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元節:這世間所有的離別,都會以另一種方式重逢

中元節:這世間所有的離別,都會以另一種方式重逢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相傳它是中國傳統的鬼節,

也是民間祭祖的日子,

老人都說,

這一天已故的親人會回家

再食一回人間煙火。

農曆七月十五,

是中國傳統社會中

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中元節,

又稱「七月半」、「鬼節」等。

「中元」之名,源於道教。

道教將農曆正月十五稱作「上元節」,

即今日的元宵節;

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

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

「三元」節日,產生於「三官」崇拜。

中國早期道教奉祀「三官」之神,

即天官、地官與水官。

後在在長期的演變中,

逐漸形成了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賜福、

七月十五中元地官赦罪、

十月十五下元水官解厄的信仰。

人們常說,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

地官會拿出厚厚的花名冊,

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

勾勾畫畫,分辨善惡,赦罪免刑。

這一天,道門中會舉行「中元普渡」,

以三牲五果,度那人間鬼魂。

古人深信,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

中元祭奠,不僅是盡人事,知天命,

更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

在那冥冥之中,

祖先將庇佑我們世代平安。

中元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源自佛教典籍中

「目連救母」故事。

傳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

(目連:原名「大目犍連」)

其母生前犯下大錯,死後飽受折磨。

目連尤憐,求得佛祖指點,

於七月十五日這一天,

「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

床敷卧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

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據此其母親得以解脫餓鬼之苦。

從此今日,佛門弟子廣設盂蘭盆供,

只為已逝的父母脫離苦海,得到快樂,

並以此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中元,民間稱之「鬼節」,

在傳統的民間信仰中,

人們把整個農曆七月視為「鬼月」。

按照古人的觀念,

人死後有另一種存在形式,

就是通常說的「鬼」。

鬼是純陰之物,

大多數時候只能生活在陰界,

很少能到陽間來,

但是農曆七月是個例外。

人們相信,到了七月初一,

鬼門關打開,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的

冤魂厲鬼走出地獄,

獲得短期的遊盪,享受人間,

而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認為是七月三十日),

是閻鬼門關上的日子,也就是民間送鬼的日子。

這便是七月十五為鬼節的由來。

民間的中元節,人們會採用多種方式

祭祀先祖,感恩孝親;

另外也會張燈,為鬼慶祝節日。

人們相信,人為陽,鬼為陰;

陸為陽,水為陰。

水下神秘昏黑,鬼魂在那裡沉淪。

為了已故親人不迷失方向,

人們會在中元夜放河燈,

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

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古人認為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

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

所以放燈代表對已死去的人沒有忘記,

具有照冥拯孤、超度亡靈的意義,

是古人慈悲的表現,富有人情味。

閃閃爍爍的河燈光芒,

是眾人鋪就的引路燈。

中元節,願這世間的孤魂得到安渡,

願已故的親人,得以重逢。

生活在海邊的人,中元節這一天

保留了放天燈的習俗。

他們始終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

親手紮上一盞天燈,寫上心中所願,

順著海風的吹拂,仰手之間一盞盞天燈,

與海面交相輝映,在那螢螢的光亮里,

是人們鋪就的天路。

已逝去的先人

願你在另一個空間,得以幸福。

人的一生,總是充滿各種離別,

但離別只是一瞬,生死卻是一世的相隔。

而數千年形成的習俗與節日提醒我們,

死去的人並非真的離開,

只是在另一個世界開始他的下一個旅程。

而活著的人們總會找到一種方式,

努力尋求與他們重逢,

將帶著感恩與懷念

繼續他們這一世未完的旅程。

本文參考自《中國傳統節日》,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解讀丨老子的「三寶」
堤潰蟻孔,氣泄針芒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