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遇上中國風,美得讓人驚艷!
你印象中的蛋糕是什麼樣子?
奶油、鮮花、巧克力?
你可否想過,
當蛋糕遇上中國元素,
會是怎樣?
......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心有千千結。
▼
龍鳳呈祥,吉祥美好。
龍飛鳳舞,大氣端莊。
▼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
梅在枝頭,愛在心頭,
喜上眉梢,愛在今朝。
▼
蝶戀花,花戀蝶,
一曲終了此生雙宿雙飛。
▼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
魚戲蘭花下,
情藏天地中。
▼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看到這裡,
你是否已經被震撼了呢?
這還不夠,
若在蛋糕上加上人物,
會是什麼樣子?
少女、旗袍、茶道、團扇、
梅花、雲窗、畫棟、山水、
西湖美景盡藏在於此,
唯美,又充滿詩意。
▼
還有這雷峰塔下,
白娘子和許仙的攜手,
相守百年,至死不渝。
▼
還有皓月當空,
月光傾瀉在寧靜的湖面上,
恰是三潭印月的景象,
如痴如醉,如琢如磨。
▼
精細的不敢觸碰,
逼真的讓人疑惑它的真實。
像是雕塑,像是手辦,
而它又確實是由糖做成的蛋糕。
這三個作品,
展出在紐約的曼哈頓中央車站,
也是一座公共藝術館,
來往的外國人紛紛駐足驚嘆,
原來蛋糕,還能做成這樣!
作者陳瑤,
是來自杭州的一位姑娘,
年少的一次西湖之旅,
讓她深深的愛上了這個地方,
自從學習翻糖作品後,
創作過不少以西湖相關的作品。
《憶江南》,
把水墨畫西湖和翻糖蛋糕相結合,
底層是清代畫家王原祁的西湖十景,
二層是斷橋殘雪和凌峰探梅,
三層是在飛檐基礎上的畫廊,
頂層則是我們很多人都去過的集賢亭。
不眠不休、廢寢忘食,
用了半個月才完成。
看到這,讓人不禁想到,
另一個翻糖大師,
糖王周毅。
去年,他的《粉黛佳人》征服世界。
雲鬢花顏,廣袖青衫,
眉眼含情,儀態悠然。
堆疊的髮髻,飛揚的髮絲,
衣服的褶皺,嫵媚的神態,
一絲一扣,細緻拈來。
明眸皓齒,眼波含情,
簪花細緻,步搖玲瓏。
還有披帛上清晰可見的花紋,
籠在美人身上的紗衣,
每一處都精雕細琢,惹人驚嘆。
當時,
他攜《粉黛佳人》和另外四個作品,
一舉拿下了世界最大的蛋糕比賽:
「英國國際蛋糕比賽」的三個金獎兩個銅獎。
他是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中國人。
▲獲獎作品在現場,中間為周毅
其中還有個小插曲,
《醉卧忘憂境》這個作品,
在評委的眼中,最為完美。
嬌憨的身姿,柔媚的眼神,
散落的秀髮,褶皺的衣裙,
任是無情也動人。
卻因為湖水的拉糖過厚,
無法切開,違背了參賽規則。
評委們惜才,奔走張羅,
硬是換了個參賽組,拿了銅獎。
周毅把獲獎信息在微博發出後,
短短几天,
就轉發過萬,評論過萬。
大家紛紛表示:
「滿滿的中國風,太美了!」
「看看背景里的其他作品,的確不是一個層次」
「中國蛋糕師的工匠精神」
「美到不知道該怎麼評論」
在我們的印象中,
蛋糕是舶來品,
拉糖和翻糖工藝,更是西方獨有。
但你可知道,
中國古代的糖藝和面藝,
也曾輝煌一時,無與倫比,
只是隨著老手藝人的減少,
許多技巧和配方都失傳了。
▲周毅的麵塑作品
當把西方的蛋糕、拉糖工藝,
與中國古風元素相結合,
便誕生了屬於中國的作品,
古色古香,風情萬千,
精巧雅緻,如此驚艷,
彷彿有血液的召喚。
除了陳瑤和周毅,
在祖國大地上,
這樣的手藝人還有許多,
他們多是年輕的80後、90後,
不斷摸索前進、精進技藝,
一步一步,走的勇敢而踏實,
也讓更多的人,
愛上了這個行業。
▲周毅的作品太美,忍不住多放幾張
周毅說:
「技術之路沒有終點,
我會更加努力提升技術。」
「作為中國手藝人,
世界比賽,必須中國風。」
陳瑤說,
「藝術是相通的,
將所有美好的東西放在一起,
都是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感。」
「我希望通過我的工作,
讓更多的人認識到,
蛋糕不僅僅是個食物,
蛋糕也可以傳播文化,傳遞思想。」
對於我們熱愛的傳統文化,
傳播的途徑有許多種,
不論是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
在國外穿漢服的中國姑娘、
還是製作中國風蛋糕的手藝人,
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
向世界傳遞,
獨屬中國的美。
追求極致的匠心、
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當蛋糕遇到中國風,
不僅是視覺上的驚艷,
更是心靈上的震撼。
GIF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永久的。
這條道路沒有終點,
不斷前進,飽含熱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美尚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網路、@sk糖王周毅微博,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兒童編辮子有哪些方法 爸爸媽媽必須知道的技巧
※適合懶人扎辮子教程 盤點兩款簡單好學的髮型
TAG: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