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蘇珍寶島戰役為什麼會爆發?真相被掩蓋了整整50年

中蘇珍寶島戰役為什麼會爆發?真相被掩蓋了整整50年

1969年3月2日9時,被白雪覆蓋的珍寶島顯得格外安寧。突然一聲槍響,打破了這份寧靜,震驚中外的中蘇珍寶島之戰打響了。次日,莫斯科十萬市民圍攻了中國駐蘇大使館,中國爆發了四億人次的反侵略示威遊行,兩國群眾都舉著打到對方國家領導人的標語牌,吶喊造勢,一時間全世界都震驚了。

我國反侵略示威遊行

之後,蘇聯軍隊迅速在中蘇邊境駐軍百萬,中蘇之間劍拔弩張,隨時可能點燃更大範圍的戰火。可是有人就感覺到奇怪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蘇友好情同手足,互稱「兄弟」的中國與蘇聯,因何為了一個小島大打出手呢?

珍寶島

歷史上中蘇邊界以烏蘇里江為界河,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境內,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面積0.74平方公里,因為它兩頭尖中間寬,形似中國古代的元寶,所以得名珍寶島,珍寶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建國之初的中蘇友好宣傳畫

新中國建國之初,蘇聯給予了我們諸多的支持和援助,中蘇關係經歷了一段「蜜月期」,中蘇友好的時候,兩國邊境上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友誼關係。時任合江軍分區副參謀長曹建華說:「邊防之間那時候,中蘇友好也是非常友好的,見面互相敬禮,互相握手,互通有無。有時候他們願意要魚,咱們船上有的,就可以給他兩條。有時候他也給咱們一點麵包什麼的。」

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上台之後,蘇聯決策層開始趨向於緩和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中蘇之間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中蘇關係一下子變得敏感起來。

中印邊界反擊戰

1962年,中印邊界發生衝突,蘇聯從它的全球戰略考慮,給予了印度很多的支持,並公然指責中國的不是,這一舉動引起了中方極大的反感,中蘇關係日漸緊張,兩國邊境摩擦不斷。

珍寶島戰鬥英雄

珍寶島反擊戰老兵馮九喜說:「開始是你推我搡的說理鬥爭,後來就逐漸升級拳打腳踢,棒子。發展到激烈的時候,我們用槍托,用滑雪板反擊。」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在中蘇邊界問題上,比赫魯曉夫走的更遠。從1964年到1969年,蘇聯挑起邊界事件4000多起,中蘇邊境衝突越來越頻繁,鬥爭也逐漸升級。

勃列日涅夫

1968年1月5日,蘇軍出動裝甲車,對位於珍寶島下游的七里沁島上正常生產作業的中國邊民進行衝撞,當場撞死軋死五人,死難者當中最年輕只有18歲,最大的也不過28歲,駭人聽聞的「七里沁事件」發生了。珍寶島老兵徐連文回憶說:「當時相當氣憤啊,當時咱們想開槍的,可是一考慮中央不讓開槍,槍都拿出來了。」

珍寶島戰役老兵

七里沁島位於珍寶島下游,屬於中蘇邊界烏蘇里界江,中國一側的島嶼,當時這裡成為了中蘇鬥爭的最前沿。從1967年11月到1968年1月,蘇軍連續出動兵力,干涉我邊民在珍寶島和七里沁島進行捕魚生產,我國邊防部隊前來保護群眾,屢次被蘇軍圍毆,群眾和邊防部隊官兵100多人先後被打傷,許多戰士被打得頭破血流。

珍寶島戰役

出於對蘇軍的憤怒,鄰近的建設兵團常常與邊防戰士一起,參與對蘇的鬥爭,甚至連兄弟姐妹,父母小孩都參與進來。衝突最激烈的時候,有兩萬多人的抗議隊伍,與蘇軍的坦克、裝甲車進行對峙。當蘇軍的裝甲車衝過來時,憤怒的中國群眾紛紛用棍子去打,最後流血事件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珍寶島之戰爆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揭秘王 的精彩文章:

8位秦城監獄改造的國軍將領,第一位死後骨灰存放八寶山,最後一位身份驚人
共和國7位「軍二代」,父親是開國將軍,女兒也是將軍

TAG:歷史揭秘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