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審美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審美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最近,四川安岳地區的佛像舊貌換新顏。

本是一件好事,但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新佛像周身顏色紅黃綠相間,看上去沒有了原來佛像的神韻和優雅。

原佛像修建於唐宋時期,運用唐代粗獷古樸的刀法,衣褶線條流暢,又具有宋代寫實的特點,衣飾厚重,衣褶翻卷清晰可見。

佛像莊嚴素樸、韻味厚重,而經過一番修整之後,不但歷史感全無,而且有網友稱其看上去很像動畫片中「喜洋洋」的樣子。

一次不具美感的翻新,頃刻間就將幾千年的歷史化為虛有。

畫家吳冠中說:「現在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很多有著高學歷的人在審美方面卻很窮,生活得越來越麻木,其實,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美學家蔣勛有一次和朋友去希臘看阿波羅神殿,走了幾個小時後,非常辛苦。

到達目的地後,朋友一臉錯愕說道:「我們走了這麼久的山路難道就是來看六根柱子,況且還有三根是斷的?」

蔣勛說:

你一路上說要創造自己的品牌,什麼叫品牌?如果阿瑪尼是品牌,香奈兒是品牌,那麼這個柱子就是希臘兩千年的品牌。你在台北、紐約、北京等都可以找到這個柱子,全世界很多國家的國會大廈,都依循希臘柱式。

說到這,不由得想起當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極力反對拆北京古城牆的故事。

林徽因聲嘶力竭地喊道:「你們現在拆了真古董,將來有一天你們後悔了,只能蓋個假古董了。」

但是他們的懇求無效,真古董依然被拆除了。

有文物專家稱,如果這一片古城能夠保存至今,那將是世界上唯一得以完整保存,規模最宏偉,氣勢最磅礴的歷史文化名城,連今日的巴黎、羅馬都難以企及,這也是品牌,是中國歷史的積澱。

前段時間,吉林大學經濟學教授李曉有一個很火的演講,他說:

如果展開一張世界地圖,您會發現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

如美國出口的是金融服務,日本出口的是製造業技術,中國人出口的是勞動力,歐洲出口的是古老的貴族文明積澱下來的審美,幾乎所有的奢侈品都來自歐洲。

審美力,是一種歷史積澱,前提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延續性。

審美力是什麼?

在我看來,是品牌,是文化內涵,是對歷史對文明的尊重和敬畏。

對個人而言,審美是一種品質和修養。

倘若一個人對審美無感,他就是那個到了歷史名勝地只會拍照的人,沒有欣賞和領略,沒有感知和動容,他的遊覽也就失去了意義。

美學家蔣勛有一段話說得好:「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平,因為審美不僅代表著整體思維,也代表著細節思維。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的審美力。」

無論貧窮或者富有,一個乾淨整潔,令人舒服的人,總是受歡迎的。

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正在來臨,審美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全新思維》一書講這個時代會擁有全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更加重視「高概念」「高感性」能力,而高概念能力就包括創造藝術美和情感美的能力。

審美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它對個人來說,是品性、是修養,然而在當下,很多人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美盲,他們喜歡美,追求美,但又不知道什麼是美,他們不了解自己,因此最容易被所謂的時代潮流衝擊。

很多人拚命地去整容成為網紅臉,千篇一律,反而丟失了原本的自然。

看到微博上有人說:

在中國呆久了,會對美產生很狹隘的偏見,覺得美就是年輕,是白皮大眼長發細腿。一走出去,看見其他國家種族的人,才覺得美是多麼豐富的事情。

70歲塗口紅穿大露背的old lady,裹著頭巾一笑露出潔白牙齒的中東少女,跳弗拉明戈的胖胖女人,皮膚曬得黑里透紅的南法姑娘,赤腳奔跑在非洲草原上的姑娘,這些都是極美的。

你不會去管他們的高矮胖瘦,膚色黑白紅黃,不論五官精緻與否,他們實在太生動豐富,生機勃勃而從容不迫,是讓人信服的美。

那些跟風的,早就無人記得;那些堅持自我的,美到了現在。

讀罷覺得很動容,美哪裡有固定的模式,美就是肆意地活著,活得自然,活出自己本來的樣子。

很多美盲之所以成為美盲就,是因為他們所認為的美恰巧將自己的外表變得毫無特點,損失了自然,丟失了個性。

倘若一個人不明白自己是誰,需要什麼,他所追求的美一定不切實際。

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妝》中講到,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無妝,是自然,就像寫文章一樣,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

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視線,而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道德經》也講宇宙的萬事萬物都遵循「自然而然」的規律,而人作為宇宙中的存在,真誠自然正是要我們要遵循的規則。

將近60歲的楊麗萍,美成了一個自然的精靈,就是因為她尊重自然,以自然為美。

她曾說她是生命的旁觀者,來到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誰,也就懂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尊重自然,觀察自然,從自然中吸取靈感。

她的自然不僅是外表的自然,而是她將自己的心境交給了自然,成為自然和靈性的化身。

倘若沒有這份親近自然、洒脫無爭的心境,你不會從她的舞蹈藝術中窺探到如此動人的靈性。

人們常常覺得「自然」不加修飾,很普通,其實美就是自然,越深刻越本質的東西就是越自然的東西。

缺乏審美力的人,沒有高感性。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小時候,我們可以跑很遠去追一隻美麗的蝴蝶,也可以耗費一下午的時間在河邊看小魚游來游去,只因為有趣。

如今則很少再去盯著樹葉、盯著花朵、看著白雲發獃走神,因為有更有用的事情在等著,於是「有用」成了成年人生活行事的準則,「有趣」則成為了奢侈品。

世間美好的事情,大多是無用的。

有時,你在草地上看到父母教孩子放風箏,在河邊看到父母教孩子捉蝌蚪,會嘆道:

其實,不是父母在教孩子做什麼,而是孩子在帶著父母做什麼。假如沒有孩子,父母可能很少再去單純地感受自然,他們總是行色匆匆地穿過鬧市,吃飯時盯著商業新聞,思考時不時低頭看手錶,陪孩子時還不停地翻朋友圈,不再有閑暇沉思,缺少了真正的內心生活。

《小王子》一書中說,大人們都對數字情有獨鍾,如果你為他們介紹一位朋友,他們從來不會問你:「他的嗓子怎麼樣?愛好什麼?會採集蝴蝶標本嗎?」

而是「他幾歲了?有多少個兄弟?他的父親賺多少錢?」

他們以為了解了這些,就了解了這個人,然而使生活美好的東西,並不是這些有用的數字,而是有趣的心境

當一個人好奇心喪失,不再對很多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他的生活才會變得滿目瘡痍,湊合婚姻、湊合伴侶、湊合過日子,一天天麻木,覺得生活沒滋沒味,再也沒有從生活中去發現美的心念。

其實只要你細心體驗生活,美無處不在。

當一位主婦忙活了一上午,看著錯落有致的精美的盤子里盛上為家人做的豐盛午餐時,那是生活的美;

當三兩知己坐在一起,安靜地看著茶葉在水中舒展,抿著小口細細品味的時候,那是生活的美;

當你笑看著孩子被彩筆塗的滿是色彩的臉蛋時,那也是生活的美。

作家周國平在《靈魂只能獨行》中寫道:

審美的人生態度,是和功利的人生態度相對立的,功利注重對物質的佔有和官能享樂,審美注重對生命的體驗和靈魂的愉悅。現代人在審美和功利兩者之間進行選擇,其實也就是有趣和有用之間進行選擇,審美的生活態度,才能為沒有信仰的現代人提供一種真正的精神補償。

審美力很高的人,生活中一定是一個極有趣的人。

缺乏審美力的人,沒有生活態度。

比有用更重要的,是有趣。

美可以讓人頓悟。

有一次,美學家蔣勛正躺在甲板上看星星,船家突然調轉方向,一大片白月光傾瀉而下,蔣勛看得眼熱鼻酸。

他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張九齡那句「滅燭憐光滿」要用「滿」字來表達,原來月光頃刻湧進來,是飽滿得要溢出來的,於是那一瞬間,他豁然開朗。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里,有一個畫面我記憶猶新。

渡邊徹在十二三年後的一天傍晚,邊喝啤酒邊嚼披薩餅,看著天邊美麗的夕陽瞬間把天地間的一切都染成紅彤彤的一片,在這片氣勢奪人的暮色中,他猛然地想起了初美,一下子領悟到了她給他帶來的心靈震顫究竟是什麼東西。

我想「美」帶給村上春樹的頓悟不只一次,就他個人的經歷來說,就是在一場棒球賽的觀眾席上,他看著棒球手揮棒擊中球,發出了響徹全場的清脆聲響。

那一刻,他突然間萌生了一個想法:寫小說。

於是關掉了經營許久的酒吧,開始專職寫作。

美也需要你走出去去體驗,它總是在不經意間,在看似很普通的時間裡給予你猛然的頓悟與感動。

上個月去麗江時,當看到當地瑰麗氣魄的風景時,一時間熱淚盈眶,猛然間悟到了道的無窮無盡性,那種激動、動容的感覺在心間縈繞了很久都沒有消失。

其實真善美具有一致性,我始終認為追求美的人也更樂意追求真和善,真正的美是可以讓人平靜,治癒和舒暢的。

有美的欣賞,才會有美的生活。

缺乏審美力的人,沒有生活感知力。

如果你經常焦慮、擔憂,沒有心境去感受美,就讓自己先慢下來。

去觸摸一片葉子,去聞一下夏天午後暴雨的氣味,去細細地品一杯茶、去專心地聽孩子講話,這些承載著感覺的記憶,都會引發你的感觸和感動。

感受美,其實就是活在當下,做回自己,專註於眼前的事物,給自己閑暇的空間,心靈才能得到舒展和放鬆。

審美的本質,是對自己有所要求。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願你能多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不去計較太多的功利,如此,所到之處都將是田園。

賣文為生,打賞隨意

每天給自己來一場充滿儀式感的保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劉嘉玲:婚姻下半場,拼的是忍耐力
住商低的人,肯定不懂生活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