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fo入局短視頻,巧計還是昏招?

ofo入局短視頻,巧計還是昏招?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8月22日,剛解釋過未賣身滴滴的ofo宣布在官方APP上線短視頻業務。不同於抖音上那些看完讓人會心一笑的短視頻,ofo入局短視頻卻是為合作夥伴打廣告——用戶在掃碼開鎖時彈出的短視頻將是5秒的品牌廣告。

Ofo解鎖頁短視頻廣告 圖源:網路

共享單車和短視頻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ofo的這一舉措儘管出乎市場意料之外,卻仍在情理之中。共享單車行業進入下半場,以往使勁砸錢造勢的投資人逐漸離場,尋找新的資金來源成為所有共享單車公司的第一要事。

ofo的老對手摩拜選擇了抱大腿,投向美團旗下;倔強的ofo卻始終不肯委屈自己成為滴滴的一份子。得不到外部的資金支持,自我造血就成了最後一條路。遺憾的是,輿論中雖有表示理解的聲音,但多數用戶還是對5秒廣告的行為表示了不滿,甚至有網友嘲諷「先是5秒,再是15秒、60秒,最後花錢才能免廣告。」

5秒廣告雖短,卻仍會影響用戶體驗。若是盛夏酷暑,或是寒冬深秋,用戶大概率也不會耐心看廣告。加上之前ofo取消免押金騎行,小黃車損毀嚴重的老問題仍在,上線短視頻廣告業務恐怕又再一次提升了用戶的騎行門檻。

若市場被ofo一家壟斷,用戶連像用腳投票都無處可去,ofo要上線短視頻廣告,用戶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但現實情況是,前有摩拜,後有青桔,用戶還大有選擇的空間。

財華社認為,隨著共享單車出現在了從一線到十八線城市,中國巨量的人口紅利能帶給共享單車企業的成長空間已經有限。貢獻單車後半場戰爭的焦點不應是新增用戶的多少,而是流失用戶的多少。

用戶或者說流量是共享單車擁有最多、也最寶貴的資源,若是沒有巨量的流量基礎,ofo想做廣告業務也未必有品牌商願意掏錢。這樣看來,ofo上線短視頻廣告業務的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向品牌商收取廣告費卻趕走了用戶,失去了流量變現的基礎。這哪裡是自我造血,分明是自割大動脈了!

作者|熊思怡

編輯|賀秋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股解碼 的精彩文章:

掃貨大軍載「購物慾」歸來,莎莎業績恢復全面增長

TAG:港股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