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得了慢性胃炎好痛苦?到底該如何應對?

得了慢性胃炎好痛苦?到底該如何應對?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常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後者黏膜腸上皮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

一、慢性胃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幽門螺桿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見於急性胃炎之後,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門螺桿菌感染。

2.刺激性物質

長期飲烈性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可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3.藥物

有些藥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楊酸鹽、洋地黃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損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膽汁反流

膽汁中含有的膽鹽可破壞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氫離子反彌散進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線照射

深度X線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損害,產生胃炎。

7.環境變化

如環境改變,氣候變化,人若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經功能紊亂,便胃液分泌和胃的運動不協調,產生胃炎。

8.長期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

9.其他病變的影響

如尿毒症、潰瘍性結腸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都有哪些?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癥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個別病人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如嘔血、黑便。癥狀常常反覆發作,無規律性腹痛,疼痛經常出現於進食過程中或餐後,多數位於上腹部、臍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輕者間歇性隱痛或鈍痛、嚴重者為劇烈絞痛。

三、慢性胃炎應該如何調理?

1、有胃病的人飯後不宜運動, 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癥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因此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 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 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並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範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

4、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是最傷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惡寒,因而冷飲和雪糕也必須要戒,食物以熱為好,這對於任何人都是一個考驗,特別是酷暑時節。

5、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 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層胃的保護膜,每天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牛奶,在吃東西,是再好不過的。多喝水,特別是熱水,因為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把缺水誤認為是飢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北京中山結腸炎病友須知:治療結腸炎,方法不對,越治越累
慢性胃炎的明顯癥狀有哪些?如何進行飲食調理?

TAG:消化醫學界 |