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讓日本有勇氣侵略中國?看完他們對國人的分析,不寒而慄

是什麼讓日本有勇氣侵略中國?看完他們對國人的分析,不寒而慄

是什麼讓日本有勇氣侵略中國?看完他們對國人的分析,不寒而慄

文/凝結論史

說起來戰爭,中國人應該最先想起來的就是那場持續八年的抗日戰爭了,其實對那場戰爭,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日本一個還不如中國一個省大的小地方,是誰給他們的勇氣,讓他們覬覦整個中國,並對中國發起戰爭呢?今天小編就從多個方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事情的緣由。

首先就是硬實力開始分析吧。以一九三七年來說,當時日本的工業總產量值大約是中國的四點四倍。鋼鐵是中國的一百四十五倍,石油是中國的一百二十九倍,這些數據看起來可能不覺得有什麼,可是放在戰爭當中呢?這些都是支撐戰爭的最重要物資啊,兩個國家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面。接下來就從軍事方面來說,當時的日本每年可以生產一千五百八十架飛機,七百四十四門大炮以及三百三十輛坦克,反觀當時的中國當時每年的生產量幾乎為零。所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說,當時的日本的確是以碾壓之勢俯瞰中國

當時的日本侵華之前曾派人來中國進行過深入的考察,一九三六年,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松室孝良,向關東軍總部上交了一份秘密報告,對華北的中國軍閥和各級官吏是這樣評價:" 大部分個人或小集團的繁榮主義,缺乏為國民的觀念,因此形成獨霸一方、獨裁、私民之狀況。國家之存亡,民族之疾苦,彼等不負任何責任。彼等政治欲、物質欲非常旺盛,故彼等除維持現狀以解決其慾望外,殊不願粉碎其勢力也。真能愛國為民者,為數極少,大部為顧己而不顧人之輩。"

而對於黎明百姓的評價就讓人看起來更生氣了:「中國人之特性,愛國不過五分鐘,甚且有不知國家為何物者。」看起來的確很讓人生氣,但是卻又找不到點來反駁,當時的中國處於一個很混亂的情況,從十九世紀初到八年抗戰開始的時候,我國的國民有很多都是麻木的,他們不在意領導人是誰,不在意國家是否被侵略,在他們的心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是一部分人不代表全部人,我國的愛國分子也是很多的。

我國雖然在抗戰初期的時候總是處於被壓著打得情況,可是我國最好的一點,也是其他國家比不上的一點就是團結,黎明百姓們自發的組成一個又一個小團體開始為保衛家園而拋頭顱灑熱血,日本人的調查雖然很靠譜,但是我們國家的人民更加靠譜,再次小編要對所有參與抗戰的人民,軍人致敬,是他們保衛了我國的大好河山,是他們讓我們現在在這片土地上無憂無慮的生活,更是他們讓我們當了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你們喜歡這樣的文章嗎?記得關注、點贊、分享哦!想說的話就寫在評論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琴琴笑茜 的精彩文章:

TAG:琴琴笑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