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大原因導致歐洲很難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三大原因導致歐洲很難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打開世界地圖,中國跟歐洲處於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

歐洲總面積1000多萬平方公里,跟中國面積差不多,維度也差不多,但是有個現象。

歐洲自羅馬帝國分裂後,再也沒有統一過,而中國統一一直是主流。

不是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嗎?

(希特勒二戰時控制區域最大時)

為何歐洲自羅馬帝國崩潰以後一直是分裂的呢?

孟子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天時---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之成為人類歷史運動中一個重要的因子,並不是由於它對人性的影響,而是由於它對生產力發展的影響。」---普列漢諾夫

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有五大相似性:a,都存存在於中緯度,也就是北回歸線以北。b,強大的農耕文明生存的地域四季分明。c,大河流域,大河泛濫帶來肥沃的土壤而且利於灌溉。d,北方有高上阻擋寒流的南下。

e,可以擴張的巨大平原。

一,氣候原因。

在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對抗自然環境的力量較弱,存在著這樣一條規律:一個文明可以較容易的征服氣溫比自己高的地區,卻很難征服比自己寒冷的地區。

對照產生古代影響力巨大文明的五大要素,歐洲沒有這樣的自然環境。

歐洲文明是斷代的,古希臘文明輝煌後是羅馬文明,羅馬文明後是基督教文明。而中華文明是連續的。

(羅馬帝國統一歐洲及地中海海區域是歷史的偶然而不是必然)

二,地形原因。

1,在農耕文明時代,要維持統一,就必須維持一隻強大的軍隊,而維持一隻強大的軍隊跟統治機構,而這需要強大的財政支持。

歐洲的地形破碎,山地眾多,缺乏巨大的大河流域,收稅的成本很高。

而缺乏強大的財政基礎也就卻難於出現強有力的統一勢力、

2,從地形上來說,南歐文明地區與西歐、中歐、北歐有高山阻隔。

而且各自地區都無法形成強大的統一勢力,對其他地區進行統一。

三,人和---文化原因。

1,由於地形和氣候的巨大差異,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及地中海文明圈分裂為天主教地區、東正教地區和伊斯蘭地區。歐洲沒有天下一統的文化基因。

(相比於統一歐洲,大英帝國更傾向於建立全球殖民帝國)

2,歐洲開啟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生產力突破了自然環境的制約,但是由於歐洲三面臨海,強大的生產力產生的荷蘭帝國,葡萄牙帝國及其後來的大英帝國,通過海洋向世界擴張比統一歐洲成本更低,所以這些島嶼或者半島國家都建立了地域廣大的殖民帝國、

(試圖統一歐洲的拿破倫)

3,大英帝國一直反對歐洲統一。

工業革命之後,強大起來的大英帝國在1763年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

(巔峰時,佔據歐洲大陸的希特勒)

強大起來的英國一直阻礙歐洲的統一,英國1815年擊敗了試圖統一歐洲的拿破崙帝國,又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擊敗了試圖統一歐洲的德意志帝國。

迄今為止,聯合起來的強大的英美都不願意看到一個政治,經濟及軍事上都統一的歐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瞳的野望 的精彩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五大傳奇「兵王」
十張流傳極廣的疑似外星人照片,你能辨別真假嗎?

TAG:黑瞳的野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