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20世紀30年代的一天早晨,

豐子愷翻開上海的「新聞報」,

一篇題為《豐子愷畫畫不要臉》的文章赫然入目。

他不禁大吃一驚,

心想:自己素來與人無冤無仇,

何以對他這樣破口大罵?因而怒不可遏。

待他看完全文,卻會心一笑。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有人在針對豐先生的《鄉村學校的音樂課》一畫進行評論:畫中的孩子們一個個張大了嘴巴,跟著拉二胡的先生唱歌。雖然畫面上的人物沒有眼睛和鼻子,但讀者從他們揚著頭,張著嘴的神態中,仍能體會到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正沉浸於全身心地投入唱歌而帶來的歡樂之中。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豐老很賞識這篇品評他畫作的文章,事過多年,他仍能清楚記得文章發表的年月和作者的名字。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泰戈爾

豐子愷的「不要臉」畫作,還得到世界大文豪泰戈爾的高度評價:「用寥寥幾筆,寫出人物個性。臉上沒有眼睛,我們可以看出他在看什麼;沒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聽什麼,高度藝術所表現的境地,就是這樣。」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意到筆不到」,並非欺人之談。豐老意在筆先:只要意到,筆不妨不到;非但筆不妨不到,有時筆到了反而累贅。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噫,這人沒有臉。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噫,這一群人沒有臉。

豐子愷的畫作里,除了有獨樹一幟高超的技巧外,更重要的是,有愛和慈悲,一種對世間萬物的敬憫與熱愛,看他的畫,好像有兩個豐子愷,一個是畫中人物,一個是慈悲的旁觀者。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弘一法師

極家常的畫,卻於平實中寓深永之致,帶給人無盡的溫暖。一切都是因為,他有一顆善良,溫慈的心。受恩師弘一法師的影響,他一生篤信佛教,是一位虔誠的居士,一生都勸人們護生戒殺。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眾生》

是亦眾生,與我體同。

應起悲心,憐彼昏蒙。

普勸世人,放生戒殺;

不食其肉,乃謂愛物。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親與子》

今日爾吃他,將來他吃爾,

循環作主人,同是親與子。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

麟為仁獸,靈秀所鍾,不踐生草,

不履生蟲,繄吾人類,應知其義,

舉足下足,常須留意,既勿故殺,

亦勿誤傷,長我慈心,存我天良。

每年陰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誕日,他都會買來螺獅蜆蚌魚蝦,帶領子女們一同去放生,為了放生他還鬧了個笑話。

有一次,他從石門灣攜帶一隻雞,要到杭州雲棲去放生,但是他對雞也起了惻隱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雞腳的部位捆縛起來,把雞倒提著,於是撩起自己的長袍,把雞放在裡面,外面用手兜著,乘船經崇德到長安鎮轉乘火車。因為他用手兜著的布長袍裡面,鼓起了一團東西,這個怪模樣很可疑,引起了一個便衣偵探的懷疑,便一直跟蹤著,同車到達杭州,一出站門便衣偵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侯豐子愷,於是說明原委,偵探才知跟錯了人。他捧著要放生的母雞,引得在場眾人大笑不已。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慈母已無頭》

「空襲也,炸彈向誰投?

懷裡嬌兒猶索乳,

眼前慈母已無頭,血淚相和流。」

在他的畫里,不僅有個人的小愛,還有對祖國的大愛。抗日戰爭期間,因為戰亂,他一路疲於奔命,卻堅持一路,用畫筆勾勒戰時百態,有憤懣諷刺之作,有悲憫激勵,也有苦中溫情。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念佛不忘救國》

弘一大師在世時,晚年正值抗日戰爭。他於1941年給泉州大開元寺,寫了一幅字: 「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今天天氣好!》

抗日戰爭時期,在大後方有一個時期,幾乎每天都有空襲警報。有高山上的預報球掛起來了,一天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可是,只要是下雨天,飛機就不會來炸人。所以,遇到下雨天,人們彼此都要慶賀:「今天天氣好!」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狂歡之夜》

抗戰勝利的那一晚,他思如潮湧,不能成眠,想起了八年前生死離別的親友,想起了奇蹟般的勝利了的中國的前途……不知不覺之間,東方已泛白,他差不多沒有睡覺,一覺起來,歡迎千古未有的光明白日。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一塊模子印泥巴,以為自己是女媧?

千個人兒一個樣,這種教育太可怕!

他還用獨特的角度,寥寥數語完成的漫畫,重重地點出了他眼中的教育怪相,直至今日,這些話語也直戳,中國教育痛點,發人深省!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一塊模子量大小?

生搬硬套用力塞,哪管孩子哭哇哇!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程度不一樣,都在一條線。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錄好唱片,上課播放。

只要不壞,用到永遠。

可慈悲,愛國,童心未泯的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卻會因為一隻貓,最後成了人人喊打的反革命。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1966年,上海中國畫院出現了第一張針對豐子愷的大字報。大字報批評的是他發表在1962年《上海文學》8月號上的隨筆《阿咪》。這貓名叫「貓伯伯」。大字報說:「貓伯伯」影射的乃是最高領袖,於是自那以后豐子愷便成了上海市十大重點批鬥對象之一。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炮彈作花瓶,人世無戰爭》——批評者認為,這幅畫迎合了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需要,是為國民黨反動派的投降叛國行為製造輿論。

當時,批鬥完,「反動學術權威」們要自行回家,他坐26路公交車回家,胸口掛的「牛鬼蛇神」標誌牌不準摘下,以便使「資產階級思想」讓路人皆知。車上人都圍著起鬨,有人高喊「打倒他」。可他也不在意,一個人扶著車欄杆,眼睛望著窗外,站得筆直。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船里看春景》——惡毒污衊攻擊人民公社

那幾年年近7旬的他,批鬥和遊街是他每日的功課,但是,苦難絕非僅此而已。1969年,大隊人馬衝進上海畫院,他們把剛出鍋的熱漿糊倒在他背上,貼上大字報,並讓他到草坪上示眾,被皮鞭從街頭一直抽到街尾,最終痛得走不了路。回家時,家人看見,狼狽痛苦的他悲憤不已,而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不是照樣回來喝酒了嗎?不要去談這些,不要管它,給我把酒斟滿一點。」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昨日豆花棚下過,忽然迎面好風吹》——批評者認為,此畫歡迎蔣匪反攻大陸。因為「好風」者,乃是好消息也。

1969年深秋,他到農村勞動改造,女兒豐一吟去看望他,見到他白髮蒼蒼,頭髮又長又亂,胸前掛著一個蛇皮袋、孤獨地站在寒風颼颼的地里摘棉花。再看他的住處,那是:四面透風的牛棚,甚至在床上的草枕邊上,還有一堆沒融化的積雪,門口的河浜就是他們洗臉的地方。看到這裡,女兒不由流下淚,她為年邁的父親痛心。他看出了女兒的心疼,還幽默地對女兒說:「地當床,天當被,還有一河浜的洗臉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城中好高髻》———惡毒諷刺、攻擊黨的領導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在那個人鬼難分,文明被毀,無數人絕望自殺的歲月里,他卻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有著頂天立地,不屈的生命意志。可即使是滿腹慈悲與同情的他,也沒能挺過那段最掙扎的歲月。

1975年9月15日,豐子愷因癌症醫治無效,在冤屈中,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享年77歲。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豐老一定是一個有著英雄主義的人,歷經了世事,作品才能如此「有味」。隔著將近一個世紀的時光回望,他的作品和文字仍然讓我們感到溫暖、寧靜。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無人幫你,是公正的命運。沒有人該為你做什麼,因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為自己負責。

他被稱為最「不要臉」畫家,為何又被無數人敬仰,奉為大師?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曾說,

「人間有味是清歡」,

對豐老來說,

人間有味,無顏也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林語堂:孔子哲學存在漏洞,道家趁虛而入,最終形成儒道互補
末代「恭親王」:我所知道的溥儀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