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不會家庭教育的家長來看看

不會家庭教育的家長來看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父母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作為父母,我們只有用心豐富自己的知識和見識,懂得正確地去與孩子溝通、交流,才能不斷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不斷挖掘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求知、提能、做事、交友的道路上搶佔先機。

不會家庭教育的家長來看看

一.堅持榜樣示範,訓導孩子良好習慣。「態度決定高度、習慣成就未來」,好的習慣是孩子受益不盡的財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家長要善於從點滴做起,身體力行,努力使孩子養成三個最基本的習慣。一是學習的習慣。要旗幟鮮明的告知孩子,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只有學習任務又快又好的完成了,才允許做其他喜歡的事情---看書、看電視或玩電腦;否則,什麼都別想,即使哭鬧也不會得逞。長此以往,孩子自覺、不拖沓的學習習慣便養成了。

不會家庭教育的家長來看看

二是講文明的習慣。孩子長大後,就會變得靦腆,不怎麼願意和別人打招呼,這樣對人很不禮貌。所以平時在家,我們就要刻意去訓練,要求家人之間也要使用禮貌用語,上學時要相互說「再見」,睡覺前要相互道「晚安」,堅持久了就成了習慣。另外,坐車時家長要特別注意給別人讓坐,上街或過馬路時要主動幫助老人和小孩,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尊老愛幼,學會關愛他人。

不會家庭教育的家長來看看

三是生活的習慣。在孩子的習慣定性之前,家長的影響是革命性的。所以,我們要時刻告訴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並形成相互監督的機制,和孩子一起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進餐等等,讓孩子的生活習慣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種下習慣,收穫品格;種下品格,收穫命運。」好的習慣的養成,是孩子走向勝利、走向成功的基石。

二.堅持激勵驅動,磨礪孩子獨立品質。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只有從小培養孩子敢於挑戰的競爭意識,才能讓孩子儘快獨立。當他在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我們首先要做的並不是因為憐惜而去急於給予幫助,而是要大力引導,告訴他「自己的事必須自己去完成」,鼓勵他自己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他在探索中蓄積戰勝挫折的勇氣。

不會家庭教育的家長來看看

從小學二年級起,我們便要求孩子獨立睡覺、獨立上學、獨立購物、獨立串門等;從進入初中開始,便要求孩子對自己的學習、運動、娛樂時間進行規劃,對自己的未來的高中、大學進行定位……雖然看似對孩子有些苛求,但就是在這一次次的苛求中,孩子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謀劃能力、抗壓能力得以提升,遠遠超過身邊的同學,為未來的彎道超越積累了「黃金」資本。三.堅持興趣熏陶,培養孩子個性特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只有尊重、開發孩子的興趣,才可能讓孩子走上愛學樂學的道路。我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對乒乓球、籃球、課外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們根據這些興趣點,極力贊成孩子參加相應興趣班,讓孩子在喜歡中練就專長,在樂意中拓展思維。令人驚喜的是,現在只要有空閑時間,他就會安安靜靜地坐上一兩個小時去認真的看書,一到周末就和小夥伴一起去投入的打球鍛煉,這不僅讓他收穫了快樂、陶冶了性情,更難得的是增強了他成長的底氣、成長的自信。

不會家庭教育的家長來看看

四.堅持親情呵護,鍛造孩子樂觀性格。「親情是動力之源,是最好的心靈潤滑劑和創可貼。」不管工作多忙,家長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關心孩子、陪伴孩子。堅持在自己回家的第一時間問候孩子,並不失時機的給孩子製造一些感動———或一個親切的擁抱、或一個淺淺的微笑、或一件小小的禮物、或一次溫馨的開導,這都會使孩子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讓孩子始終感到家庭的愉悅。

不會家庭教育的家長來看看

平時有空時,盡量陪孩子做一些有趣的遊戲,節假日時盡量帶孩子去郊遊,陪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這樣,在一次次親子交流中,孩子就會深刻體驗到家庭的溫暖、生活的快樂,並由此鍛造出開朗、樂觀的性格,這對今後學習、生活都大有裨益。一位知名教育家說得好:「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政者手裡,不如說掌握在父母手裡。」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和藝術,讓我們家長與老師、學校親密合作,協同發力,共同去孕育更加絢麗更加美好的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