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宅一生——服裝的「建築」

三宅一生——服裝的「建築」

GIF

三宅一生

各位小夥伴們肯定見過下面這款深受明星寵愛的包包

這款包的最初靈感來自於積木,可平面可立體,也可任意扭曲。它引發了全世界的追捧和街頭潮流,在日本境內一上架就會售空。

這款包之所以獲得不管是對設計深有造詣亦或是對設計一概不知的人的青睞,都源於三宅一生的「褶皺」設計理念。除了「褶皺」設計,這位被設計師同行們稱為魔術師的人,有著創造無限服裝變化可能的魔力。

三宅的標誌性「褶皺」

三宅一生Miyake Issey,1938年4月22日生於日本廣島,為日本的著名服裝設計師,他以極富工藝創新的服飾設計與展覽而聞名於世。

1965年,懷揣服裝設計師夢想的三宅一生,到巴黎學習服裝設計。之後,他為知名服裝設計師紀·拉羅切以及紀梵希當過助手,他還去了紐約,做過吉奧弗雷·比內公司的成衣設計師。

1970年,他回到日本,並在東京開辦了「三宅時裝設計所」。

在西方學習和工作的5年時間裡,三宅一生總結出了自己的設計理念——「一塊布成衣」「普世著裝」

「一塊布」是三宅一生設計理念的根本,起源於1970年代那塊名為「piece of cloth"的,插入了袖子的棉紗亞麻布。做為設計的起點他說現在他仍舊會經常回到那個點上,因為那是衣服永恆不變的源代碼。

其次,他希望從成衣設計出發開始探索「普世著裝」,就是要創作出像 T 恤、牛仔褲這樣任何時間、地點都能滿足人們需求的作品。

▲Issey Miyake, dress from 「Rhythm Pleats」 series. 1990

▲Wrapped Torso_1990

執著於面料創新設計

意識到面料創新的重要性後,三宅一生開始參照日本和服的傳統技藝,嘗試用各種各樣的材料來織造布料,如日本宣紙、亞麻等,創造出各種肌理效果。他還將現代科技應用在傳統織物上,創造出獨特的面料和服裝。

早在80年代初就推出的「一生褶皺」(Pleats Please)幾乎成了三宅一生的象徵。輕盈的布料自帶永恆的紋理,加之三宅對於服裝結構的大膽設計,使服裝在人體上猶如「流動的建築」。

▲Issey Miyake, Staircase Dress(梯裙), 1995秋冬季

▲Issey Miyake, Staircase Dress, 攝影Irving Penn, 1994

▲Issey Miyake, Dress, 攝影 Irving Penn, 1975-1988 荒誕的「梯裙」有著錯落的褶皺紋理,帶著完全不一樣的韻律,布料有著紙一般的質感。

▲Issey Miyake, Ensemble, 攝影Irving Penn, 1975-1988 不同褶皺程度的材質打造出完全不同的透明度。

▲Minaret, lantern-shaped dress(塔式,燈籠裙), Issey Miyake, Japan, 1995

▲Minaret, lantern-shaped dress(塔式,燈籠裙)_細節, Issey Miyake, Japan, 1995 紙燈籠一般的塔式裙體穿著完全立體,而散在地上又是完美的平面化。

▲Issey Miyake, Flying Saucer Dress(飛行茶盤裙), Spring/Summer, 1994 彈簧一般的連身裙,感覺隨時都在準備飛行。

▲Issey Miyake, Dress, 攝影 Irving Penn, 1990

▲Issey Miyake 攝影 Irving Penn 1995

▲Issey Miyake, Dress from the Pleats Please Collection, 1996 褶皺與印染工藝的結合

▲Issey Miyake, Pantsuit from the Pleated Wave Series 未來感十足的波浪形褶皺連體褲

▲Issey Miyake, Ensemble, 攝影 Irving Penn, 1990 加入了盔甲般立體造型的褶皺裝

▲Issey Miyake, Seaweed Dress(海藻裙), 攝影 Irving Penn, 1994

▲Piece of Cloth

深受大師垂愛的三宅一生

電子界巨頭喬布斯,明星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詩人建築師安藤忠雄,工業設計鬼才Ron Arad(羅恩·阿拉德)……這些在各自領域裡撐起一片天的人可都是三宅一生忠實粉絲呢!一起來看:

1.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幫三宅一生實現的「一塊布」建築21_21 Design Sight

安藤忠雄是三宅一生多年的朋友,安藤很欣賞他不辭辛勞地去折騰一塊布的所有可能性,曾經幫三宅一生把他的「一塊布」用54米長的鋼板生生折出了一座樓。從簡單的「一塊布」到「一塊帶褶皺的布」再到三宅一生的另一種全新「褶皺」——132 5,一種飽含著日本摺紙藝術情懷的全新形式。

132 5.系列採用的是一種循環物料:來自塑料瓶的PET,「132 5.的關鍵詞在於再生和全新創新」。面料在二維平面中折出三維空間,隨著時間的推進而形成想要的模樣,這便是數字132 5.中所講述的暗號。

132 5.

1=1維度(一塊布)

3=3維度(立體空間)

2=2維度(平面摺疊)

空格=時間

5=5維度(未來)

▲Issey Miyake, Ensemble, 攝影 Irving Penn, 1996

2.Ron Arad

▲ 以傢具設計出名的工業設計師Ron Arad羅恩·阿拉德,最有名的作品有貝殼椅(Tom Vac chair,1993),書蟲書架(Bookworm bookshelf)等。

▲ Ron Arad 波浪椅 (Moroso) covered by A-POC Trampolin (Issey Miyake)

Ron Arad從1980年代開始就是三宅一生的粉絲,曾與他合作設計了波浪椅。做為工業設計師的Ron Arad, 他對於三宅一生的讚賞更多的是在他製作工藝上的遊刃有餘。

三宅一生之後發展出代號為A-POC(A Piece Of Cloth)的一個完整系列,一種全新的服裝形式。被Ron Arad稱為是工業設計中最激動人心的事情。帶伸縮性的材質被編織機織出簡單的圓筒狀,帶著虛線的一卷布料可以被剪出想要的模樣,而剪刀並不會對布料有絲毫的磨損。

▲Issey Miyake Fashion Show, A-POC (A Piece Of Cloth) Collection, 1999 秀場上的「連體」模特

3.扎哈·哈迪德

▲ 建築師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經常穿三宅一生的主線產品,欣賞他的才華橫溢。二位分別被認為是建築界和服裝界的 「解構主義大師」 。扎哈非常喜歡他的 「一生褶皺」 (Pleats Please)系列,它們可以隨意捲成一團,無需熨燙,由機器壓制出的永久褶皺,上身之後立即營造立體線條,由身體撐出衣服最完美的結構。這對於一位追求自由形態的建築師又是多麼大的吸引。

任何的藝術形式發展到極致之後都是互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安藤和三宅之間能互相欣賞甚至合作,而三宅的作品又能夠運用到傢具以及其他類型的設計上。三宅的設計是有關人體的「建築」,有關面料的藝術。

圖文 | 部分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灘二十二號 的精彩文章:

童真中的孤獨與憤怒:奈良美智

TAG:外灘二十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