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呵護我們的第二大腦,腸道
腸道是我們人體中最大的免疫系統,在腸道和其周邊分布著大約全身70%免疫細胞,並且腸道也是身體內最忙最累的器官之一,腸道每天都在為人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如果你的腸胃出現了問題,那麼會影響到你身體的其他部位,牽一而動全身。
腸道健康自檢
如何判斷我們的腸道是否還健康,大家來做一個小的檢測吧,如果你的答案是小於或者等於4個「是」,說明腸道健康,5-12個「是」說明您的腸道已經出現了問題;13個「是」或者更多那就說明您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不可輕視。
1.經常光顧快餐店;
2.經常不吃早餐;
3.經常喝酒;
4.經常不吃米飯等主食;
5.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
6.不堅持運動;
7.刷牙時有牙齦出血現象;
8.經常加班熬夜;
9.容易感到疲勞乏力;
10.容易便秘;
11.頭痛、肩膀痛;
12.皮膚粗糙暗沉;
13.容易腹脹、打嗝;
14.容易煩躁、發火。
腸道保養
功能醫學專家邁克爾.格爾森博士在他的《第二大腦》一書中寫道:「現在我們知道腸道也有一個大腦,這個概念可能看起來不太恰當,但看似醜陋的腸道其實要比心臟更智能,而且具有更強大的感覺能力。」
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基本上都是通過飲食得來的,在經過腸道的消化吸收之後再流轉至身體的各種,因此,完善的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是人體健康的基礎。
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往往非常容易忽略真正的根源。例如頭痛、心煩、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問題,你應該不會想到這些問題是由於腸胃消化功能除了問題引起的對嗎?
腸道表皮黏膜是由許多上皮細胞組成的,每一塊都緊密相連。健康的腸道表皮黏膜無縫,可以有效地吸收人體所需要的營養,防止有害物質入侵。腸道內得免疫細胞佔據人體全部免疫細胞的60%,即「腸道淋巴細胞」。當場到受損時,上皮細胞間隙會變大,人體廢物、毒素等大分子物質會進入全身血液循環。這就打破了腸道的菌群平衡,造成全身免疫防禦的壓力,導致免疫系統、荷爾蒙紊亂及炎症失衡。小腸單獨擁有的神經元數量與脊髓相同,而且人體內超過95%的血清素都是腸神經細胞製造的,腦部的任何一種神經傳導素都能在腸道里找到。所以如果人體長期處於腸道失衡狀態,超過了人體的一般適應反應,導致腹脹、腹瀉、疼痛、便秘等功能性腸紊亂,更嚴重的可能會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等典型的消化系統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腸易激綜合症、結直腸癌等,甚至還會出現哮喘、全身性過敏、注意力不集中、疲勞、抑鬱、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
下面給大家提一些建議,更好的保養腸道
定期給腸道放放假
定期給腸道休息一下,換換食,進蔬菜水果為主,7分飽,讓腸道休息的同時可以將腸道內的垃圾殘渣排出體外,但是前提是沒有低血糖的情況下。
三餐按時
每天按時用餐,不論你的在忙什麼事情,都要先放下手頭的工作先用餐,用過餐之後要適當的休息一下,這對腸道的健康很有幫助,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睡前一小時不吃東西
許多人習慣了。晚上加班回去後吃了夜宵在睡覺,但是晚上吃夜宵會增加腸道的許多額外負擔。
保持腸道菌群平衡
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腸道菌群不平衡,自然百病跟著來,由於菌群的不平衡導致,造成許多有害菌過量繁殖,造成腸內菌群的平衡,被欺壓著,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改善下菌群的生長環境。
暢樂肽可以清腸毒,排宿便,促進腸道內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健康。
5.堅持運動
每天抽出1個小時鍛煉身體,如游泳、慢跑等,老年人可以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等。不過,進入冬季,天氣寒冷,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人,要格外小心,最好在中午有太陽時出門運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消化功能出現了問題,身體會有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生活品質下降,再優質的物質生活也抵不過身體的不適。功能醫學是找病根、除病根的醫學,從根源上為您解決慢性疾病難題。希望大家都能關注自己的腸道,愛護自己的腸道!


TAG:腸道保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