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美麗的東南亞半島,歷來就是國人旅遊的熱門地,特別是近年來興起的自由行和深度游,加之電影《古墓麗影》的熱播,使得不少遊客對最神秘的吳哥王朝充滿了熱切的好奇心。國內不少城市開通直航暹粒,讓酷愛休閑旅遊的國人紛紛前往柬埔寨旅遊。柬埔寨,早在公元400年左右,一支高棉人的部族就建立了一個叫作真臘的國家,約公元700年前後,真臘在一位偉大的統治者闍耶跋摩一世率領下國力日益強盛。他在位40年之久,向北大大擴張了真臘的領土,其勢力直達今日寮國境內的中上寮地區和萬象一帶,以及泰國的東北部,領土幾乎囊括整個中南半島,他及其後代所統治的時代被稱為吳哥王朝。吳哥王朝輝煌一時,在鼎盛時期稱得上是統治整個中南半島的大帝國,包括吳哥遺址等很多宏偉建築在那時被建造。所以,到柬埔寨旅遊,暹粒的吳哥窟是必游之地。然而,除了吳哥窟等歷史遺迹,暹粒還有一個地方值得一游,它就是東南亞第一大湖,被柬埔寨人民譽為「生命之湖」的洞里薩湖。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洞里薩湖位於柬埔寨暹粒市的東南部,洞里薩的字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或「大湖」,它是東南亞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又被稱為金邊湖。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從暹粒市區乘車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湖畔碼頭,碼頭船來舢往,熱鬧非凡,中國遊客的大量湧入給這片偏僻落後的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氣。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地區之一,發展旅遊業也許是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不少頭腦靈活的當地人看準了這一商機,紛紛投資加入觀光旅遊的經營和拓展。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洞里薩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它像一塊長條形的巨大碧綠翡翠,鑲嵌在柬埔寨王國的腹心地帶。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洞里薩湖以漁業水產而聞名,它為柬埔寨人民提供了70%的蛋白質,為高棉民族的發展與繁榮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和母親湖。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洞里薩湖是柬埔寨北部的主要「肉糧倉庫」,湖的周圍有三百萬以上的人民直接或間接地以漁業為生,發酵及鹽漬的魚乾是柬埔寨人的主食。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洞里薩湖湖濱平原平坦、廣闊,河道縱橫,土地肥沃,其間多沼澤地,且林地茂密,除了魚產豐富,周圍還盛產優質水稻。不過眼前的景象卻是:混濁的水面在螺旋槳的攪動下發出陣陣腥臭,糞便、菜葉、塑料瓶飄浮在水屋周邊,真的是越美越心酸,越游越震顫......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原來洞里薩湖令遊客趨之若鶩的重點到了,這裡吸引遊客的主要原因不是湖景美色,而是這群特殊的水上人家,他們一無國籍,二無固定居所,只能漂浮在洞里薩湖上,現在成為外國遊客到柬埔寨旅遊的重點觀光項目。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狹窄蘆葦盪里的水中是各種簡陋破爛的船屋、浮樓,狹長的柳葉舟在周邊穿梭,這些水上人家一戶一艘船,條件好的兩艘或大一點的船,隨雨季和旱季的輪換而改變系泊地點,在偌大的洞里薩湖漂泊流浪,風吹日晒、生死由天,處於一個無國家無政府的奇特狀態,這就是洞里薩湖的特色水上人家。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柬埔寨已是全世界公認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而洞里薩湖「水上人家」的人們,更是這個貧窮國度最貧窮的一群人。他們不是柬埔寨人,而是越南人。由於歷史原因,如今成為越南不要、柬埔寨不承認的一群「黑戶」。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這些沒有國籍的流民,有國不能回,有岸不能上,只能在洞里薩湖上的船屋窩棚里安家,隨波逐流,度過餘生。更可憐的是這些小孩,從小就過著這種顛沛流離、無根無固的水上生活,而且不知道這樣的窘況還要經過多久?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遊客們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早已是淚濕衣襟,不斷將帶來的糖果、鉛筆、瑞爾拋向她們,孩子們也報以感激的微笑。遊船經過時,也許是孩子們最最幸福和高興的時刻,他們追著蹦著跳著,歡樂的笑臉綻放在晴朗的陰鬱下,他們笑著,遊客的心卻在痛著!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當大型遊船載著遊客過來參觀,水上人家就開著小船來賣飲料、水果、魚乾,或者帶著小孩子過來向遊客討一點小費。殷勤而卑微,然而這一切讓人心痛的情形都自然而順理成章地在水上進行著......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這是一個處於漂浮狀態的村落,他們有國不能回,有岸不能上:水上船屋、水上學校、水上警察局、水上教堂、水上運動場、水上餐廳、水上工廠……這群被祖國遺忘的人們,依然在洞里薩湖頑強地從事著人類生存繁衍的各種社會活動。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眼前一幕幕,令每個人從剛登上遊船時的欣喜轉為沉重,水上人家與水有著說不完的故事:沒有教育和醫療,陸地是他們遙不可及的夢,在水上漂浮掙扎,僅僅只是為了活著......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洞里薩湖的水源補給除了降雨和湄公河外,主要靠周圍匯入的河流,其中主要河流有森河、斯倫河、蒙哥博雷河、馬德望河、菩薩河等。洞里薩湖通過洞里薩河同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的天然調節蓄水池。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每年枯水季節,湖水會經洞里薩河流入湄公河,補充湄公河水量的不足,這時湖水平均水深僅1米,面積縮減至3000平方公里。而當雨季來臨,湄公河暴漲之時,河水又經洞里薩河倒灌入湖中,從而減輕了湄公河下游的洪水泛濫 。此時洞里薩湖面積會擴大到 1萬平方公里以上,平均水深達10米以上。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在洞里薩河與洞里薩湖的交匯處建有購物中心供遊客餐飲、購買紀念品以及觀賞日落等。這裡煙波浩渺,視野開闊,是欣賞洞里薩湖水天一色晚霞日落的最佳地點,黃昏時分,高樓看台往往擠滿遊客。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這裡有很大一片紅樹林,營養豐富的腐殖物和魚類排泄物為樹林的生長提供了保障,一些愛好攝影的遊客可在水上人家帶領下鑽入紅樹林中的灘涂,尋找更佳的觀賞位置,這些地方必須在當地人的指引下前往,否則一旦迷失也只能在此做一名水上村民了!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洞里薩湖在雨季時,藏匿無數昆蟲及微生物的雜草沉入湖底,成為滋養魚類的天然飼料,而這些豐富的漁業資源又被水上人家利用飼養起兇猛的鱷魚來。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這些水中惡霸至死恐怕也不會想到吧,自己的鱷魚皮不僅製作成皮具售賣給遊客,一些幼鱷還被製成標本。此外,鱷魚肉還會被製成紅燒肉和魚乾等食材供遊客品嘗。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夕陽西沉,藍天罩上一層金輝,漫無邊際的水面上雲朵如蓮花般翻湧,倚立船頭,置身於這奇特的水上人家,彷彿來到另外一個世界!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晚霞慢慢浸紅天邊,這真的是如夢幻一樣的晚霞,夕陽快樂地揮灑著金芒,剛剛還是碧波萬頃,此時的洞里薩湖已然金碧輝煌,孤獨的身影定格於漁舟唱晚!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隨著火燒雲的出現,雲霞出現豐富的層次。藍紫、金黃、橘紅,奇詭的晚霞,夢幻的天空,美輪美奐的洞里薩湖,留給我們更多的是欷歔和感傷!

養活300萬人的東南亞第一大湖,為何帶給遊客的卻是笑中帶淚

遊船載著遊客在落日餘暉下乘風破浪,調皮的孩子劃著木盆蕩漾在金色的洞里薩湖中,可惜這樣的大美也掩蓋不了這人間的凄楚和無奈!金紅橙黃交織著凄美華麗退場,請不要忘記在同一片天地下,還有洞里薩湖水上那一群無怨無助的孩子們!心懷善良,抬頭天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