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來不及年輕就老了?那些「朋克養生」的90後

來不及年輕就老了?那些「朋克養生」的90後

整整一年前,微博上有一張照片引起人們瘋狂轉發。照片上,一個頭髮黑白相間的中年男人,穿著T恤和迷彩褲子,坐在椅子上,能看出明顯凸起的肚腩。他左手端著保溫杯,眼睛盯著杯子里看。

這個男人叫趙明義,中國老牌搖滾樂隊黑豹的鼓手。給他拍照片的攝影師感慨道:「不可想像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

意象上的巨大反差,引發了人們的共鳴。趙明義的這張照片,完美詮釋了「朋克養生」這個充滿矛盾的辭彙。很多90後接受了這個詞,用來概括自己的生活狀態,他們雖然不像趙明義那樣朋克,但真的開始養生了。

01

「I am old,OK?」

上海復興路上的一間酒吧里,不等酒吧服務員拿菜單介紹,王俊霖駕輕就熟地點了一杯「蘋果泥加龍舌蘭」。

調酒師用刀將蘋果切成小塊,丟進榨汁機。隨著齒輪高速旋轉,一杯蘋果泥完成,倒出,隨後,調酒師再倒入些許水和龍舌蘭,上下搖晃,充分混合,倒入玻璃杯中,搭配上一小朵粉色玫瑰,端到王俊霖面前。

經歷了連軸轉的加班後,6月9日這天,王俊霖終於有了一天假期。不過他不願意待在家裡休息,晚上,約了三個好友,到酒吧閑聊。

來這家店,他經常點這杯搭配奇怪的酒。王俊霖解釋道,這樣的搭配,既可以喝自己喜歡的龍舌蘭,嘗到酒精的味道,又可以補充維生素C。

「I am old,OK?」王俊霖說。隨後,他就著酒吧幻彩的燈光,把這杯混合了九分之八蘋果泥和九分之一龍舌蘭的鮮黃色飲品發到朋友圈,配文:「蘋果汁加龍舌蘭,朋克養生了解一下。」

按照傳統解釋,「朋克」代表著對體制、商業、資本的否定,是比搖滾還要激烈的態度。如果依照這個標準,王俊霖並不朋克,他面容精緻、穿著得體、說話斯文,沒有一點朋克氣質。但人們為這個詞,提供了新的解釋,「朋克養生」變成了「一邊作死一邊自救的養生方式」——

他們會一邊吃著麻辣火鍋,一邊喝用金銀花、菊花、荷葉、冰糖泡製的涼茶,「清熱解毒」;一邊熬夜加班,一邊喝枸杞茶。微博上有一位叫「么么晗」的美妝博主,曾寫過一條微博:「和姐妹抽了一支煙然後趕緊含了顆含片,我們,一邊自殺一邊瘋狂養生。」轉發者眾。她還有另一條微博是,「枸杞泡酒,越喝越有!喉糖配煙,越抽越仙!」

雖然沒有「作死」,這倒也符合王俊霖的生活狀態。

7月12日,杭州,一家飯店推出的秘制養生小龍蝦套餐走紅,小龍蝦里添加了人蔘、玉竹等藥材,又佐以啤酒烹制(@視覺中國 圖)

熬過夜之後,他也會馬上採取補救措施,像網上說的,「熬最久的夜,就要用最貴的面膜」,果斷抽出一片一百多元的面膜,敷在臉上。若是爆痘,他會用來自日本的一種健康水濕敷。睡前,他還會輕輕塗抹上小棕瓶夜晚精華,搭配上眼霜和含有美白精華的乳液使用,「目的是為了修復、抗衰老」。王俊霖說,乳液是他到日本玩時專門買的,一次買了四瓶。

他從書中查到,沉香有安神靜心的作用,後來睡覺時,都會點上一支沉香,擺在旁邊白色的床頭柜上,可他不喜歡沉香的煙,又特意打開空氣凈化器,把煙吸走,只留下沉香的味道,「這樣睡覺會特別的安心,非常容易進入睡眠的狀態」。

這一切看起來已經很複雜,但對王俊霖來說,面膜和安眠,還只是養生保健的初級階段而已。

02

還沒年輕就老了

王俊霖生於1991年,今年27歲,但他經常把「老了」掛在嘴邊,半是戲謔,半是現實。有一天早晨起來,他照鏡子發現眼睛旁邊有皺紋,頓時有了老之將至的恐慌。

憶及過往,他也曾經接近「朋克」過。三年前,他還在上大學,每周三或周五晚上8點,就會和朋友們一起,到南京「1912」酒吧街區蹦迪。

和他一起去的朋友Albert,常常會盛裝打扮,畫個煙熏妝,用髮膠做一個雞冠頭,黑色背心,緊身牛仔褲,全黑「rock」風,戴一手的手鏈戒指,大墨鏡,把一張宜家黑色毯子改裝成披風,穿一雙拖鞋。「我感覺他分分鐘要出道,這人絕非池中之物」,王俊霖回憶道,他自己則是polo衫,西裝皮鞋英倫風。

蹦完迪,每次都能見到這座城市凌晨四五點的樣子。之後,他們吃完麥當勞,再搭早班地鐵回學校,睡一覺,精力又回來了。

有一個學期,他連續得了腎結石和尿路結石,疼得在地上打滾,Albert一大早把他送到醫院。剛打完結石,中午又是一頓火鍋。

當時年輕,可以使勁「造」,近兩年王俊霖已經感覺身體大不如前。每到晚上12點左右,王俊霖就困得不行,「陷入昏迷」,若碰上老闆讓加班,他就「裝死」,有段時間還常常心悸。

曾經一起「作死」的朋友們也是如此。大學時Albert頭髮又直又硬,特別濃密,「像拖把一樣」,畢業之後第一年工作壓力特別大,每天兩點回家七點起床上班,頭髮掉得稀里嘩啦,感覺都要謝頂了,「我媽給我做五黑羹,黑木耳黑芝麻黑枸杞黑豆黑米,強健髮根。」

今年4月份,王俊霖又得知了艾希在辦公室加班加到送急診的消息。艾希是王俊霖的同齡好友,當她看到「朋克養生」的百科時,迅速截圖和他分享,兩人總是交流養生心得。

那天晚上十點,艾希已經連續幾天加班沒辦法好好睡覺了。老闆又打來電話催問進展,艾希覺得他的決策不合理,駁斥他,老闆脾氣特別「熱烈」,沖她生氣掛電話。艾希一個人待在辦公室里,越想越生氣,心臟越來越不舒服,幸好手邊備了速效救心丸,她趕緊倒出兩粒,含在舌根下,用手機向隔壁同事呼救。同事把她送去上海華山醫院急救。按計劃她本來第二天要飛芬蘭出差,結果直接就在醫院過了。

事實上,這並非王俊霖和幾個朋友的極端遭遇,雖然90後處在身體最好的黃金時段,但健康危機已經提前到來。7月份,某平台醫藥健康頻道的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90後中,63%的用戶諮詢脫髮、生髮問題,48%的用戶在諮詢腸胃健康問題。

叮噹快葯旗下叮噹健康研究院報告顯示,年輕人普遍睡眠不佳,呈現出「需要輾轉反側才能安然入睡」的狀態。而80、90後成了熬夜主力軍,佔比高達45.7%。阿里零售平台發現:在對「失眠」一詞進行搜索的用戶年齡分布中,年齡段在18至25歲的90後人群佔到總人群的近40%,以大幅度的「優勢」超越前輩們,成為失眠大軍中的主力。同時,年齡在18至35歲的青年用戶比例近八成,也就是10個失眠人士當中即有8位年輕人。

「(留學)回國工作之後一直熬夜,去檢查,身體內分泌失調,各種激素也超標。我的肺每天在煙熏的環境里。」艾希說,她是做廣告行業的,男同事比較多,在公司熬夜加班時,經常抽煙提神,她自己只能吸二手煙、三手煙。「那一刻覺得生命本來已經很脆弱了,我幾次在死亡的邊緣上徘徊,幹嗎不好好活著,所以就開始注意養生的問題了。」

03

四分之一人生危機

身體每況愈下的Albert把人生第一份工作辭掉後,在家裡無所事事,生活頓時懈怠下來。白天當晚上過,晚上當白天過,下午一兩點起床,在沙發上發獃閑坐,晚上六七點鐘去和大爺大媽玩牌,純為消磨時間,打到九十點,去酒吧夜店或者吃宵夜,凌晨四五點才回家睡覺,周而復始,日夜更替,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整整一年。

他變得異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幹嗎,不知道自己還能幹嗎,每天都陷入自我否定無法自拔」。Albert回憶起那段經歷時說,跟老太太打牌時,她們都看不上自己,「說我這麼大孩子了不爭氣,不上班,靠家長。」親戚們也吐槽他,「不求上進,不思進取,家教不好」。

「那就破罐破摔,我這輩子就這樣了,」Albert說,自己一度想要放棄,「反正我家裡八套房,吃房租就能混。將來結婚,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就行了。」

王俊霖也有過同樣的時光。剛畢業時,他在北京每天麻木地通勤上班,從草房到大屯路東,一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只有六百塊,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一切有何價值。「我覺得一開始很多大學畢業生都有這個階段,」王俊霖說,他在北京工作一年後,回家休息了一年,想考慮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想做什麼,結果像Albert一樣,「這一年的過程就是頹?廢」。

回憶起那段經歷,王俊霖覺得他們並不是不想做事,而是不知道要做什麼。「覺得社會沒有那麼友好,不會給每個人現成的機會,當我們出去碰壁的時候,總想躲回自己的舒適圈,保護自己」,王俊霖說。

Albert認為:「說我們朋克反抗社會,這個詞太大了,但一個大學畢業生,正是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時候,卻選擇了頹廢、迷茫、放棄,這就是對社會的一種無聲的譏諷。」

在社會心理學上,對這種狀態有一個專門的說法,「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據格林威治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Robinson解釋,人們在大約25-35歲的這段時期,經常會有迷茫焦慮、對人生產生懷疑的感覺。

Robinson教授主持了一項關於「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調查。據衛報報道,他們當時訪問了1100名年輕人,結果顯示,86%的年輕人都承認他們在30歲來臨之際對情感、工作和經濟狀況特別有壓力。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則是這一人生危機的核心。主要表現還有感覺到被隔離,困惑和自我懷疑。

90後,正在或者已經步入「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時期。王俊霖和艾希一度都在上海工作,加完班後,兩個人常去單位附近的酒吧喝酒、聊天,吐槽老闆,聊聊恐婚。

艾希有時「嘲笑」王俊霖是一片「葉子」,王俊霖一開始不理解,直到他去查了阿桑《葉子》那首歌,「我一個人吃飯/旅行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當時他正一個人在商場里吃咖喱面,瞬間「扎心」,「說的不就是我嗎,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酒吧里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艾希已經結婚,有了家庭,但她仍然願意到酒吧里,和朋友吐吐槽。她覺得這是一種發泄途徑,回家之後,不會把負面的情緒帶給另一半,「還有一點是,當你真的借著酒把一些東西吐槽出來,罵出來後,會覺得內心比較放鬆。第二天可以接受新一輪的被虐。」

Albert頹廢一年後,重新回到工作中,做互聯網金融公關工作,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廢掉,每天玩命地工作,結果一年體重暴瘦50斤,去醫院查,高血糖症,「血糖餐前達到了22餐後達到30,已經就要死了的節奏」,Albert說,醫生當即讓他住院,好好調節一番。

這些年輕人選擇繼續在職場拚命,然後再把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養生領域。王俊霖曾經算過,每個月他花在買保健品、頭部護理等養生領域的費用,大概要四千元到五千元,佔到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04

「養生的集大成者」

5月份,王俊霖從上海搬來北京工作。過去三個月里,他住在北京南站附近開陽里小區的居民樓里。這是一個相對老式的小區,沒有電梯,回家需要爬六層樓,穿越時不時感應燈失靈的黑樓道,樓道里貼滿了開鎖、搬家、疏通下水道的小廣告。

當王俊霖打開所租房間的大門,馬上進入另一個世界,一個充斥著養生、保養用品的世界。

他把自己的養生產品擺在桌子上,原本碩大的桌子馬上顯得局促短小了。從一根頭髮到腳底的角質,王俊霖都能找到針對性的保養商品,全部講完,中間一點都不停頓,至少需要三十分鐘。

雖然剛剛27歲,王俊霖的髮際線已經開始後退了。為了保衛髮際線,他用一款來自法國、號稱含有精油的洗髮水,一小瓶價值兩百多元。他又花了4萬元,購買了三個月的頭部定期護理服務。他曾打算用那款名頭很響的防脫洗髮水,但頭皮護理理療師告訴他,裡面的生薑成分對頭皮會有刺激,並不好,他便放棄了。

洗完澡,王俊霖會搬出一個自動泡腳桶,在「養生」、「兒童」、「睡眠」、「成人「四種模式中自由選擇。水裡要加入母親從家中寄來的含有辣木籽生薑成分的泡腳劑,水溫保持在38到45度之間,水位要越過自己的足三里穴位。

「因為只有沒過足三里,它才會起到非常有效的保健的作用。」王俊霖說,泡完腳後,他會定期用磨腳器輕輕地磨去腳底的厚角質層,讓腳顯得異常「鮮嫩」,再用大碗的潤膚霜裹在腳上按摩腳底,「這樣腳部就會非常柔軟,每天像是踩在雲彩上。」

在泡腳的三十分鐘里,對其他部位的養護也沒閑著。他專門買了頸椎肌治療儀,這款號稱有低電頻脈衝,可以模擬真人按摩。

對於從南方來的他來說,北京實在太幹了,當霧霾太嚴重或空氣不好時,王俊霖會專門用一支來自美國的鼻炎洗劑,清洗自己的鼻子,他還會隨身帶一支護手霜,手一干,馬上擠出一小管揉搓保濕。

王俊霖的90後朋友們到他家看到這一切,瞠目結舌,叫他「養生的集大成者」。他們乾脆把他視作養生試驗田,只要王俊霖用過說好,自己就會去買。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9名90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的受訪90後開始關注養生信息,約一半的受訪90後表示關注養生信息是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90後、95後線上消費大數據洞察》也顯示,90後及95後對於整個「養生」系列產品的偏好度也明顯上升,在2017年8月和9月甚至超越了「90前」。從養生食品來看,95後目前五大養生最愛為蜂蜜、枸杞、乳清蛋白、養生茶和酵素。

這些東西,大部分也在王俊霖的養生櫥櫃里。比較過澳洲和英國的保健品性價比後,王俊霖專門託人從英國代購回奶薊保肝膠囊,在他看來,熬夜會導致肝排毒不通暢,吃這個也不指望修復肝硬化,但「熬夜的、喝酒的人一定要吃它,因為器官的損傷不可逆,它對肝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每天下午,他會堅持吃新鮮水果和堅果葡萄乾,還有兩片指甲大小的膠原蛋白,「堅持吃的話,會發現整個人像發亮一樣。」

王俊霖的膠原蛋白就是艾希在愛丁堡讀研時專門替他買回來的。艾希每天會吃十幾片保健品,葡萄籽、膠原蛋白、魚肝油等等,從英國回來後,她就托英國的朋友代購,「畢竟國內的狂犬疫苗都可能有問題,還是吃點國外的,最起碼花了錢圖個心安。」

在艾希的婚前派對上,王俊霖還認識了另一個90後朋友竹子。和吃一大堆保健品不同,竹子的養生更中式:喝茶。紅茶、白茶、綠茶、普洱茶換著喝,在他家裡有三套茶具,喝綠茶用玻璃杯,喝普洱用紫砂,喝紅茶可能會用瓷器。每年,他都會托雲南普洱的朋友幫忙買幾提新茶,一提有五餅,每餅像炒菜盤子大小,他專門存放起來,這樣就能持續喝到三年內產的茶。

05

「科學養生」?

王俊霖的母親也養生,但養生和養生之間,隔著巨大的鴻溝。

有一段時間,王俊霖經常收到母親發來的養生公號文章。2017年,母親痴迷於一種含有牛蒡黃芪成分的中藥茶劑,王俊霖每天會收到她發來的賣中藥茶劑的微信號,還說,這個人喝了後,糖尿病也好了,高血壓也好了,什麼病都好了。

「我就特別難以理解這個事情,我說你先冷靜下來聽我講,首先這個茶的成分是什麼?主要不就是中藥嗎?這些中藥無非可能做到一些排尿祛濕或者活血化瘀的功效,它怎麼能達到那個(包治百病的)效果呢?」

一開始,母親鍥而不捨,仍然不斷推文章、公號給他。王俊霖使出絕招,要爸媽告訴自己這些中藥里哪些成分會起什麼作用,「說出這些中藥的病理和它的毒理學我就相信你。」王俊霖說,後來,母親再也不發了。

王俊霖說,這是90後養生和父母一代養生最大的不同。「父母他們很不願意去探究養生產品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他們只會問有效嗎?對方說有效,他們就信。但現在年輕人會想這個商品的原理到底是什麼?成分是什麼?大家會考慮這個問題。」

王俊霖每次看到一個新產品,都會多方比較,還會查醫學文獻。他稱自己是「科學養生」。前段時間,「葡萄籽」產品特別火,他說自己專門去查,聽醫生分析部分品牌不排除添加激素的可能,而某些品牌葡萄籽的活性成分較少,含有雌性激素對女性好,但對男性用處不大,所以並沒有跟風。

Albert的母親也一樣熱衷推這樣的文章,但他選擇不看。在他看來,年輕一輩和老一輩的養生區別在於,年輕一輩追求快速見效,而老一輩則是長期保養。同時,年輕一代比老一輩的觀點超前,也更捨得在保養品上花費。

「他們對於物質消費其實比較少,而且一直在為子女付出,像我們這一代人很捨得為自己花錢。」王俊霖說,很多東西在父母看來,可能都是不必要的消費,比如高於上萬元的護膚保養品,但90後則願意為此付出。

唯一的相同點是養生的目的,顯然都來自對健康的焦慮。在福建集美大學研究話語與文化建構的教授董麗雲看來,除了自身的健康危機外,媒介不斷向公眾傳遞的健康焦慮,也影響著人們的養生態度。

「有的疾病是販賣出來的」,董麗雲接受本刊採訪時介紹,2014年夏天,她帶著三位研究生對人民日報社主管的《健康時報》全年101篇醫學廣告進行分析,從中提取出20個帶有情感傾向的詞進行編碼計算分析,帶有正面情感辭彙如「滿意」、「佳」58個,而負面情感辭彙如「虛弱」、「不幸」等532個,是正面情感辭彙的9倍。計算結果顯示,除去5篇中性情感文本,1篇正面情感文本,其餘95篇醫學廣告文本均為負面情感傾向,董麗雲認為,這充分說明醫學廣告文本傳遞了健康焦慮。

與此同時,現在媒體上不斷出現的猝死、疾病等新聞,也同樣會傳遞這種焦慮。在董麗雲看來,公眾的健康意識確實在提高,同時,隨著自媒體時代到來,每個人都可能接觸到五花八門的健康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常常用健康大數據的話語形式,比如「中國高血壓人口有 1.6—1.7億人」,而且還會舉出大部分疾病所具有的大部分癥狀,如疲勞、頭暈頭痛、發熱、胸悶、腸胃不適、心慌等。這種狀況下,人們很容易自我診斷,從而產生健康焦慮。

「健康成為了我們融入社會的重要指標。老年人更關注壽命長短,而年輕人更關注健康對職業形象的影響,比如脫髮」,董麗雲說,「健康成為可以被販賣的商品,想要順利升學、 獲得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或擁有一段美滿幸福的婚姻,首先要成為一個『健康』的人,否則意味著參與社會資格的剝奪。」

對此,王俊霖也很贊同,他覺得自己注重保養,如果去面試,兩個人實力相當時,面試官一定會選擇好看的。

除此之外,90後即使百般養生,注重健康,但還是避免不了對未來的擔憂,艾希隨身帶著從廟裡求來的8個護身符,工作暈倒事件後,特意去刻了個文身「seize the day(活在當下)」。Albert作為90後獨生子,有著自己的擔憂:「上面四個人,底下一個人,旁邊還有一個人,背負了這麼多人的使命跟責任在身上,你就很重要,身體不能跨。」Albert說,自己一方面想成熟,想承擔更多責任,可另一方面,又是矛盾的,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失去那顆躁動的、年輕的心,所以朋克養生,一直擰巴。

除了養生,王俊霖還給自己買了保險。公司買的保險之外,他又另外給自己買了一份商業保險,保額150萬,他還打算到香港去多買一份。當他看到「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解釋時,不勝唏噓,滿是感慨,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時而迷茫,時而孤獨,但對於健康,他們希望可以把握在自己手中,「也許有的東西我沒有能力去規避、改變,我願意為未來做更好的鋪墊。」

8月4日那天,王俊霖到北京蘇州街的一家機構預約做頭部護理。當日最高氣溫37度,行走在路上,「人若烤鴨」,他穿著小兩件套,化著精緻的淡妝,帶著一把寫著「不負相思」的扇子。護理期間,他不停交換兩部手機,語音談著工作,其中一隻手機殼上是兩隻飛舞的仙鶴,他說,「希望自己能夠延年益壽」。

(應採訪對象要求,艾希、竹子為化名。實習生高璇、姜欣彤對本文有貢獻)

看天下427期封面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理財不慎」黃曉明
國家宗教局:學誠發送騷擾信息問題屬實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