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7大駭人心理學實驗

7大駭人心理學實驗

作者:Eleanor Cummins


7大駭人心理學實驗
Credit:HW


心理學入門教科書通常包括該學科的歷史故事。當中記錄了創造性的實驗和古老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實驗結果。但是,我們認為自己對人類思維方式所了解的許多內容——比如親子關係的深度,或者即使感覺不道德也傾向於服從權威——來自於後來被發現的脆弱、帶有偏見或過於不道德的、今日無法復現的研究。以下是七個經典心理學研究的駭人背景故事。

小阿爾伯特
在20世紀初期,許多美國心理學家受到「行為主義」的影響,認為我們的行為不是自由意志的結果,而是過去經歷引發的動物性反應和學習反應。俄羅斯科學家伊萬·巴甫洛夫表示,狗可以被教會在鈴聲響起時流口水。 但 John B. Watson 和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同事們也希望證明,這個現象也適用於人類。


為此,他們借來了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他們管他叫「阿爾伯特」,並試圖教會他一種特別的恐懼。每當寶寶碰到一隻白老鼠時,研究人員用鎚子發出刺耳的聲音,讓他哭。最終,嬰兒會僅僅在看到白老鼠或兔子或聖誕老人面具時哭泣。


在1920年2月公布實驗結果時,該研究得到了廣泛認可,甚至似乎激發了有前途的新人心理學家進入該領域。但是,在20世紀中期,人們對這項研究嚴厲批評,無論是道德上的還是實踐上,都飽受譴責。阿爾伯特無法對這種實驗給予知情同意,並且可能在研究結束後很長時間內繼續擔心某些刺激。與此同時,這個實驗只有一個參與者而沒有對照組,Watson 的數據實際上毫無意義。


怪物研究
Wendell Johnson 是一個終生性的口吃人士。他是愛荷華大學20世紀30年代的心理學家和傑出的語言病理學家,他著手研究自己病情的起源。就像小阿爾伯特的實驗者一樣,Johnson 懷有這樣的信念:口吃「不是從孩子的嘴裡開始的,而是在父母的耳朵里開始的。」換句話說,它與非典型的神經或肌肉模式無關,這是習得的。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Johnson 和他的合作者 Mary Tudor 從愛荷華州達文波特孤兒院帶走了十幾個語言模式正常的孩子,並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的孩子被告知他們有口吃,另一組的孩子沒有。Tudor 的實驗結果喜憂參半:兩個孩子改善了他們的說話方式,兩個沒有改變,兩個失去了流利說話的能力。


六十年後,正如《紐約時報》報道的那樣,現在已經成人的孤兒起訴了州和大學,「其中包括造成情緒困擾和欺詐性虛假陳述。」,這是個「怪物研究」。該實驗很快就被人們所知,因為對年輕參與者的長期影響,今天無法重複此類實驗。


MKUltra計劃
從1953年到1973年,中央情報局資助了數十家著名機構(包括大學和醫院)的精神控制研究。作為陌生人事物和陰謀論等電影的恐怖節目的靈感來源,這個隱蔽的項目今天被認為是酷刑。為了揭示政府可以對戰爭中的間諜或囚犯進行精神瓦解和重新編程的戰略,不知情的平民被吸毒、催眠、接受電擊療法,並在感官剝奪水箱和隔離室中關禁閉,有時甚至長達數月。(HW:沒錯,《怪奇物語》的靈感來源)


這項研究的支持者和實踐者之一是麥吉爾大學艾倫紀念研究所的精神病學家 Donald Ewen Cameron。在那裡,患有輕度焦慮等日常生活條件下的患者將接受充分的「精神驅動」手術,這使得他們中的許多人失去依賴性、失禁,表現得想兒童一樣,並且深受創傷。他的工作讓受害者進行數十起訴訟,導致新立法和安排大規模定居點。但當時他被廣泛認可,領導了美國、加拿大和世界精神病協會,甚至參加了紐倫堡醫生的審判,該審判譴責納粹醫生的實驗和大規模謀殺。


當然,Cameron 的做法今天永遠不會通過道德評審委員會的審查......但可能也不會被審查,你懂的。

羅伯斯山洞實驗
《蠅王》出版的同年(1954年),已婚心理學家 Muzafer 和 Carolyn Wood Sherif 帶著22名男孩進入俄克拉荷馬州州立公園的樹林中的羅伯斯山洞,以更好地了解現實衝突理論。


在三周的時間裡,研究人員計劃將孩子分成兩組; 要求他們參加露營比賽,並希望在團體之間製造消極情緒; 然後迫使他們走到一起,在危機中合作。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操縱了這些情況,鼓勵男孩們進行戰鬥,並為他們提供工具來加強他們的內鬥強度。


這項研究使 Muzafer Sherif 成為業內大拿,這項研究對衝突理論家來說仍然很重要。但仔細觀察結果表明,結果不可靠(儘管沒有意義)。更糟糕的是,整個事情都是不道德的:根據新書《The Lost Boys》的作者 Gina Perry 的說法,無論是男孩還是他們的父母都沒有被告知夏令營的真實性質,該書記錄了 Sherif 的實驗情況。


哈洛的恆河猴實驗
在20世紀50年代,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構建了一系列實驗來研究孤立、分離和忽視對兒童的影響。值得讚揚的是,他並沒有使用人類嬰兒(正如他的一些前輩可能做過的那樣),但對他長期建立的恆河猴獼猴試驗區的影響在歷史上是難辭其咎的。


雖然他的研究跨越了數十年並且採取了多種形式,但他最著名的實驗是迫使小猴子在兩個假物品之間做出選擇。 一個瓶子外邊用鐵絲包著,但是裡面有牛奶;另一個瓶子用軟布包著,但裡面什麼都沒有。

如果哈洛的行為主義理論是正確的 - 父母應該在遠處提供物資,而不是安慰 - 嬰兒應該選擇為他們提供物資而不是提供給他們安慰的物品。但這個理論很快崩潰了。猴子大部分時間都抱著布瓶痛苦地哭泣,只是在太餓而無法再避開鐵絲時才去看牛奶瓶。


哈洛的猴子研究被認為是親子研究領域的基礎,但許多當代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實驗永遠不應該重複 - 不論是用人類還是用動物。


米爾格倫實驗
在20世紀60年代,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設計了一種方法來測試這個時代最緊迫的問題:服從權威這一行為,能否足以說服讓表面上優秀的人,做出通常被認為是邪惡的行為?


在實驗室里,米爾格倫為研究參與者分配了「教師」的角色,然後要求他們對他們的「學生」進行不斷增加的電擊。隨著衝擊的升級,學生秘密地成為研究團隊的一員,免受任何真正的傷害 - 哭泣,大喊,乞求被釋放。 一些「老師」拒絕繼續。但無論如何,大約65%的人施加了最強的電壓。

米爾格倫在其1963年的研究中寫道,自其受孕以來,「這一程序造成了極端的神經張力」,這是有爭議的。「大量出汗,顫抖和口吃是這種情緒障礙的典型表現。 一個意想不到的緊張跡象 - 尚待解釋 - 是經常發出的緊張笑聲。「無論是提前退出,還是撐到最後,參與者都被激怒了。


儘管這些研究顯然產生了困境,但電擊實驗今天仍在繼續復現,而且往往也產生了類似的結果。新的研究正在使用類似米爾格倫的方法來研究人和機器人的關係。(見:人類也會不忍殺死機器人)


斯坦福監獄實驗
1971年,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將一群大學生安置在一個假的臨時監獄裡,隨意指派他們成為警衛或囚犯,並觀察了情況。似乎許多警衛開始以專制方式行事,儘管這些只是在自我任命的監獄管理員津巴多的一些刺激之下進行的。據報道,囚犯大部分受到了虐待,有些人放棄了實驗。最終,情況升級到津巴多在六天之後放棄了這個項目。


這個實驗仍然具有傳奇色彩 - 催生了許多電影,紀錄片和教科書。但是,對津巴多的方法、結論和道德規範的審查已經發展到現在,許多教授現在都忽略了他們課程中的實驗。 「從一開始,我就一直說它是一個示範。 使它成為實驗的唯一因素是對囚犯和警衛的隨機分配,這是自變數。沒有對照組,因此,它不符合「實驗」的標準,「Zimbardo在為自己的工作辯護時說道。「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心理現象,它具有相關性。」(HW:之前也爆料過,都是演的)


本文譯自 popsci,由譯者 HW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加利福尼亞葡萄酒中發現了微量福島輻射
搜索引擎真的能預測疾病的爆發嗎?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