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哪些部位需要窮養,哪些部位需要富養
我們的身體器官也有窮養、富養之分,你都養對了嗎?
臉要窮養,腳要富養
臉:不必過度清潔
以面部和頸部皮膚為例,未經保養的頸部皮膚不比面部差。如果面部經常清洗,時間久了,天然的皮脂膜遭到破壞,臉部皮膚會越來越差!
保養要點
清水是最好的化妝品。還要避開陽光直曬。
腳:時刻注意保暖
在中醫看來,腳離心臟最遠,是全身陽氣最難到達的地方,日常需要額外保養。
保養要點
泡腳: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方法,水溫在40℃上下,每次持續20~30分鐘,泡至以身上感到微熱為好。有糖尿病或下肢血管病變者,要請家人為您試好水溫再行泡腳。
按摩腳底:雙手搓熱後,用兩手掌輪流搓兩腳的腳心至發紅髮熱。每天將雙腳蹺起2~3次,平或高於心臟,有助於促進腳、腿部血液循環旺盛。
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美容法,可以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及局部器官、組織、細胞的自動調節,使機體內環境達到平衡,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腳心日光浴:早晨或傍晚脫掉鞋襪,將兩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鐘,稱之為腳心日光浴。不過切記是在溫暖的室內,如果周圍環境溫度較低,則不建議進行腳心日光浴。
此法的妙處在於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直射腳心,促進全身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提升內臟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此法對佝僂病、鼻炎、貧血、低血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腎要窮養,肝要富養
腎:少吃鹽肉
腎與膀胱、骨髓、腦、發、耳等構成腎系統。主藏精,主水液,主納氣,為人體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故稱為先天之本;在五行屬水,為陰中之陽。在四時與冬季相應。
大魚大肉可能導致蛋白質等營養素攝入過多,給腎臟帶來負擔。有些鹽分多的食物對腎損害也很嚴重。所以腎要窮養,高糖、高鹽、高蛋白的食物不要亂吃。
保養要點
恰當地飲水可保護腎臟。睡好子午覺,午時睡眠可養腎陽,子時睡眠可養腎陰。
肝:積極注射疫苗
肝與膽、目、筋、爪等構成肝系統。主疏泄、藏喜條達而惡抑鬱,體陰用陽。在五行屬木,為陰中之陽。肝與四時之春相應。
肝癌是高死亡率的惡性腫瘤,產生條件之一就是感染乙肝病毒,之後不斷惡化病變。而不重視乙肝預防,不打乙肝疫苗,不了解乙肝病毒傳播知識,再加上不講衛生,都會增加肝炎發病率。
保養要點
堅決不吃污染、霉變的食物。發生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排便異常一定要到醫院就診。預防乙肝,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正常人需注射全程乙肝疫苗。
「肝藏血」這話的意思是:白天人們活動頻繁,血會向四肢擴散,晚上休息時,血藏於肝臟。現代的動物實驗證實了這句話:直立時,肝臟血流量減少40%,而運動時肝臟血流量減少80~85%。平卧時,肝臟供血較豐富。另外,慢性肝炎也常導致肝血流降低,粘度增加。
經常做這些小動作,可以疏通肝經哦——點擊下方藍色標題即可查看!
心要窮養,肺要富養
心:少吃加工食品
心與小腸、脈、面、舌等構成心系統。心,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臟,主血脈,藏神志,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與四時之夏相通應。
心臟的一大殺手是反式脂肪酸,尤其是人造的煎炸食物、各種「酥」,都要少吃。
保養要點
少吃人造食品多吃天然食品。配料表中出現:氫化、精鍊、人造等字眼時要提高警惕,可能是反式脂肪。保持腰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會下降。
肺:保證乾淨的生活環境
肺與心同居膈上,上連氣管,通竅於鼻,與自然界之大氣直接相通。與大腸、皮、毛、鼻等構成肺系統。在五行屬金,為陽中之陰臟。主氣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調水道。在五臟六腑中,位居最高,為五臟之長。肺與四時之秋相應。
健康的肺,離不開乾淨衛生的生活環境。除了遠離煙草,廚房中的油煙也要盡量避開,否則就會吸入大量致癌物。
保養要點
改變烹飪方式,多蒸、燉、煮,少煎、炒和油炸,還可以採用「水炒」方式,炒到一半時在鍋里加些水。主廚們不妨養成帶口罩的習慣,減少油煙的吸入。
此處分享一個呼吸操:
1、雙手叉腰,做深呼吸,盡量延長呼氣階段,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1~2倍,即吸氣與呼氣時間的比例是1:2或1:3,其要點是用鼻吸氣,用嘴呼氣,盡量深呼吸。
2、把一條細線懸掛在正前方約20厘米遠處,深呼氣把線吹動,使線離開原來的位置。
3、通過吸管(如飲料管)向杯中水下吹氣,使之水泡不斷,吹氣時間先從短起,漸漸延長時間,越長越佳。
以上呼吸操每天宜做2~3次,每次15~20分鐘。必須長期堅持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對保養肺氣有好處。
身要窮養,神要富養
身:多鍛煉,常出汗
身體要苦一點,不要讓空調暖氣剝奪身體出汗的機會。盡量保證每周3~5次,每次半小時的有氧運動。
神:多保持微笑
不良情緒是導致多種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誘因。憤怒傷肝,破壞肝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而抑制惱怒,安定情緒,則疾病減少,壽命增長。
保養要點
笑是最好的精神補品。大笑能使肺部擴張,胸肌興奮,膈肌上升,加深呼吸運動,還能清理呼吸道。


※得了頸椎病,為什麼會感到頭暈?心中疑惑終於解開
※祛斑美白的秘籍,一周見效,四周祛除,只需吃吃喝喝做面膜
TAG:馮醫生的小紅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