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賈島用了三年才完成,讀後讓人熱淚盈眶

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賈島用了三年才完成,讀後讓人熱淚盈眶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一句古詩,名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句詩是唐代詩人賈島寫的,是一首題注詩,題注的是他另外一首詩,那首詩其中兩句賈島苦思冥想了三年才寫出,於是便有這樣的感慨。這是一首怎樣的詩,為何會讓賈島用了三年才寫出,一起來品讀。

離別

這首詩名為《送無可上人》,為唐代詩人賈島在送別自己的堂弟時所作,詩歌原文如下: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

這首詩很見詩人的文字功底,其中「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為賈島「兩句三年得」的詩句,這兩句詩也成為了千古名句,且被人們傳誦。整體而言,這首贈別詩帶著濃厚的不舍之情,又不失祝福之心,先來逐句解讀。

離別

開頭第一、二句便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和背景,這是在一個雨後的山峰里,空氣清新,送別草堂里的無可上人,這位無可上人也就是賈島的堂弟。第三。四句便描述了送別的情形,詩人看著堂弟離開寺院,帶著麈尾,應著蛩鳴聲,孤獨地望著堂弟遠去的身影,暫別親人離去。

然後詩人站在原地望著堂弟遠去,於是在第五、六句便寫堂弟的身影和周邊的景色,這句很像一幅畫。堂弟孤獨一人,走在潭水邊,水底的影子伴著堂弟一同遠去,而自己看著堂弟身影漸漸模糊,心裡很是無助,倚在旁邊的樹下靜靜思考,起身又坐下,望著潭水發獃。

離別

這種心情很是形象,我們在送別親人友人之後,也會感到不知所措,思念的感覺頓時充滿腦海,徘徊和躊躇,很像詩人多次在樹邊坐立不安。我們讀起這兩句很容易在腦海中浮現這樣的畫面,且深有體會,不得不說賈島的這兩句很是絕妙。畢竟這兩句賈島後來還在後面題注了一首詩,就是我們剛開始說的那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而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期待,這要結合這首詩的背景來說。當時賈島本來要和堂弟一起去赴煙霞之約,要去天台山,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去不了,於是寄語堂弟與天台為鄰,好好遊玩,好好遊學。這是一份長者對於堂弟的期望和祝福,同時也蘊含了詩人內心的一絲孤獨。

離別

賈島的詩歷來都很精妙,用詞考究,這首詩的那兩句千古名句也是反覆思考三年的結果,也正因如此成為了經典。孤獨的滋味和思念的滋味在他筆下顯得栩栩如生,言為心聲,表之有理,讀後也覺得熱淚盈眶,分別常有,這份離別的滋味很多人都會經歷。品讀經典,感受這份滋味。(文/雲冗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冗霧說事兒 的精彩文章:

荀子一句警世格言,道盡實踐的重要性,學習古人的智慧
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讀起來不像詩,卻是經典之作

TAG:雲冗霧說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