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湖北3歲男童扶梯滾落:沒有過分的仔細,只有永遠的遺憾!

湖北3歲男童扶梯滾落:沒有過分的仔細,只有永遠的遺憾!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夢丹



成長樹原創文章,其他公號轉載請後台聯繫授權




前兩天,一則微博讓人心痛不已:




湖北孝感某商場,一名3歲男孩在扶梯旁玩耍,因扶手向上滾動,男孩身體自然被帶起,滑至電梯外側後從三樓墜落到商場負一層,當場死亡。








視頻看得人真揪心,孩子墜落的剎那,恨不能伸一隻手到屏幕里去抓住他。




孩子的父母呢?事發時,孩子的父母坐在不遠處的按摩上休息,姐姐在旁邊玩耍。




察覺危險的那一刻,母親跑過去,可已經來不及了,媽媽眼睜睜地看著兒子掉了下去。



男孩家長為此向商場索賠180萬,過後又說,那只是氣話,若商場只賠償二三十萬,那是萬萬不行的。




僅僅十幾秒鐘,剛剛還活蹦亂跳的孩子就與父母陰陽兩相隔,任誰也難以接受這絕望的悲傷。




可,把悲劇責任都推及別人,父母有沒有過錯呢?



很多時候,殺死孩子的,不是安全防護不嚴密的各類設施,而是父母自己。


 




1


漠視規則,孩子與「生」失之交臂






2015年8月,鄭州一輛小轎車撞上路邊水泥墩,致使車內的一對雙胞胎嬰兒及母親當場死去。







而雙胞胎當時沒用安全座椅,甚至,其中一位嬰兒還被母親抱著坐在副駕駛上。



12歲以下的孩子,是禁止做副駕駛的。




人人都知道的交規常識,卻有多少家長對此置之不理。




網頁上隨手一搜,就彈出許多兒童坐副駕駛車禍身亡的真實案例。



血淋淋的教訓,依然喚不醒一些漠視規則的家長。




他們抱著僥倖心理,認為車子開得慢,家長抱得緊,駕駛小心一點,沒關係的。




中消協就曾發布過消費警示,提醒家長千萬不要讓兒童坐在副駕駛位置。




因為副駕駛位置是汽車上最危險的位置,兒童在這個位置上,不僅遇到事故時容易受安全氣囊暴擊致死,孩子的好動性還可能干擾正常駕駛,誘發事故。







有數據顯示:發生車禍時,兒童坐副駕駛,致命傷比坐后座安全座椅多2/3!




而坐后座安全座椅的兒童,與未系安全帶的兒童相比,受傷害的幾率可減少90%!




赤裸裸的數字,卻仍沒能喚起某些家長的警醒。




報著僥倖,他們拿孩子的性命和死神開著擦肩而過的玩笑。




事故後,又把責任推及被索賠方。




對規則的漠視,不僅把孩子安全成長的幾率賭給僥倖,還給孩子樹立了最真的反面榜樣。






2


「感覺好玩」害人又害己






前兩天一則6歲女娃開車被父親鼓勵的視頻掛在網上。








視頻中,小女孩手握方向盤開車,父母在一旁錄下視頻:一段不太好走的路前,女孩說:「這裡的橋爛了,爸爸你來開。」








父親卻鼓勵她:「你能開,開慢點。看,你開過來了吧!」







女孩兒開了過去,父母輪番表揚:「你開過來了!爛橋你都開過來了,完全可以開高速了啊!」







看完視頻,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且不說女孩兒身高腿長能不能完全夠到車內的各種制動操作檔位,孩子對方向、車子路況的敏銳感知、突發事件的處理、以及交規的認知,都一片茫然,居然敢讓孩子手握方向盤上路!




要知道,車禍猛於虎,這對父母不但將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暴露於外,還對路人的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事後,女孩父親說:「當時只是為了好玩。」




僅僅為了好玩,就鼓勵女兒開車上路,這無異於鼓勵女兒玩火!




真是沒有最熊的父母,只有更熊的爸媽。


 


2016年,蘇州就曾有一名11歲的男孩駕駛著一輛從租賃公司偷開出來的汽車,結果將一名無辜路人撞死。







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男孩駕車技術非常嫻熟,絕不是開車一次兩次就能達到的程度,並且家長曾帶他到汽車租賃公司,教他怎麼租賃汽車。




駕駛汽車上路,就連成人都要謹慎小心,一個生理、心智完全未成熟的孩子,如何把握這種危險操作?!




子不教,父之過。




如沒有家長默許的成分,孩子怎能觸碰到又怎麼學會操作這些危險工具?而事故對無辜路人、對男孩以後的心理建設都有著毀滅性的打擊。


 


而傷害孩子和路人的,是操控不好的汽車嗎?不!是那些不知衡量輕重、無知、漠然的熊父母。


 




3


輕視意外,孩子

慘遭厄運


 




如果說放縱孩子操作機動車等危險工具,是家長的愚昧行徑,那麼輕視意外而讓孩子慘遭厄運的父母,則追悔莫及。




假期外出觀光,常常會看到很多孩子把頭伸出私家車天窗外看景色,殊不知,看似炫酷的天窗觀景卻隱含著很多父母輕視的意外。


 


四川省江油市就發生了一起女孩被天窗傷害的慘劇。




當時女孩父親和朋友坐在汽車前排聊天,3歲女孩靈靈腳踩駕駛和副駕駛之間的檯子,把頭伸了出去,前後不過5分鐘,意外發生了。







女孩父親和朋友叫靈靈,但沒聽到應答,回頭一看,靈靈頭卡在天窗上已經一動不動了。




據悉,靈靈平時就喜歡玩天窗,但父母覺得沒什麼,也從未加以制止過。而正是家長對意外的輕視,才將孩子送上了不歸路。 




然而,這類事情還並非個案。


 


置孩子於一級危險中的家長比比皆是:




就在前幾天,白先生一家帶3歲女兒去遼寧營口旅遊,住15樓的民宿,沒空調,女兒要去窗紗那兒乘涼,父母未加阻攔,孩子從15樓跌落墜亡。







多麼痛的教訓!


 


事實上,大多數的孩子意外傷害事故,都是由於家長安全意識淡薄、防範警惕性不強、對意外輕視、監管教育缺失所致。




沒有過份的仔細,只有永遠的遺憾!




那些從父母大意的手下溜走的小生命們,不知有沒有遺憾,自己此生投錯胎。




因大意而痛失骨肉的父母,可能從未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好奇心強,好動,缺乏各類經驗。




而我們父母,是有義務幫他們防範各類意外的。


 




4


帶娃一心二用,讓父母悔之莫及






其實很多危險,家長是明晰的,但帶娃時總是有僥倖心理。總覺得從前帶娃,也有過這種情況,一次兩次幾次都過去了,不也沒事嗎?小概率的事件,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擦邊球打多了,危險概率就會增加。而安全事故只要發生一次,後果可能就是致命的。


 


文章開頭,3歲男孩電梯墜落事件,監控視頻非常清晰地顯示:男孩兒走離父母視線時,爸爸正坐在按摩椅上,而媽媽正在看手機。帶小齡寶寶到公共場所,卻沒把足夠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意外,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很多場所,父母明知要好好看住孩子,卻心存僥倖,一心二用,瞬間的麻痹,往往帶來終身的遺憾。




陝西咸陽,一名媽媽站在兒童戲水池玩手機,4歲的兒子在她身後幾米處溺水而亡。




當時孩子掙扎了約幾分鐘,而沉溺在手機里的母親竟絲毫未能察覺……







正所謂世間最遠的距離是:我在生死邊緣掙扎,你卻專心看手機!




網路視頻中一幕幕因大人看娃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慘劇,讓人又恨又痛。而孩子慘遭罹難,孰人之過?




不得不承認,家長的僥倖心理是謀害孩子的直接殺手。


 


走在街上,依然不難看到,許多孩子正被父母置於危險之中:





司機懷抱寶寶開車;


孩子把頭伸出汽車天窗看景色;


走在鬧市的幼童未被家長時刻牽引……




如此明顯的安全隱患,許多家長居然能安之若素,處之泰然!




幾乎每天的新聞,都會有兒童意外傷害事故被報道。一個個鮮活的小生命,還未來得及品嘗人世之美好,就因家長監管缺失、安全意識淡薄、疏忽大意而不幸離去。




而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足以讓每個失孩的家長半生哀鳴,一生懊悔。





圖片來源:電影《親愛的》





惋惜之餘,我們是不是應該吸取些什麼教訓呢?




保證孩子安全,最好的辦法就是防患於未然,時刻緊繃孩子安全教育的弦。




父母做好監護和榜樣的同時,教育孩子進行自我防護。




無論何時,無論何事,人身安全最重要。




父母子女一場,三世情緣,終身有幸。




願每個孩子,不靠運氣長大,而靠父母的庇護自然成人。





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 小學生必背唐詩解讀 -




李白《送友人》


杜牧《江南春》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白居易《池上》


杜牧《清明》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賈島《尋隱者不遇》


王翰《涼州詞》


柳宗元《江雪》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劉禹錫《烏衣巷》


……



- 英文有聲繪本 -




棕熊,你看到了什麼?《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別讓鴿子開巴士《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



大衛不可以《No,David》


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你是我媽媽嗎《Are You My Mother?》



野獸出沒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五個小南瓜《Five Little Pumpkins》



…………




- 中文有聲繪本 -





《接著,春天來了》


《蒲公英小豬》


《第四隻狐狸》



《小喬逃跑了》



《白色的小貓頭鷹》



《月亮跟著我們走》



《誰說烏鴉不會唱歌》



《鼴鼠和雪人》



《孵不出來的小雞》



…………


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從小被打罵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你真棒」害了多少孩子? | 精選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