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真的已經有1200人因建造世界盃球場死在卡達?

真的已經有1200人因建造世界盃球場死在卡達?

「1200人因建設世界盃球場死在卡達」是2013年就統計出來的數據,且真假程度存疑,但移民工人在卡達生存環境艱難卻是不爭的事實。

近日,一條新聞在體育媒體之間瘋傳,如果你以「卡達1200」為關鍵詞在百度搜索,大概會明白這是一件什麼事。

近期一名23歲的尼泊爾工人在卡達建設世界盃球場的工地上死亡。以上是新聞事實,後面是一段新聞背景,也是眾多媒體著重強調的重點:

根據一個名為國際工會聯合會的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自從卡達世界盃球場開工以來,已經有1200個工人在卡達失去了生命,而據他們預測,到了2022年,世界盃正式開幕為止,這個數字可能會超過4000。

4000個鮮活的人,因為建設足球場而死亡。

這並非一個容易讓人接受的數據。因為從常識來看,在工程建設中有工人死亡,屬於意外事件,而4000這個數據將此描繪成常態。

為了迎接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的決賽階段比賽,卡達將在境內的7座城市建設或者重新改造12座足球場。如果以上的數據屬實,相當於每座球場的落成都有300多條生命從地球消失。

不久前,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篇文章,名為《這群非洲人干著世界上最狠的工作,10年死了1000個,圖什麼?》。

在肯亞南部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為了保護野生大象的安全,巡護員們經常與盜獵者團隊交火,過去10年間有1000名巡護員死亡。

如果拿這個和卡達世界盃球場建設工人的死亡數據相比,恐怕「世界上最狠工作」的頭銜要易主了。

正因為如此,不少人產生疑問,卡達真的已經因為建造世界盃球場死了1200人了?

1200的數據是真是假?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找到數據的源頭——國際工會聯合會。

國際工會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ITUC),在其官網的介紹中,定位為全球勞動人民的代言人。主要使命是通過工會之間的國際合作,共同促進和捍衛工人的權益。如此一來,工人在卡達因建造世界盃球場去世的確屬於ITUC應該關心的議題。

國際工會聯合會官網的自我介紹。

關於卡達工人死亡人數的統計來自於ITUC在2013年就發布的一個名為「The Case Against Qatar」的報告。

為了得到工作機會,不少周邊國家的農民選擇「進城務工」,來到卡達就業。國際工會聯合會前往尼泊爾和印度——兩個最大「移民工人」來源國的大使館,根據他們統計的數據,在卡達申辦世界盃成功之後的三年間,平均每年有400名移民喪生,到2013年底,這個數字為1239。

經由卡達政府授權調查外來工人死亡的法律公司DLA Piper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加上孟加拉國的工人,三年的累積死亡人數已經達到1800。當然這還不是全部,前往卡達務工的從埃及到菲律賓包含了很多國家,可謂凶多吉少。

由此,「死亡人數超1200」的說法誕生。但將此和世界盃聯繫起來,其中卻有很大的問題。

要知道,並非所有前往卡達的務工人員都在建設世界盃球場,事實情況是,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工作和這有關。因為卡達實在有太多東西需要建了。

但國際工會聯合會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正是因為卡達在基礎設施建設沒有跟上步伐的情況下申請世界盃舉辦權成功,才導致如此多的機場、酒店、地鐵甚至道路要重新建設,所以將1200人死亡的數據直接歸於世界盃球場的興建是有理可尋的。

但事物的聯繫也是具體的客觀的。如果世界盃沒能落戶這個富有的小國,那建設就會停止么?從2005年至2009年,卡達經濟體量翻了三倍,在成功申辦世界盃之前,建設狂潮就已經席捲整個國家。

此外,根據一項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外來務工者甚至都不在建築行業工作,國際工會聯合會在計算死者人數的時候不僅將他們算上,而且根本不考慮死因:車禍死亡、心臟病去世一律計入因工死亡。

因此,超過1200人因為建造世界盃球場死亡,並非一個可靠的數據,而通過其平均每年死亡400人而計算出的,預計2020年死亡人數超4000,更是無稽之談。

「1200」是一個恐怖的數據么?

雖然2010至2013年間死亡的外來工人並非全部因為世界盃球場的建設,但如果真能細緻的統計出來,那這個數據本身肯定也非常可怕。

在《華盛頓郵報》2015年的報道中,發布了一組數據——近年來重大賽事體育場館建設中死亡工人數目。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1人死亡、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2人死亡,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10人死亡,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60人死亡。

2015年華盛頓郵報的報道。

刨去建設場館數量上的差異,對比來看,因卡達世界盃球場建設而喪生的人數令人難以置信。其中,除了工作過程中意外死亡,由於系統性原因喪生的占多數。

卡達炎熱的氣候是「主犯」之一。

在某貼吧中,有中國網友發帖詢問去卡達務工的事宜,關心的第一點是炎熱的天氣,第二點才是「錢能否按月開」,雖然有些黑色幽默,但卡達天氣之炎熱可見一斑。

據2017年的報道,當地現行法規將禁止戶外工作的時間定為每年6月15日至8月31日的上午11點半至下午3點,但人權觀察組織(The Human Rights Watch)表示,考慮到氣候的特殊性,停工時間的閾值仍需擴大。長時間暴露在炎熱的天氣下,進行高強度的建築工作,對每個人的生命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

「幫凶」還有很多,例如髒亂的住宿環境以及缺乏醫療保障等等,而且工人所獲得的工資回報也在慢慢減少。2017年,國際工會聯合會秘書長Sharan Burrow稱:「卡達的移民工人每周收入低至70美元,隨著食品價格的上漲,他們面臨著另一次擠壓。」

艱苦的工作環境和低價的回報,為何還有這麼多工人願意留在卡達?

首先,有些人想回卻回不去。卡達奉行「卡法拉制度」,要求低技術外來勞工須有擔保人,在得不到僱主許可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出境,這令勞工要依附僱主,很多勞工人員因此遭到僱主「剝削」,別說回去了,在卡達打工都不夠還債。

2015年工會組織在蘇黎世抗議卡達工人的非人的工作條件。

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一點,回去意味著更好么?據2015年BBC的報道,印度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考慮到前往卡達務工的有近50萬人,每年「僅有」250人死亡是可以接受的。事實上,在印度本土,每50萬25-30歲的男性,每年就有1000人死亡。

雖然外出務工的印度人普遍身體更加健康,但兩者數據的對比不難看出,為何條件如此艱苦,仍有大批的勞動力願意前往卡達。

編輯整理|小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零樂趣比賽難得一見 200元票價都不值
我們給2018休賽期的NBA頒了一次獎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