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路遙,這哪裡是高加林一個人的故事,是一個時代

《人生》:路遙,這哪裡是高加林一個人的故事,是一個時代

《人生》:路遙,這哪裡是高加林一個人的故事,是一個時代

這真的是人生嗎?故事其實僅僅發生於兩三年之間。短短的時光,足以把一個才子捧上高台,在將他摔下來。這高台,就是鄉下人眼中的城市。加林就想進入城市。他有才華,可是他卻生在農村。農村有他的家人和可愛的女孩子。巧珍沒有什麼文化,她卻愛他。同樣可愛的亞萍卻可以帶他離開,因為她是高幹子弟。加林深愛的是城市,他相信那裡有文明和自由。亞萍許諾給他找個工作,讓他遠離鄉村的背景。於是乎悲劇到來。

僅僅將《人生》理解對時代的紀念和羅曼史,都讓我們尊重作者。作者對主要人物如此的殘忍,殘忍地暴露出他們各自的弱點。古典的三角戀故事,古老的收束。亞萍獨自南歸,巧珍嫁給別人,加林一無所獲。作者在最後一章冷靜地說:並非結局。在故事成書的二十多年以後,我體味到了這句話的深刻。

加林在縣城裡讀完了高中。他第一次下地勞動時,雙手被農具磨爛。知識把他改造成了一個城市人,戶口把他拴在農村。他因此天人交戰。亞萍深愛著他,她願意帶他離去。我們不能接受他拋棄巧珍,我們卻又要為他的被埋沒而悲嘆。加林,最愛的其實是他自己的抱負。戶口把他拴在農村,他不服了,他又失敗了。兩個姑娘的愛情只是這失敗的一份昂貴的陪葬品。作者在快結束時不動聲色地說:我們應該廓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如果加林是城市人,他不至於如此不堪。這樣一座渺小的城市,居然可以玩弄他的神經,讓他拋棄自己的女朋友,然後失去第二個。在這農村裡,他似乎是唯一的知識分子,他與他的鄰居們的心理距離,就是愈拉愈大的城鄉差距的縮影。他不願意當農民,只怕任何讀者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只是,難道,農民就註定像我們默認的那樣,是一個沒有希望的職業嗎?加林留在這在書中無比美麗的農村,就意味著終身的貧窮和不幸嗎?

加林遊走於縣城,最擔心遇到早先的同學。一個農村的戶口,導致他必須去從事他們完全不了解的工作。他是那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個戶口橫在他與他期望的工作之間,為他最後的失去埋下了伏筆。上級讓他離開,他便無可爭辯地離開了。他的沉默為這個時代作了註腳。陽光沒有照亮他的角落。在許多城市人心目中,農民這一職業不需要文化,並理應收入不及市民。但是,這時理性卻對我們說,不。

加林為了逃脫農村,傾其所有,卻無力於生活給他的答案。二十幾年後,「並非結局」變成了最大的反諷。巧珍幫著她從前的朋友說情,幫他找到了一個鄉村民辦教師的工作。一切好像又明朗起來。但是,如今的農村與城市之間有了更大的隔閡,農民工來到城裡工作十年,最後發現還得回去。亞萍也許還會幸福。而巧珍夫婦都不識字,當她的美貌褪去,我不能想像她將被用怎樣的眼光看待。加林呢,他是民辦教師,顯然沒有去考教師執照。他大概就屬於早已被清退的那一批人。

據統計,中國八十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是0.28。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這一數據除了比撒哈拉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稍好外,貧富懸殊要比發達國家、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前蘇聯東歐國家都大。報告指出,如果短在期內沒有政策來調節的話,還會繼續惡化。原諒我引用經濟數據。最慘烈的,從來就不是某一位個人的人生,而是一個群體的集體遭遇。我們向作者驚人的洞察力致敬,釋卷後,卻是無以言表的哀愁。

時過境遷,再看高加林,再探討他的始亂終棄,在現在的時代,已經雲淡風輕,不是個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祖先:一個家族的千年故事》:一個姓秦的人,梳理千年的家譜
《退步集》:陳丹青,不要叫我名流,別這樣罵我了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