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虛雲禪師的苦修,看學誠法師事件中,修行人該有什麼頓悟

從虛雲禪師的苦修,看學誠法師事件中,修行人該有什麼頓悟

從虛雲禪師的苦修,看學誠法師事件中,修行人該有什麼頓悟 | 文 三隻眼讀史

在學誠法師的事件中,我們已經看到,佛教商業化擾亂了正常的佛教活動秩序,損害了佛教形象和合法權益,敗壞了社會風氣。我們來看看近代佛學大師虛雲禪師的苦修經歷,從中領悟修行的真諦。

虛雲禪師十九歲那年私下出家,二十歲依福州鼓山湧泉寺妙蓮老和尚受具足戒。虛雲的父親聽說他出了家,師父著急,派人四下尋找,虛雲不敢露面,隱山後岩洞中,念經學佛,雖然荒山野嶺,隨時都可能有虎豹豺狼,然而他卻一點都不畏懼。虛雲的父親見兒子佛心專註,勸說無用,也就放棄了。湧泉寺的職事對他說:你的父親既然回去了,你就不必匿避,回山來任職,給大眾服務吧!苦修固是好事,但必須福慧雙修。虛雲便出洞回寺任職,自水頭,園頭,行堂,典坐等底層職務,一直做到寺廟的「中層幹部」。

在寺中,虛雲從不多吃齋飯,每日只吃一碗粥,在眾僧中算是苦修第一。如此四年,虛雲完全具備了充當寺院「高層」的實力,連古月禪師都經常請教於他。這時,虛雲感到自己任職多年,對於修持產生了不小的障礙,拋不下名利職位、金錢布施,無論如何都達不到修行頓悟的最高境界。虛雲想起玄奘法師赴天竺取經,為了學習在沙漠中如何生存,曾經日行百里進行鍛煉,又嘗試絕食,最後練出能絕食數日的本事。虛雲認為,「古德苦行」才是禪修的根本途徑,可以效法。於是,虛雲辭去寺中職務,盡散身邊各種物品,僅攜帶一衲、一褲、一履、一蓑衣、一蒲團,重新進入岩洞,打坐參禪。

這一去就是整整三年,吃的是松毛和青草,喝的是澗水山泉,日子久了,褲子鞋子都已破損,衲衣破敗得只能遮體,進山的獵戶偶然見到他,見他頭上束著金剛圈,鬚髮長可盈尺,雙目炯炯有神光,還以為見到妖怪。進洞苦修的第一年,虛雲就在初步的頓悟中看到了佛家「勝境」,虛雲毫不動心,不以為異,一心觀照,堅持念佛,身處在深山大澤,虎狼不侵,蛇蟲不損,達到了「幕天席地,萬物皆備於我」的佛學境界。前人大德說:「一缽輕萬鍾。」虛雲禪師連一缽都沒有,無掛無礙,自自在在,因此胸境洒脫,體力強壯。到了第三年,也就是虛雲30歲那年,他修行的境界更進了一步,出現了透徹頓悟,可以隨心所欲,隨意所之,有山就住,有草就食。

虛雲禪師依靠苦修而頓悟,拋開一切塵世物質的東西,最後成為近代禪門泰斗。而最近在學誠法師的事件中,我們卻看到一些名為高僧,實際上大德不修,日日吹響法螺為自己追逐名利,甚至違反國家的法紀法規,做出擾亂民心,損傷信徒修行執念的事。與虛雲禪師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鐘行遍天下的苦修相比,孰高孰低,一目了然。現在,我們應該提高佛教界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及時完善和修訂佛教團體、佛教活動場所、佛教院校的規章制度,自覺按照《宗教事務條例》規定開展活動,抵制佛教商業化的不良影響,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更好地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

用生動的故事,講述枯燥的歷史,請關注「三隻眼讀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隻眼讀史 的精彩文章:

飽含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霓裳羽衣曲,它的誕生有個小小插曲
曹操破例提出喪葬從簡,死後布下72座疑冢,是為了提防誰

TAG:三隻眼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