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傳統醫學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找到更大發展空間

中國傳統醫學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找到更大發展空間

「一帶一路」倡議使有著上千年歷史的中國傳統醫學找到更大發展空間。中醫藥的海外「朋友圈」越來越廣。

最近,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正在與巴西一家醫療機構合作,計劃建立「中國—巴西中醫藥中心」,為南美洲民眾提供中醫方面的健康服務。

該院院長張曉剛介紹,雙方已初步完成場地選址和人才培養工作。今年5月,20位巴西「洋中醫」專程來到該院「取經」中醫理論知識和中醫適宜技術。「我們計劃今年11月開始診療試運行。」

張曉剛說,地處中國西部的甘肅是知名的中醫藥大省,不僅盛產中藥材,而且擁有眾多中醫名家和形式多樣的中醫適宜技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吉爾吉斯斯坦,歷史上與中國交往密切,中醫文化與針灸診療在當地基礎好,深受群眾歡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甘肅省先後在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法國等國家建立了8個岐黃中醫學院和6個岐黃中醫中心,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中醫學術講座和中醫義診活動。

但張曉剛也透露,由於缺乏專業培訓,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從事中醫推拿和針灸的醫護人員技術水平相對較低。慶幸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正在中醫「魔術師」的推動下,改變這種現狀。

姚小強是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也是甘肅最早赴海外從事中醫培訓及診療的專家之一,並擔任吉爾吉斯斯坦岐黃中醫中心副主任。「通過西醫診斷清楚但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時,當地人就會尋求中醫的幫助以調節身體、緩解病痛。」姚小強說。

中國傳統醫學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關注,世界範圍內對中醫藥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牛紅衛沒想到自己在中國西部小縣城經營的一家中藥材公司竟然和韓國的企業有了合作項目。定西市渭源縣是甘肅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但也因盛產道地藥材尤其是黃芪和党參而聞名中國甚至世界。牛紅衛創始的德園堂葯業有限公司就位於這個貧困縣。這家企業將收購來的優質中藥材經粗加工後銷往雲南白藥等中國知名葯企。

2013年,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由此,中國與沿線國家在經貿、文化、旅遊和醫療衛生等方面變得日益頻繁。幾年間,不斷有外國企業家、政府官員等來到德園堂參觀訪問,尋求合作機會。

2016年,一位韓國客商在考察時看中了德園堂的中藥材。雙方一拍即合,簽訂合約,由牛紅衛每月向韓國客商提供黃芪和党參等中藥材。韓國客商再通過深加工將中藥材製成保健品或化妝品。

藥材的高品質贏得了這位客商的信任,他還將韓國另一家葯企推薦給了牛紅衛。下個月,牛紅衛將赴新加坡實地考察,期望和當地葯企有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在他看來,藉助已經運行的中國新加坡互聯互通項目南向國際貿易物流通道,他的企業很有可能打開新加坡市場。

絲綢之路的歷史證明,除了掠奪和戰爭,各民族之間可以互利共贏,各國可以共同成長。中國傳統醫學就為沿線國家共同成長提供了更多可能。蘭州佛慈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中成藥行業企業出口的代表。該公司已與28個國家和地區有了中醫藥貿易合作,銷售上百種中成藥。

該公司總經理孫裕介紹,公司不僅是一家葯企,更是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者。「我們從最早的售葯到積极參与在沿線國家設立中醫中心,再到如今促進海外中醫藥立法,這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密不可分。」

該公司正在爭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醫藥立法和標準化制定工作,希望將中醫藥納入當地政府的醫保體系,惠及更多患者。目前,中成藥只能作為食品、營養品或化妝品等進入歐洲市場。

烏克蘭國立醫科大學針灸學副教授亞歷山大·格羅夫查斯已經4次來到甘肅省蘭州市參加中醫藥研修班,進行深造。他認為,中國傳統醫學為解決世界健康問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新辦法。「我們需要它。」

(張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