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知識▎解表葯?發散風寒葯之生薑

中藥知識▎解表葯?發散風寒葯之生薑

解表葯

凡以發散表邪、治療表證為主的藥物,稱解表葯,又叫發表葯。

本類藥物大多辛散輕揚,主入肺經、膀胱經,偏行肌表,能促進肌體發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從而達到治癒表證,防止疾病傳變的目的。即《內經》所謂:「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此外,部分解表葯兼能利水消腫、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瘡等。

解表葯主要治發熱、頭身疼痛、無汗或有汗不暢、脈浮之外感表證。部分解表葯尚可用於水腫、咳喘、麻疹、風疹、風濕痹痛,瘡瘍初起等兼有表證者。

使用解表葯時應針對外感風寒、風熱表邪不同,相應選擇長於發散風寒或風熱的藥物

由於冬季多風寒,春季多風熱,夏季多夾暑濕,秋季多兼燥邪,故應根據四時氣候變化的不同而恰當地配伍祛暑、化濕、潤燥葯。若虛人外感,正虛邪實,難以祛散表邪者,又應根據體質不同,分別與益氣、助陽、養陰、補血藥配伍,以扶正祛邪。溫病初起,邪在衛分,除選用發散風熱藥物外,應同時配伍清熱解毒藥。

使用發汗力較強的解表葯時,用量不宜過大,以免發汗太過,耗傷陽氣,損及津液,造成「亡陽」、「傷陰」的弊端。又汗為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虛自汗、陰虛盜汗以及瘡瘍日久、淋證、失血患者,雖有表證,也應慎用解表葯。同時,使用解表葯還應注意因時因地而異,如春夏腠理疏鬆,容易出汗,解表藥用量宜輕;冬季腠理緻密,不易出汗,解表藥用量宜重;北方嚴寒地區用藥宜重:南方炎熱地區用藥宜輕。且解表葯多為辛散輕揚之品,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揮發而降低藥效。

根據解表葯的藥性及功效主治差異,可分為發散風寒葯及發放風熱葯兩類。又稱辛溫解表葯與辛涼解表葯。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解表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發汗、解熱、鎮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鎮咳、平喘、利尿等作用。部分藥物還有降壓及改善心腦血液循環的作用。

發散風寒葯

本類藥物性味多屬辛溫,辛以發散,溫可祛寒,故以發散肌表風寒邪氣為主要作用。主治風寒表證,症見惡寒發熱,無汗或汗出不暢,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等。部分發散風寒葯分別兼有祛風止癢、止痛、止咳平喘 、利水消腫、消瘡等功效

又可用治風疹瘙癢、風濕痹證、咳喘以及水腫、瘡瘍初起等兼有風寒表證者。

生薑

為姜科植物的新鮮根莖。各地均產。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季泥沙,切片,生用。

《神農本草經》

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味辛,溫、大熱,無毒。主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生者尤良。

(葉天士:舊附乾薑下,《綱目》始分出另列。)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溫,無毒,入肺、心、脾、胃四經。主通神明,去穢惡,散風寒,止嘔吐,除泄瀉,散鬱結,暢脾胃,療痰嗽,制半夏,和百葯。要熱去皮,要冷留皮。

生薑辛入肺,肺得所勝,則氣通宣暢,主宰精靈,故能通神明,神明通則一身之氣皆為我使,而亦勝矣。一身之氣勝,則中焦之元氣定,而脾胃出納之令行,邪氣不能容矣,故能去穢惡。

《本草經解》葉天士

氣微溫,味辛,無毒。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生薑氣微溫,稟天初春之木氣,入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陰肺經。氣味俱升,陽也。

臭氣,陰濁之氣也;久服辛溫益陽,陽能去陰,所以去臭氣也。神者陽之靈也,明者陽之光也。辛溫為陽,久服陽勝,所以通神明也。

《長沙葯解》黃元御

味辛,性溫,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手太陰肺經。降逆止嘔,瀉滿開郁,入肺胃而驅濁,走肝脾而行滯,盪胸中之瘀滿,排胃裡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調和臟腑,宣達營衛,行經之要品,發表之良藥。

【藥性】辛,溫,歸肺、脾、胃經。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應用】

1.風寒感冒

本品辛散溫通,能發汗解表,祛風散賽,但作用較弱,故適用於風寒感冒輕證,可單煎或配紅糖、蔥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為輔助之品,與桂枝、羌活等辛溫解解表葯同用,以增強發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證

本品辛散溫通,能溫中散寒,對寒犯中焦或脾胃虛寒之胃腕冷痛、食少、嘔吐者,可收祛寒開胃、止痛止嘔之效,宜與高良姜、胡椒等溫里葯同用。若脾氣虛者,宜寫人蔘、白朮等補脾益氣葯同用。

3.畏寒嘔吐

本品辛散溫通,能溫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嘔功良,素有「嘔家聖葯」之稱,隨證配伍可治療多種嘔吐。

4.肺寒咳嗽

本品辛溫發散,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對於肺寒咳嗽,不論有無外感風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選用。治療風寒客肺,痰多咳嗽,惡寒頭痛者,每與麻黃、杏仁同用,如三拗湯(《和劑局方》)。外無表邪而痰多者,常與陳皮、半夏等葯同用,如二陳湯。

此外,生薑對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之毒,以及魚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搗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傷陰,故熱盛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薑 的精彩文章:

你是這樣用的生薑嗎?不僅實用還是「良藥」 教你生薑的幾個用途
肚子一抓一把肉?只要一片生薑,用一個瘦一個,連濕氣重都好了!

TAG:生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