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拼盤應試、超綱語文、翻版讀經、超前古文……「大語文」培訓被指亂象叢生,啥都往裡裝!

拼盤應試、超綱語文、翻版讀經、超前古文……「大語文」培訓被指亂象叢生,啥都往裡裝!

「想給孩子報個大語文課程,卻發現五花八門的類似課程太多,都打著大語文的旗號,什麼都往裡裝」。

臨近開學,家長反映,當下培訓機構推出的「大語文課程」良莠不齊,讓人難以分辨。

圖片來源:海洛創意

隨著新高考改革和課改持續推進、統編語文教材全國範圍的落地,語文在高考的區分度越來越高。重視傳統文化、古文加碼、閱讀題量持續增加,不少家長對語文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除了校內上課外,一些打著「大語文」旗號的機構課程與網課也應運而生。

云云媽是閔行區一位小學小一新生家長,最近快要開學了,各類機構的招生廣告也陸續多了。她想為女兒報一個大語文課程,就留意了下,發現許多機構推出了此類課程。但一考察,她大失所望:「比如有家機構號稱新推出的大語文課,其實就是與附近的一家國學機構合作,把原先常規的拼音、看圖說話配上《唐詩三百首》《少兒論語》這種所謂的國學啟蒙課,每次一個半小時的課,前半小時講拼音,當中半小時看圖說話,最後半小時換個老師來講古詩詞國學,這不就是新瓶裝舊酒么!」

云云媽發現,有些國學機構也開出了所謂的大語文課,「把讀經、古詩詞和書法、禮儀等等結合在一起,但『大語文』不應該僅僅是經史子集,而且小學生畢竟要學的東西還挺多的,不可能花很多時間在這些內容上。」


記者發現,除了「拼盤類」課程外,市面上還有不少「大語文」課程,看上去內容豐富、主題明確,但實質是「超綱了的語文課」,只要是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之外的內容,就可以冠以「大語文」之名。

比如,學校教大李杜,機構就講小李杜;學校教《從軍行》之一,機構就講《從軍行》之二;學校教安徒生,機構就講格林;學校教儒家思想,機構就講老子《道德經》……「這類大語文課,其實就是講授些課本上沒有的內容,類似於教輔書的性質,看上去緊跟課標,但其實並沒有系統性」,一位曾經上過此類課程的家長表示。

此外,還有一類名篇名著閱讀課,打著「大語文」的招牌,教學方法卻完全照搬學校語文課,從字詞解釋到段落大意,從文章結構到中心思想,再到划出比喻句擬人句,最後總結標題的多重隱喻。「其實這類應試化的內容,校內校外常規語文課都會教,我們讓孩子來學大語文,就是為了開拓視野、提升綜合素養的,把名家名篇這麼上,實在是辜負了『大語文』的名號」,一位家長表示。


不少家長覺得線下課程沒有選到滿意的,轉而考察起了線上網課,不想卻讓她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比如,乘著「大語文」的東風,曾一度消寂的讀經班重打鑼鼓另開張。

普陀區的一位小學家長晨晨爸參加了一個大語文啟蒙網課,以微信群內授課的形式開設,費用不貴,39元3個月,轉發拉人還能更優惠。但入群上課後晨晨爸大失所望,「就是老師帶著小朋友每天讀經並要求背誦,從《三字經》到《弟子規》,還有一些簡單的講解。雖說熟讀成誦的道理不錯,但這些讀經的內容未必都是精華,有些其實是封建文化的糟粕,而且從文采來說,還不如唐詩優美。」

還有一些機構則開設了更「高大上」的網課,給小學生甚至幼兒講《論語》、《詩經》、《道德經》等等經典古文。

一位中文系出身的家長吐槽,「翻看小學語文課本,最早出現的都是一些意思極為淺近的格律詩,到小學高年級才出現古文的節選,其中的字詞含義多與今義相同或相近,只有個別需要額外解釋。所有的閱讀都以掌握基本的字詞含義為基礎,上古的作品再經典,對幼小階段的孩子來說,都堪比外語」。

她舉例,比如《論語》還算比較好講,至少篇幅較短,字義清晰無甚爭議。《詩經》滿眼的通假字異體字,「莫」要讀「mu」(通「暮」),「爾」字通「薾」字,意為華盛的樣子,可是究竟讀「ni」還是「er」,網上和書上講得還不一樣,對剛剛接觸現代語文訓練的孩子來說,現代的字音字形字義已經是很大的信息量,這個時候去教這些古字古音古義,很容易兩頭不著落;至於《道德經》這一類經典,逐字逐句的解讀沒有意義,即便加上老師的個人化理解,也不是低齡孩子能夠了悟的,「不是所有經典都適合在兒童期接觸,有這工夫不如讓他們去草地上撒會兒野。」


各種大語文啟蒙課亂花漸欲迷人眼,對此,不少語文老師與專家則認為,真正優秀的「語文啟蒙」,核心不在於教了哪些知識和技巧,而首先在於對孩子人格的塑造。

著名語文教育家、特級教師於漪表示,「語文啟蒙不能只看到寫了多少字、考了多少分,『分』是不等於『人』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啟蒙應當一開始就是一個大的格局、大的視野,從孩子接受啟蒙教育開始,就把這個孩子的心從小的自我中解放出來,讓孩子感受到在天地之間應該怎樣做一個人,走一條怎樣的人生道路。」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語文啟蒙課》作者、知名學者酈波則認為,目前的教育其實面臨兩個危機,一個是因為歷史原因,孩子們對傳統文化有巨大的鴻溝;另一個就是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孩子們越來越習慣於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閱讀、甚至碎片化的情緒表達,對他們的人生成長帶來了隱憂。而語文不光是語言技能,更是母語的語言感知、語言思維,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的審美和各種能力,這是決定一個人終生成長的關鍵基礎。所以「語文啟蒙」應當是一種廣義上的通識教育。

育才初級中學校長馬玉文老師表示,真正優秀的語文啟蒙課程,應該是立意高、格局大、整體推進,展示這個學科應有的魅力,給學生一種全方位的美的享受,讓孩子能不斷地挑戰學習新鮮事物,形成一個優質的雙向重塑的過程。此外,經典的內容是不分國界的,「大語文啟蒙」絕非是「只讀中國傳統經典」,當然,作為中國人,孩子們與中國文化從小是親密無間的,沒有文化上的隔閡,可以優先地讓學生讀中國的經典內容,但不應閉塞,優秀的語文啟蒙絕不僅僅是「經史子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到上海 的精彩文章:

七夕江湖救急!還沒選好禮物怎麼辦?送這些小眾、討喜還不出錯!
高溫來襲,國內十大清涼避暑古鎮,你去過幾個?

TAG: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