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知道 | 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遊戲里的策略並不簡單?

知道 | 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遊戲里的策略並不簡單?






題圖:古代戰爭



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遊戲里的策略並不簡單?





知友:張佳瑋

(200+ 贊同,文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以前吧,把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應用到各色戰略遊戲時,我都還理解為:要穩紮穩打,靠實力碾壓,不要冒險。




等經濟與後勤上凌駕於對手,就想怎麼打怎麼打了。




——頗有點曾國藩所謂「結硬寨,打呆仗」的意思。




又有點學公元前羅馬人打法:多建工事壁壘,保持密集補給線與據點,步步為營。種田黨發展雄厚了,耗資源,怎麼都能贏。




但經常也在犯琢磨:自己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別家也在水漲船高啊;這麼磨下去,自然不冒險,但不免曠日持久,變成消耗戰。加之許多戰略遊戲都設定,攻佔地方越多,動員力越強,兵也就越多。




那麼,兵貴神速,開局速推,柿子揀軟的捏;在大家都沒發展的初期,東西吞併,一家獨大,瞬間兵力已經三五倍於對手,從此居高臨下,豈不美哉?



這當然有點冒險,但打遊戲嘛,輸了大不了重來,不至於喪命。故此大膽速推,不復拖延。只是偶爾,勢力大了,冒了頭,對手不免幾個勢力聯合來對付你,多線被動陷入漫長拉鋸戰。




所以就尤其提醒自己:

要趁各家沒聯合時,雷霆電掃,斬草除根




晚一天啟動,就多一點被夾擊的危險;以及,當然,最好要遠交近攻:平時多找幾個遠方的朋友,免得他們扎堆來圍攻自己。



——這個道理,用在《亂世王者》這樣的戰爭策略遊戲的前期發展上,同樣屢試不爽。




開局就搶佔速度急速發展,自然四方拜服;之後再聯絡四方,把周邊願意交往的聯盟收為分盟,友盟,存有敵意的以閃擊戰打出勢力範圍。一句話:閃電戰,速推。







直到我後來看了至正十六年到二十年,朱元璋勢力的地圖,才明白自己理解得還是不夠。




至正十六年到二十年,也就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階段,朱元璋沒有跟元軍正面作戰:不是他不打,而是四面隔著。




東有張士誠,西有徐壽輝,北有小明王。這三家都跟元軍打得昏天黑地,尤其是小明王那邊很熱鬧。



朱元璋這段時候,沒向任何一邊出手,而是專心發展自己。




所謂的高築牆,既是他自己的城壘,也有他四周的勢力:三邊的勢力,都在為他緩衝元軍這個最大的敵人呢;這三面高牆,讓他不必擔心元軍;不稱王,讓他可以跟小明王不撕破臉,而讓小明王北伐元軍,朱元璋自己經營淮泗。




也因為這種玩法,後來陳友諒大軍東征時,朱元璋可以下賭注,全軍西拒陳友諒,無視東面張士誠:他是內線作戰,可以集中兵力打。西線陳友諒一完蛋,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立刻稱王,然後花十個月,平滅了跟他拉鋸十年的張士誠。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與兵貴神速,原來並不矛盾




之後我打遊戲,也試了這招,具體包括但不限於:






  • 盡量追求內線作戰,身處夾縫之中其實也不那麼糟糕。






  • 削弱,但別輕易滅掉接壤國,如此可以利用它們來做戰略緩衝地帶。






  • 真要動手滅一國時,急速集中兵力,一口氣解決問題;遠交近攻之類當然也要先用上咯。




換言之,慢慢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慢慢積累是為了一口氣解決對手。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後,是勢如破竹。




換言之:閃電開局之後,山中更有強中手,面對幾大勢力的圍困,只能全盟開罩,徐圖發展。高掛免戰牌,但把聯盟的集體勢力在看似無聊的種田之中,緩緩提升,真要遇上挑釁開戰,乘著對方麻痹大意,大概率就是一擊致命。




之前總結過,李世民所以看不上司馬懿,是因為李世民自己的打法:中國史上的防反王。




淺水原之戰,守到薛仁杲士氣虛弱,一個南北夾擊,然後急速追擊,直接把西秦滅了。







柏壁之戰,李世民與宋金剛對峙,兩次截擊尉遲恭,斷宋金剛糧道,然後追奔三天不解甲,一日八戰,與徐世績南北夾擊,解決。




虎牢之戰,李世民奔襲虎牢,與竇建德相持,趁竇建德疲憊,鐵騎沖營,一日破建德,回馬取洛陽。







遊戲里,防守就是最好的進攻。

攻城死兵,防守傷兵,遊戲里的兵馬和真實一樣,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資源、金錢培訓,死上幾萬兵馬,一個月的辛苦就白費了。




然而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鼓動對方心理,擺開空城計,引誘對方來攻,然後或伏筆四起,或支援到位,讓敵方屍橫遍野,這也是遊戲里常見的操作,關鍵點就在,如何示敵以弱,如何誘敵來攻,如何布下疑兵。




以及,就像李世民吐槽司馬懿那次似的:

一味守,沒意思;守,是為了攻。




有位老人批《資治通鑒》,說自古能兵者李世民第一,朱元璋次之。




如上所述,前者的名戰役多是相持之後,奔戰絕殺;後者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相持十年,集中兵力,東西奔走,急速破之。




而這位老人自己的話是:




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這對於我之戰略方針內線的持久的防禦戰說來,是相反的;然而,又恰是實現這樣的戰略方針之必要的方針。




自古能兵者,所見略同。到處都有用。大可用於安邦定國,小,比如運用在《亂世王者》之類遊戲里,那也是屢試不爽的呀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54 個回答: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遊戲里的策略並不簡單?










「蛋疼」和「分娩」哪一個更疼?


這些孩子,躺在人流床上也要拍視頻「炫耀」


在奢侈品店工作:有人拿 1 塊錢提成,有人搭上 VIP 客人


想預防皮膚衰老,你一定不能忽視這 7 個關鍵


這個實驗告訴你,抑鬱症患者是怎麼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 4 個世界上不為人知的職業,第 1 個我就無法勝任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