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意筆牡丹寫生實例

意筆牡丹寫生實例

七彩陽光

 空

純音樂 

00:00/04:30

本素材摘錄自《中國美院花鳥畫法教程》,張赤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節選網路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範例一

表現要點:大筆羊毫,清水筆以白粉為筆肚,筆尖蘸牡丹紅和胭脂,筆尖最外處可蘸胭脂和濃墨之重色,從中心發筆,筆意內斂,內緊外松,筆致隨花形的開放形姿,由小漸大,用色由濃趨淡,白粉且不可筆筆都蘸,淡色在外圍花瓣的運用中尤為重要。花的層次越厚,在花瓣的用色中卻要越淡,更有勾勒在其中提神一二,便有形具而神出之感了。

在花葉用色上,花姿傾斜處,濃重的花葉與濃墨相配合,外邊又以淡色的石青和淡墨調和之色輔之,右邊交錯的枝葉都屬於牡丹花的較嫩的部位,以顯花葉沉鬱沉厚。標杆調和花青與藤黃、赭石、淡墨之色,呈中性,提中鋒而用筆尖,盡顯柔韌之性。花苞以合為主要形姿,略呈半開之狀,在一張畫面中花朵用色的塊面是畫面布置的重點,因而要根據畫面需要花苞亦可閃爍葉間,而凸顯主體花朵。

範例二

表現要點:此幅牡丹,以淡胭脂、朱磦、牡丹紅見筆畫就,非恣意點意,而是力求每一筆契合花形結構,毫不含糊。花色薄潤通透,以求其明潔淡逸、溫潤素靜之風神。花色從中心處以淡胭脂、牡丹紅為主色,花瓣漸趨發散處,以清水筆蘸淡硃磦色,用筆隨中心之勢,以筆肚按筆上行,近花朵邊緣處,又以淡胭脂、牡丹紅略加提勾,最後在花瓣翻卷內側提畫白粉,氣脈關聯,無一復筆。近花處,以濃重之葉襯之。

範例三

表現要點:長鋒羊毫筆,花朵清水筆蘸中性墨,再蘸較濃墨勾勒,枯筆捻管,從花心處發筆,筆意恣意流轉,但始終以中心為準,花瓣越到外圍,越需畫得清透,所以勾勒之中,筆尖轉筆肚的過程應合花瓣外形之線的厚薄之性,方可有通透之感。此花的筆墨表現,需要警醒濃淡之間的枯濕用度控制,以及在用線提按過程中的虛實出入的位置關照,從花朵中心緊密中的濃墨到外圍濃墨的呼應都要使之在一氣呵成中,體現出花葉與花朵相隨與相背的不同體勢。花葉最要見筆意力量,一定的墨色濃度是其中一個方面,而用筆時的速度,亦是另一個關係。花葉與花枝的銜接得度,可牽制住左傾的花勢,勾畫點葉,此法繼明代陳淳之筆意。

範例四

表現要點:中性大小的羊毫筆,點意為主,其後以細筆勾勒強化,形成密集型花瓣的形貌。此處所謂細筆,是指筆尖的運動範圍,以筆法點意為主,並加之以勾勒,花朵的邊緣處隨接而又脫點,緊密中現隨意率性之姿貌,跳躍極強的用筆跨度。此圖構圖形式與上圖相類,旨在使讀者能對同一構圖形式下的不同技法表現有深刻的印象。

範例五

表現要點:此幀牡丹花,是以點意貫穿全局,以曙紅、胭脂、墨調和花朵的傾斜之勢,依次展開點意,第一筆的點意之形,亦現筆勢,由眾多小的具有筆勢的點組合成層疊多面的盛開之花,用筆從筆尖之點逐漸擴大範圍,用至筆肚,花瓣寬闊,用色也隨著蘸水漸淡。花形中心精密外圍鬆脫,花葉以濃厚之花青蘸墨色襯托,筆意圓潤飽滿。花桿、花枝蘸色濃淡兼獲,中鋒行筆,色不均平,力使均勻為宜。

範例六

表現要點:牡丹的色彩極為多樣,白牡丹較適合以白粉點意與濃妝兼施,再輔之以有重點的提勾綠線。白粉點意時用粉需較厚些,使之立於表面,帶有立體的效果。花葉則以沒骨法畫之,以清水筆蘸花青加藤黃所調成的偏花青的澤綠色,花葉處理時,中心意欲凸顯的主體部分可加重花青色,而使外圍略淡,濃淡只是總體區分說法,但在具體運用中濃淡兼容,以產生豐富的變化。沒骨畫法的花葉部分,畫時,水分飽滿但卻應有節度,並非每片花葉都要以沖水、撞色之法加之,畫法用度,需要使花葉用色不平均而又不至產生色塊分散的遺憾。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圖文教程:梅花花朵的畫法與顏色調配
欣賞一組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漫畫……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