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不看好西湖大學?重金承諾可能都是泡沫

為什麼不看好西湖大學?重金承諾可能都是泡沫

最近,西湖大學的赴美宣講「挖角」再次引爆關注。

據現場參會的科研人員總結,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在哈佛大學一場吸引人才的演講中,列出多項堪稱「重金與情懷」並舉的優厚待遇:

自從2015年「西湖大學」計劃開展,一直備受矚目。這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前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出任校長的新型研究型大學,是目前國內第一所暫時只招博士生的民辦大學。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學獲教育部批准設立。

辦學理念對標國際一流

西湖大學借鑒了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規模、斯坦福大學的辦學理念,辦學定位為「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以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為基礎,設立一級學科,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或其他頂尖人才領銜組建相關院系,以研究院的名義實施博士研究生的招生。

2017年9月,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入學,西湖大學計划到2023年才面向本科生招生,未來學校總規模目標不超過5000人。8月24日,是120名被錄取的2018級博士新生報道日,隨後西湖大學將舉行正式成立後的第一次開學典禮。

在辦學制度上,西湖大學參照的是哈佛大學等現代一流大學建制,管理模式相同:西湖大學校董會為最高決策機構,校長由董事會決定,採用董事會領導下校長負責制。辦學資金來源及管理,也按照哈佛、斯坦福等的創辦模式,建立基金會——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

因此,西湖大學的辦學經費主要來源於社會捐贈、辦學收入、競爭性科研項目經費、人才政策支持經費,還有政府的扶持資金等等。初期,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多來自政府,之後正常運行的經費將主要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籌資承擔。

△ 西湖大學部分捐贈人宣傳欄

此前校方宣稱,將在未來10年投資200億用於辦學。第一批創始捐贈人中,齊聚了眾多行業知名企業家,馬化騰基金會有限公司、王東輝、王健林、高瓴資本張磊、北極光鄧鋒等紛紛欣然解囊,彰顯了這所新型高等院校雄厚的資金後盾。

師資方面,西湖大學把施一公(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陳十一(中科院院士、現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潘建偉(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饒毅(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錢穎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等一列負盛名的導師,作為吸引人才的磁石。

硬體方面,現階段的西湖大學設置有兩大校區:雲棲校區和雲谷校區。「小而美」的雲棲校區佔地66畝,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而在建的雲谷校區位於紫金港,一期建築面積即增至42.2萬平方米。

△ 西湖大學雲谷校區規劃圖

對於西湖大學的未來發展,2018年初施一公校長在杭州一場公開演講中「豪言」要在5年內比肩北大清華。

或許正因為有這樣高的期許和野心,施校長在哈佛的宣講中才能開出如此多優厚吸睛的條件。

總結起來,校方給出的待遇如下:

1. 助理教授職位,無論美國校方薪資待遇多少,西湖大學都會加幾倍。

2. 副教授、教授職位,除啟動經費外,西湖大學分別保證5年、10年的持續經費支持,期間完全不用提經費申請,不規定每年必須的論文發表數量,可以安心去攻關你感興趣的世界難題,花5-10年發一篇大論文。

3. 直接配住房,助理教授150平米起,教職越高房子越大。

4. 未來幾年將會提供200個研究員職位,從助理教授到冠名講席終身教授,並招收3000名經過嚴格挑選的博士研究生。

5. 只要你全職入職西湖大學,為你、配偶、所有子女購買高額的商業醫療保險。

6. 只要你全職入職西湖大學,以後你的小孩如果想再回美國讀大學,西湖大學出學費。

但這麼大力度的「重金求才」是否真的可實現?仔細分析起來,其難度和「5年比肩清北」比起來,可能不相上下。

招聘巨資難以承受

針對第一條待遇,目前美國一流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助理教授年薪大約9萬美元,副教授10-15萬美元,教授15-20萬美元。以3倍薪酬為例,西湖大學將為助理教授支付近30萬美元年薪,甚至遠高於該校的講席教授薪資。換算成人民幣,就是至少200萬元/人的成本,而教授職位最高就要支付60萬美元年薪,也就是近400萬元人民幣。加總來看,西湖大學每年要為200名外聘回來的研究員支付4-8億元人民幣,所費驚人。

第二條,研究設備及經費方面,以施一公教授本人為例,他在清華大學的結構生物實驗室,安裝了三台世界最先進的Titan Krios冷凍電鏡,每台購置費用就需要600萬美元,這還沒算使用費用和人工費用。西湖大學還在規劃階段時,杭州西湖區政府就承諾給施一公等4名頂尖人才和項目分別給予1億元資助作為啟動資金。如果都按這一標準,為這200名研究人員提供研究經費每年就需要200億元。

第三條,配備住房的花費,以200名職工每人一套150平米的房子來計算,房價採用杭州市2018年8月均價2.3萬元的標準,西湖大學最低花費6.9億元。

第六條,如果教授家中2個孩子未來赴美就讀私立大學,按目前的情形,4年需要50萬美元以上的費用,而且這一花費還在逐年上漲。就以西湖大學將招聘200名教職人員來計算,僅此項福利的最低總預算將高達6.3億人民幣。

因此,按保守估計,西湖大學的人才引進花費有:每年大約6億元(取統計中位數)工資、200億元研究經費、安家費共計7億元、家人福利共計6億元。也就是固定成本13億元,再加每年206億元的行政費用。

西湖大學籌建委員會曾預計:西湖大學全容量聘請300位教授時,一年所需的行政費用為10億-12億元。8到10年內,基金會將做成一個200億到250億元的永續資金池,這樣每年以基金運營投資的5%-6%的收益,即能滿足西湖大學每年的運營費用。

如果籌資符合預期,西湖大學每年最多能產生15億元的投資收益。這筆收益最多只能涵蓋海外人才引進的13億元固定成本花費,籌建委員會的預計實在過於樂觀。

捐贈基金缺口較大

因為西湖大學參照的是哈佛大學等國際一流大學建制,辦學經費主要來源於學校基金會。因此對它來說,不管是招攬美國高校人才,還是15年後媲美加州理工,都將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西湖教育基金會的財務供給能力。

2017年,哈佛大學捐贈基金對學校的資金貢獻率達到了45%,也就是說哈佛將近一半的支出是來源於其捐贈基金。據美國大學捐贈基金2017年財務數據,全美大學基金的總市值超過了5600億美元,2017年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12.2%。哈佛大學基金會捐贈基金規模超過了360億美元,耶魯超過了270億美元。

以耶魯大學的基金管理經營為例,耶魯捐贈基金2017年上漲11.3%,達到272億美元,是學校運轉經費的最主要來源。但耶魯只允許在2018年的財政年度使用13億美元捐贈基金,亦即總捐贈基金的4.7%。極小的使用比例是美國很多私營機構的通用作法,這樣可以使其保持可持續的發展。耶魯雖為私立大學,也得到美國政府的大量投入與資助,特別是在科技教學領域。

一位研究國外大學基金會近十年的學者指出,美國的一流大學與其他大學所存的區別是:是否有一筆資金以獲得代際發展,在危機出現時,如能藉此度過危機,則成一流。「不能今年一流,明年危機過不去就不一流了。」

而據西湖教育基金會一名理事介紹,「西湖教育基金會的資金目前還沒有大的不動本資金池。」截止2018年4月底,已簽約的捐贈額為20多億,到賬的不足10億。資金一邊流進,另一邊流出,還沒到依靠理財增值收益可以保障支出的階段。基金會現在的目標是分兩步走:收入捐款及資助等可動本的同時,建起不動本基金的基金池。

比較起來,西湖大學在基金管理方面才剛剛起步,探索之路漫漫。如果順利從哈佛等大學吸引到所需人才,要支付1年的工資和全部安家費都至少需要13億元。與之相比,只有10億元到賬資金的西湖大學,根本無法實現宣講會上誇下的海口。

一流大學經費極高

西湖大學未來10年確保200億元的經費看似實力滿滿,實際上,國內一流大學的建設管理是名副其實的「碎鈔機」。

2017年,教育部統計的75所主要直屬高校預算及收入支出情況部分如下表:

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共有7所高校預算總數過百億。其中清華大學年度預算高達233億元,預算經費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三所高校都超過了140億元。

預算漲幅上,清華從182.17億增長到233.35億元,漲幅為28.09%;北大從154.28億增長到193.45億元,漲幅為25.38% 。

直至名單中排名第20位的高校,年度預算數都在60億元以上。而西湖大學基金會預計未來10年才能籌資200億元。還不夠清華大學一年的經費。而且辦大學不是「一鎚子買賣」,以上大學都至少有幾十年辦學歷程,近五年的年度總經費與2017年的投入不相上下。

這樣來看,剛剛成立的西湖大學要「5年超清北」,每年的經費投入應當要在200億元以上,並且長期持續,而這只是「國內一流大學」的標準,要達到美國頂尖大學的標準,資金需求更大,絕非一蹴而就的事。

一直以來,西湖大學大刀闊斧的各項改革引人矚目,又因為設立了國際一流的辦學標準,求賢若渴的需求很容易理解,但在公開宣講中給出的一項項美好承諾,卻實在經不起推敲求證。那些優厚的福利,像陽光下的肥皂泡,看起來美好,其實一戳就破。

熱 文 點 擊

中產必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蓋飯汽車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中國人對買房如此狂熱?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拼多多加入獨角獸上市潮?傳下周將提交赴美上市文件……

TAG:蓋飯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