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元節請當心,可愛鬼出沒!

中元節請當心,可愛鬼出沒!

今天是中元節,小編想起了家鄉的習俗,在中元節這一天,大家都會早早地回家,在門口放些吃食。長輩們說,到了晚上,地獄之門打開,無主的孤魂野鬼們來到陽間到處遊盪,因此,我們需讓出一條路給他們品嘗人間煙火。雖夾雜迷信色彩,卻有溫暖的、悲天憫人的意味。

那個鬼魅世界是怎樣的呢?

今天的插圖,選自插畫師杉澤所繪的《山海經》Q版鬼怪,他試圖突破古籍中對鬼怪異獸描寫所產生的固有印象,重現中國志怪鼻祖《山海經》中,上古先民對這個世界天真爛漫的想像和探索。

除此之外,請跟著不怕鬼的小編,神遊一圈古籍中的鬼怪世界,除了有不輸日本的重口味靈異事件,還有這麼多可愛的小鬼!

近來大家愛看宮斗戲,小編也替乾隆頭疼,後宮爭寵吵吵鬧鬧怎麼辦?學學《子不語》中這則,打一頓就好了:

句容南門外有九夫墳。相傳昔有婦人甚美,夫死,止一幼子,家貲甚厚。乃招一夫,生一子,夫又死,即葬於前夫之側。而又贅一夫,復死如前。凡嫁九夫,生九子,環列九墳。婦人死,葬於九墳之中。每日落時,其地即起陰風,夜有呼嘯爭鬥之聲,若相媢而奪此婦者。行路不敢過,鄰村為之不安,相率訴於邑令趙天爵。

隨至其地,排衙呼皂隸,於各墳頭持大杖重責三十,自此寂然。

而《子不語》中也不乏蠢萌的鬼怪,在《怪弄爆竹自焚》中,一隻小鬼傻乎乎地把自己炸沒了:

紹興民家有樓,終年鐍閉。一日,有遠客來求宿。主人曰:「宅東有樓,君敢居乎?」客問故,曰:「此樓素積輜重,二仆居之。夜半聞叫號聲,往視之,見二仆顏色如土,戰慄不能言。少頃云:「二人甫睡,尚未滅燭,見一物長尺許,如人間石敢當狀,至榻前,搴幃欲上。我等駭極,不覺大呼狂奔而下。所見如此,自是莫敢有樓居者。」客聞笑曰:「仆請身試之。」主人不能挽,為滌塵土,列幾席而下榻焉。客登樓,燃燭佩劍以待。

漏三下,有聲索索自室北隅起。凝睇窺之,見一怪如主人所言狀,跳而登座,翻閱客之書卷。良久,復啟其篋,陳物几上,一一審視。篋內有徽州炮竹數枚,怪持向燈前,把玩良久。煙花飛落藥線上,轟然一聲,響如霹靂,此怪唧唧滾地,遂歿不見。心大異之,虞其復來,待至漏盡,竟匿跡銷聲矣。

渣翻:

有一天,客人前來求宿,主人認真地告訴他,我們這裡能住的房子有鬼。客人還是決定前往,大晚上點著蠟燭佩著劍戰戰兢兢地等待。半夜,鬼來了,翻翻客人的書,搗鼓一下爆竹,結果把自己炸得銷聲匿跡。

大概,小鬼心裡想著,凡人,我對你並沒什麼興趣。

除了搗蛋鬼,《聊齋志異》的《酒友》一篇中,還有一隻酒鬼。

車生者,家不中貲,而耽飲,夜非浮三白不能寢也,以故床頭樽常不空。一夜睡醒,轉側間,似有人共卧者,意是覆裳墮耳。摸之,則茸茸有物,似貓而巨;燭之,狐也,酣醉而犬卧。視其瓶,則空矣。因笑曰:「此我酒友也。」不忍驚,覆衣加臂,與之共寢。留燭以觀其變,半 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啟覆視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謝不殺之恩。生曰:「我癖於麴櫱,而人以為痴;卿,我鮑叔也。 如不見疑,當為糟丘之良友。」曳登塌,復寢。且言:「卿可常臨,無相猜。」狐諾之。生既醒,則狐已去。乃治旨酒一盛,專伺狐。

渣翻:

有一個嗜酒的書生,一天夜裡醒來摸到床邊毛茸茸的,原來是一隻偷喝他的酒,醉成狗的狐狸在呼呼大睡。書生笑笑:「這是我的酒友啊。」便幫它蓋上衣服,不忍驚醒。狐狸醒來後變成俊美少年,書生說,世人都說我痴傻,而你是我的知音,以後我們當酒友吧。於是,書生承諾今後專門給它留酒。

《聊齋志異》中,印象最深的女鬼還是憨憨的嬰寧了。她不曉世事塵埃,嗤笑,憨笑,濃笑,笑不能止,狂笑不失其媚,「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甚至還有些蠢萌,連兒女情長,也不隱藏於人。

小園相會時,王子服向嬰寧求愛:「夜共枕席耳。」嬰寧俯思久:「我不慣與生人睡!」大概是因為悠悠翠翠的山水涵養了這般天真又狡黠的性情。「嬰寧」二字,不知是不是蒲松齡特意取自《莊子》中的「攖寧」,寄予她心神寧靜的氣質?

《聊齋志異》尚有這些頗有魏晉風骨、豪放洒脫的鬼,而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里大多數的鬼屬於重金屬朋克。

鬼自然是不走常規路的,比如深夜賣油的白蘑菇精:

京宣平坊,有官人夜歸入曲,有賣油者張帽驅驢,馱桶不避,導者搏之,頭隨而落,遂遽入一大宅門。官人異之,隨入,至大槐樹下遂滅。因告其家,即掘之。深數尺,其樹根枯,下有大蝦蟆如疊,挾二筆錔,樹溜津滿其中也,及巨白菌如殿門浮漚釘,其蓋已落。蝦蟆即驢矣,筆錔乃油桶也,菌即其人也。里有沽其油者,月余,怪其油好而賤。及怪露,食者悉病嘔泄。

渣翻:

官員夜裡回家,在巷子里迎面碰上個趕著驢賣油的人,那人不避讓,侍從剛想動手打人,剛碰到他的頭,頭就掉下來了,滾進旁邊的大宅門。官員和侍從見那腦袋在一棵大槐樹下消失了蹤影。隨後,他們掘地數尺深,已見槐樹之根,根旁有一隻正在哆嗦的蛤蟆,一隻巨型白蘑菇,蘑菇蓋已落。

這是一個白蘑菇精搭檔蛤蟆精深夜賣油的故事,賣油不是目的,主要是戲耍一下凡人,凡間這麼無聊,不如增加一點野趣吧。

他們還會墳頭蹦迪:

處士鄭賓於言,嘗客河北,有村正妻新死,未殮。日暮,其兒女忽覺有樂聲漸近,至庭宇,屍已動矣。及入房,如在梁棟間,屍遂起舞。樂聲復出,屍倒,旋出門,隨樂聲而去。……入墓林約五六里,復聞樂聲在一柏林上。及近樹,樹下有火熒熒然,屍方舞矣。

墳地應該是小鬼們最愛逛的景點,認認真真寫鬼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有相遇墳地的故事。兩個儒生在荒野中迷了路,感覺四周陰氣陣陣,這時一位老者走來:

俄一老人扶杖至,揖二人坐,曰:「世間何得有鬼,不聞阮瞻之論乎?二君儒者,奈何信釋氏之妖妄。」因闡發程朱二氣屈伸之理,疏通證明,詞條流暢,二人聽之,皆首肯,共嘆宋儒見理之真。遞相酬對,竟忘問姓名。適大車數輛遠遠至,牛鐸錚然,老人振衣急起曰:「泉下之人,岑寂久矣。不持無鬼之論,不能留二君作竟夕談。今將別,謹以實告,毋訝相戲侮也。」俯仰之頃,欻然已滅。是間絕少文士,惟董空如先生墓相近,或即其魂歟。

渣翻:

老者說,世界上怎麼可能有鬼?你們沒有聽過阮瞻的無鬼論嗎?(emmmm阮瞻遇鬼的故事了解一下)然而,在這場一個人撐起的,以程朱理學為理論依據的墳地論壇會議結束後,老者「咻」一下子不見了。

今天的鬼故事講到這裡,各位看官不要驚慌。再分享袁枚寫給大家的治鬼妙招:

總以氣吹之,以無形敵無形,鬼最畏氣,轉勝刀棍也。張豈石先生云:「見鬼勿懼,但與之斗;鬥勝固佳,斗敗,我不過同他一樣。」

參考文獻:

《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酉陽雜俎》

封面圖:

小原古邨 繪

插圖:

杉澤 繪 (不做商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

編輯 | 武佳楨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讀書君微信號:ccbooks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你做個正常人不是很好嗎?
李宏偉·愛情十四行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