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究竟有多少武將獲得最高規格謚號?只有8個人,大部分戰死

大清究竟有多少武將獲得最高規格謚號?只有8個人,大部分戰死

文官死後,朝廷感念他所做出的貢獻,會贈予文正的謚號。其實,武將在古代也會被贈予謚號,這一謚號,叫做忠武。因為重文輕武的緣故,能被贈予這個謚號的人少之又少,故而這個謚號的含金量,比文官要高。像漢代名將衛青,戰功卓著,也與這個謚號無緣。清廷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只有八員武將獲得這一殊榮。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誰,究竟做出了哪些貢獻。

1、楊遇春。楊遇春不僅是一名戰將,同時也是一名福將。四川出生的楊遇春,三十年間,每逢戰事,都會披掛上陣,衝鋒在軍隊的最前面。令人無比吃驚的是,大小戰役中,他沒有受過傷。1837年,78歲的楊遇春去世。

2、向榮。向榮是楊遇春的下屬,兩人曾一起戰鬥過。他親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在與太平天國的戰鬥中,身為湖北提督的向榮,所統轄的江南大營,與江北大營,奉命圍困天京。然而,在石達開的強勁猛攻下,江南大營冰消瓦解。向榮不勝其辱,憂憤而死。

3、馬玉昆。1894年,平壤戰役中,馬玉昆對敵日本。他所防守的平壤東門和大同江岸防線,固若金湯,日軍久攻不下。若不是葉志超的臨陣逃脫,馬玉昆等人就不會敗北。1903年,馬玉昆奉命關注日俄鏖戰雙方的動靜。1908年,馬玉昆去世。

4、塔齊布。做為曾國藩的下屬,塔齊布頗得曾的倚重。太平天國運動中,他曾收復諸多失地。1855年,九江久攻不下。曾國落藩指責做為統帥的塔齊布。他本就身心疲累,再加上曾的蠻橫訓斥,竟致嘔血而亡。

5、鄧紹良。鄧紹良接任向榮,重建了江南大營。他多次指揮軍隊,主動進攻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將之視為眼中釘。1858年,鄧紹良於蕪湖戰死。

6、李續賓。塔齊布被氣死後,李續賓利用一年半的時間,將九江拿下,奪回失地。1858年,戰死。

7、張國梁。張國梁同樣是江南大營的一員猛將。1860年,江南大營被攻破,張國梁溺水而亡。李秀成遣人收殮了張的屍體。

8、張勳。率領辮子軍復辟的張勳。70歲高齡,於天津死去。居住在紫禁城內的溥儀,感念這位老臣的忠心,贈謚號忠武。

縱觀獲得忠武稱號的這八位將領,相當一部分,是在與太平天國的戰鬥中犧牲。對外畏於虎,對內猛於虎,這樣的稱號,在今日看來,多了一分諷刺的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讀水滸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關勝結義兄弟,卻沒什麼本事,經常被生擒,最終慘遭活剮
最倒霉的「梁山好漢」,走上梁山之前,因四點原因,被李逵所殺

TAG:品讀水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