂肪含量是9.8%,兩者的更大差別在膽固醇上,猴腦不只是蛋白質高,還含有豐富的脂肪酸,靈長類動物攝入脂肪酸時會讓頭部神經產生興奮感。黑猩猩吃完香蕉,蘋果等水果時,那麼那些小猴子的猴腦就成了它們的飯後水果了。
反對的觀點認為黑猩猩進食時,要先吃小猴子的大腦只是一種假象 我們都知道整個生物的身體結構裡面,頭骨是最堅硬的,吃東西,如果吃頭骨的話,你就算是能夠嚼的下去,你的牙也會因為被頭骨的堅硬兒磕的有點疼。
事實上,所有的生物,尤其是食肉動物在捕捉到獵物之後,一般來講會先從比較柔軟的腹部開始下手,一方面腹部比較柔軟,稍微撕咬就可以裂開,另外一個方面內臟裡面通常會含有許多微量元素。比如說肝臟裡面的鐵,這種東西是生物所必需的東西。
而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黑猩猩在那啃一個沒有頭的小猴子,相信這個東西應該是兩隻黑猩猩在共同爭搶一個推獵物的時候造成的分贓不均,通常一群黑猩猩要通過通力合作之後才能抓到一隻小猴子,這隻小猴子明顯就成了這群黑猩猩里眼裡面的共同的獵物,菜葉網如果說你兩隻猩猩比較強壯,互相爭搶的話,極有可能造成小猴子頭和身體分開,所以會造成大家看黑猩猩在吃小猴子時候頭會被先吃掉的假象。


※與恐龍相比,人類只用十萬年就進化到高級文明偶然性很大
※有種說法,地球上的細菌在火星上可能會繁殖,最後變異佔領火星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