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容易被叫錯的6位人物,第一個大部分人會讀錯,不信你試試

三國最容易被叫錯的6位人物,第一個大部分人會讀錯,不信你試試

之前,網路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說開學點名了,有個學生叫「馬騳驫」,班主任不知怎麼念,所以每當上課點名的時候,總愛說馬叉叉到了沒。語文課上課了,語文老師有點文學素養,點名道:「萬馬奔騰到了沒?」接下來是體育課,體育老師直接改用「一群馬到了沒。」歷史老師對這個名字很不感冒,於是點名道:「馬家的五馬分屍來了沒有。」數學老師最直接:「馬6到了沒有。」

雖然這僅是一個段子,但是類似的事情,卻困擾著不少人——當一個人的名字中,包含生僻字或者多音字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被其他人叫錯名字的尷尬。當然了,這樣的問題,不僅會出現在現代,在古代也無法避免。例如,如今很多自稱三國迷的人,對見到下面六位三國名人的名字時,就經常讀錯。

一、劉禪

說起劉禪,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畢竟「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等笑談,幾乎家喻戶曉,就算沒有接觸歷史的小學生,也早已通過王者榮耀等遊戲,知道了這個人物的存在。但是,真正能夠讀對他名字的人,卻並不多,因為「禪」是一個多音字,有shàn和chán兩個讀音。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下意思的讀作chán,其實不然,劉備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的義子名叫劉封,與劉禪正好暗指封禪,因此這個名字的正確讀音,應該是劉shàn。

二、劉琮

漢末三國時期,一共有兩個劉琮,一個是劉表的次子,在劉表剛剛去世時,便將荊州拱手讓給了曹操,是個十足的草包,因此被曹操評價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如豚彘。」另一個劉琮則是劉禪的三子,早在蜀漢滅亡之前便已病逝,避免了淪為亡國奴的悲劇。因為「山東秀才讀半邊」的傳統,很多人在說到他們的名字時,會讀作劉zōng。然而這樣的讀音是錯誤的,這個名字應該讀作劉cóng。

三、郤正

可能劉禪與易讀錯的字太過有緣,不僅他自己,以及兒子的名字容易被讀錯,當初他樂不思蜀時,教導他要假裝悲傷,結果被司馬昭識破後,立馬遭到劉禪出賣的舊臣,名字也極易被讀錯,這個人名為郤正——《三國志》記載:「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 聞之,求見禪,曰:『王若後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相信很多人,見到「郤」這個字的時候,都有些抓瞎,不知道它的正確讀音,其實這個字讀作「xì」。

四、張嶷

張嶷是蜀漢的一位名將,他不僅戰績卓越,曾駐守南中十五年,使蠻夷聞風喪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異心,還頗有先見之明,先後預料到了吳將諸葛恪會招致滅族之禍,以及費禕可能會被降將刺殺等事。他也是極易被讀錯名字的三國名人之一。畢竟「嶷」不僅是一個生僻字,還是一個多音字,有yí和nì兩個讀音。不認識這個字的人,很可能隨便猜一個讀音,而認識這個字的人,則容易根據山東秀才讀半邊的原則,選擇第一個讀音。

其實這個字讀作yí的時候,僅用於九嶷山這一名詞中,而九嶷山位於湖南省,張嶷卻是蜀地人氏,所以,他的名字應該選擇第二種讀音,讀作張nì,取高尚傑出,或幼小聰慧之意。

五、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魏名將,也是曹操最倚重的大將之一,雖然他在眼睛受傷之後,便很少再上前線,轉而開始負責屯田等事宜,但一直到他去世,他都是曹魏陣營中,官職最高的武將。說回他的名字,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讀作夏侯chún,其實這位名將,喚作夏侯dūn。在這裡小編教大家一個,不容易忘記此讀音的方法——在遊戲王者榮耀中,夏侯惇克孫悟空,因為他有一個外號,叫作「嚇猴蹲」,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諧音的方式,記住這個讀音。

六、禰衡

禰衡是一個真正的狂士,是噴子界的始祖,他曾嘲諷過曹操及其手下眾臣,看不起劉表,並諷刺黃祖,僅認可孔融和楊修的才能,稱「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餘子碌碌,莫足數也。」當然了,猖狂是要付出代價的,當他有一次當眾嘲諷黃祖的時候,正值黃祖醉酒,於是借著酒勁將其處斬,就連黃祖的兒子黃射,都未能將其救下。不過,這位狂士的名字,也有很多人讀錯,稱其為ěr衡。其實「禰」只有一個讀音,即「mí」。

這些三國名人的名字,你都讀對了嗎?開頭段子中的人名你會讀嗎?還有哪些三國名字的名字,是你經常讀錯的呢?一起在評論中討論一下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郭嘉荀攸都在身邊,為何呂布請降,曹操只問劉備意見?原因不簡單
董卓厚待呂布,呂布為何還要反叛?是因為他忘恩負義嗎?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