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被暫停浙江區域順風車業務,滴滴何時走出事件-整改-事件循環模式?

被暫停浙江區域順風車業務,滴滴何時走出事件-整改-事件循環模式?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8月24日報道

8月25日下午,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緊急約談滴滴平台浙江區負責人,鑒於滴滴平台順風車業務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其在浙江區域的順風車業務。

滴滴近來安全事件頻發,每次事件都暴露出其平台監管、客服、安全應對等多方面的問題。在此次的樂清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中,滴滴方面客服甚至被認為是事件的助長因素之一。同時,事件發生後,在所謂道歉聲明中,滴滴在強調「鍾某此前背景審查未發現犯罪記錄,是用其真實的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信息在順風車平台註冊並通過審核,在接單前通過了平台的人臉識別」之後,才說「案發車牌系鍾某線下臨時偽造」,而沒有做更多反思。

「整改」似乎一直伴隨著滴滴。三個月前,空姐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發生後,滴滴方面展開了為期一周的自我整改。當時整改內容包括,全部個性化標籤和評論功能下線(這是空姐遇害案中的討論核心之一)、車主每次接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別、上線緊急求助功能等,全平台清理人車不符情況,運營及客服體系全面整改。

從整改內容看,滴滴方面確實做了一些調整,但是僅從客服體系一項來看,其整改效果就受到質疑。而且從歷次滴滴的整改來看,作為一家平台企業,滴滴似乎永遠是靠問題推動整改:出了某一個案件然後或平台主動或被政府要求整改,然後對出問題的原因做調整,比如有案底人員犯案的清理犯案人員,以個性化標籤為誘因的清理個性化標籤。由此來看,作為一家在行業內戰絕絕對領先優勢,甚至是壟斷的企業,滴滴平台的完善是由各種案件、各個受害人和公眾輿論來推動。而滴滴方面,雖然可能在調整時走得稍遠一些,在核心問題之外做一些調整,但是大體來看,它並沒有從根本上把「安全」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也沒有真正解決安全問題。

此次事件發生後,在當地政府的要求下,滴滴順風車業務被下架,被要求整改。這一次的整改是否還將延續滴滴之前一貫的「套路」,重新陷入問題-整改-問題的循環模式呢?滴滴平台的完善什麼時候才能不靠事件和受害人推動?從公眾反應以及網約車其他平台的發展勢頭來看,留給滴滴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台積電三大產線遭病毒入侵停產,蘋果、海思晶元或受影響
深耕少兒編程教育,貝爾編程致力於培養中國AI時代的原住民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