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藝術家致穎最新創作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台灣藝術家致穎最新創作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新傾向:致穎

展覽時間:2018.8.25 – 2018.10.28

展覽地點:UCCA新展廳

展覽現場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8月25日至10月28日呈現「新傾向:致穎」,展出中國台灣藝術家致穎的最新創作。「歸期有朝一日」系列創作由《文化館》《留言本》《偽面具》和《雕塑品》四件作品組成,其靈感源於藝術家對中國與非洲之間交流歷史的持續關註:從明代探險家鄭和到訪如今肯亞所在地的航海故事,到周恩來對10個近代脫離殖民化的非洲國家進行外交訪問,再到搜集非洲面具的中國收藏家,藝術家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入探索,對被簡化的、二元對立的歐洲殖民主義敘事進行了反撥。

現場導覽

致穎,《雕塑品》,2018,雙頻道高清影像,列印輸出。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歸期有朝一日」取自電影《終結者》中阿諾德·施瓦辛格所飾演角色的經典台詞「I』ll be back」。這一題名讓人聯想到弗洛伊德和弗蘭肯斯坦,揭示出一種深切的焦慮感,即人類根據自身形象創造具有自主行為能力機器的狂妄需求,將最終引發半人半機械的怪物毀滅人類的災難性後果。不過,在致穎的影像中,真正困擾歐洲人的並非高超科學技術內含的恐怖,而是原始自然的形象,即邊緣化的非洲與半邊緣化的中國的形象。

展覽現場

致穎,《雕塑品》,2018,雙頻道高清影像,列印輸出。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裝置作品《文化館》源於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小組在肯亞發現的一組明朝時期的硬幣。這些錢幣由中國王朝流至基爾瓦蘇丹王朝,它們的旅程揭示出在歐洲文明涉足非洲之前即已形成的文化與經濟流通網路。與此同時,這些錢幣的出土,也對明朝的孤立主義主張導致中國「海上強國」主導地位被「剝奪」的陳舊歷史敘事形成了挑戰。致穎繞過了這片充滿著殘缺中國形象的混亂地帶,聚焦於非洲與歐洲之外的國家交往的早期片段,並以創造另一套紀念幣的方式,將這種交互往來與當下聯繫起來。與古幣不同的是,這套硬幣上印製的圖案極為現代——它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公司在非洲建造的重要文化機構,包括一間劇場、兩座「文化宮」、一座博物館和一間美術館。

致穎,《留言本》,2018,單頻高清影像,14分43秒。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在影像作品《留言本》中,這冊重要的留言本承載了德國研究學者、官員和探險家抵達舊時的德國殖民地西非多哥蘭(現為多哥共和國)後的簽到留言。影片跟隨多哥演員多多的腳步,走訪柏林三處具有象徵意義的重要地標:目前收藏此冊的柏林國家圖書館(Berlin State Library)、曾舉辦德國殖民大展的特雷普托公園(Treptower Park),以及一家中式按摩店。這間按摩店的原址曾為「南京」,這是柏林最早的中餐館之一,也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留學生和知識分子的熱門社交場所。據說,致力於改善中非關係的中國重要政治家周恩來曾在這裡與共產黨將領朱德會面探討策略問題。

致穎,《留言本》,2018,單頻高清影像,14分43秒。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聲音裝置《偽面具》中,一名來自象牙海岸的雕塑小販挑選了五件源自其家鄉、而今現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雕塑,並編撰出這些作品在被收藏的過程中可能經歷的故事軌跡。作品標題喚起人們對認知與誤解、揭露與欺騙的思考,這一主題對於後殖民時期的境遇而言至關重要。通過賦予雕塑家的想像力以特權,致穎似乎對某種榨取式的敘事提出了挑戰——這種敘事對我們而言再熟悉不過;在這種框架中,一件非洲藝術作品只有在西方拍賣行中獲得競標和出售才被認為是具有價值的。由此,致穎引導觀眾思考幾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呈現與凝視來自「邊緣」的藝術?到底是誰擁有定義藝術品 「真實性」的權力?

致穎,《雕塑品》,2018,雙頻道高清影像,列印輸出。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這些問題在《雕塑品》中得到了進一步探討。《雕塑品》是一部講座表演影像,聚焦於曾向國家博物館捐贈約5000件非洲藝術品的收藏家謝燕申。這些藝術品搜集自上世紀90年代,它們無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前殖民和後殖民時代的元素,因而難以被純然視為無關時間的民族藝術品。在這一點上,認同政治與物質再分配又一次因中國、非洲和歐洲三方之間的關係而變得更為複雜。影像旁掛著一幅畫,畫中一位身著黑色西裝的藝術家站在藝術攝影複製品的汪洋中。這是對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經典照片的翻版——照片中,他站在自己創造的最初版藝術書籍「想像博物館」旁。然而,在致穎的版本里,照片中隱約出現的並非一座精緻的雕刻半身像,而是「終結者」的形象。可以肯定的是,一種以中國為中心的新秩序可能會重新定義美學,而致穎的作品則發問:「這將為我們帶來何種未來?」

致穎,《雕塑品》,2018,雙頻道高清影像,列印輸出。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關於展覽

「新傾向:致穎」由真力(Genelec)提供獨家展覽音響設備支持,BenQ明基提供影像設備支持。

關於藝術家

致穎1985年出生於(中國)台北,畢業於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現工作、生活於柏林、台北兩地。主要個展包括: 「抵抗徒勞無功」(456畫廊,紐約,2017);「無趣的現代生活」(NON Berlin畫廊,柏林,2016)等。主要群展:「第68屆柏林電影節論壇延展單元」(ADK柏林藝術學院,柏林,2018);「2016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6);「透過顯示屏」(175畫廊,首爾,2015);「男孩和他們的玩具」(克羅伊茨堡/貝塔尼恩藝術空間,柏林,2015);「第10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4);「被看見系列3:放置圖像/圖中之處」(攝影博物館,柏林,2014);「改變」(ZK/U藝術及城市規劃中心,柏林,2013)等。

關於新傾向

「新傾向」系列聚焦於大中華地區的藝術新聲,為藝術家舉辦個展並出版相關專著。該系列項目延續UCCA一貫的展覽願景,致力於通過一系列個體呈現的整體樣貌來展現當今中國乃至國際範圍內新藝術傾向的豐富性與複雜性。

新傾向:致穎

展覽時間:2018.8.25 – 2018.10.28

展覽地點:UCCA新展廳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星球 的精彩文章:

1400年懸在半空的中國名寺,與比薩斜塔齊名,被《時代》評為「全球十大奇險建築」!
生活遭遇不幸,但她舉起槍,以顏色還以痛擊!

TAG:文藝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